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天江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3篇多普勒血流
  • 3篇血流
  • 3篇小梁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血...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眼压
  • 2篇氧自由基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兔眼
  • 2篇自由基
  • 2篇网膜
  • 2篇角膜
  • 2篇高眼压
  • 2篇PVR
  • 1篇地塞米松
  • 1篇电镜

机构

  • 11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广东医学院
  • 2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廖天江
  • 3篇徐晓红
  • 2篇严灿荣
  • 2篇廖海兰
  • 2篇阎亦农
  • 2篇刘锋
  • 2篇王映芬
  • 1篇沈鲁宁
  • 1篇丁航
  • 1篇张苓芝
  • 1篇黄伟奇
  • 1篇刘长明
  • 1篇黄迪南
  • 1篇冯晓津
  • 1篇戴淑芳
  • 1篇朱朝花
  • 1篇白彩霞
  • 1篇孙宏
  • 1篇王宁利
  • 1篇王双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中国新医药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对比研究
<正> 本研究对原发性开角型及原发性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青光眼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青光眼组:原...
徐晓红廖天江严灿荣刘锋
地塞米松直流电导入治疗虹膜睫状体炎被引量:2
1995年
廖天江沈鲁宁
关键词: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直流电导入
不同类型青光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观察 113例不同类型青光眼眼动脉 (OA)、睫状后短动脉 (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3 6例 (66只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ACAG) 40例 (76只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CCAG) 3 7例 (71只眼 )及正常人 40例 (80只眼 )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查 ,测定血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和阻力指数 (RI)。结果 ①与正常组相比较 ,各组青光眼的OA ,SPCA及CRA的PSV和EDV有明显下降 ,尤以EDV的下降显著 (P <0 .0 1) ,而RI明显增高 (P <0 .0 1) ,差异有显著意义。②ACAG组与CCAG组眼部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③POAG组三支动脉的EDV较ACAG组及CCAG组减慢 ,而RI增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④各型青光眼眼部血流参数均呈低流速高阻状态。结论 不同类型青光眼均存在局部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 ;CDFI对视神经乳头血流改变有较高的敏感性 ,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徐晓红廖天江严灿荣刘锋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青光眼
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与视网膜脱离后PVR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在视网膜脱离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作用。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4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中NO、LPO的含量及SOD的活性。结果 随着PVR程度及玻璃体混浊的加重、病程的延长,NO、LPO含量增加,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RF中NO、LPO含量及SOD活性的改变与视网膜脱离后PV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廖海兰廖天江黄迪南
关键词:一氧化氮氧自由基视网膜脱离PVR紫外分光光度计
高眼压兔眼房水丛管腔内皮细胞的电镜观察
1997年
目的:探讨房水丛管腔内壁内皮细胞及其细胞间连接在高眼压房水流出中的作用。方法:巩膜环扎法造成兔眼高眼压动物模型,透射电镜观察持续不同时间高眼压兔眼房水丛内壁内皮细胞及其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高眼压3d、1周房水丛内皮细胞胞质变薄,胞突互相包绕形成假空泡,细胞连接和间隙正常;高眼压3、4周内皮细胞更薄,胞质内大空泡减少,细胞间连接存在,细胞间隙无扩张,假空泡消失。结论:高眼压下内皮细胞假空泡的出现是增加房水流出的一种反应。
廖天江孙宏
关键词:小梁高眼压内皮细胞
遗传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二家系
1999年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是遗传在发病中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已肯定其发病与阳性青光眼家族史有关,并提出了有关遗传方式的各种学说。现将我们所见四代以上发病两家系14例报告如下。病例与家系家系1;先证者,男,30岁,因双眼视...
廖天江王宁利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家系遗传性
视网膜脱离后PVR的形成与氧自由基和锌、铜关系的研究
2003年
为探讨氧自由基和锌、铜在视网膜脱离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中的作用 ,收集了 4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 (SRF)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SRF中LPO的含量和SOD的活性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Zn、Cu的含量。结果表明 ,随着PVR程度及玻璃体浑浊的加重、病程的延长 ,LPO含量增加 ,SOD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SRF中LPO、Zn、Cu含量及SOD活性的改变与视网膜脱离后PV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廖海兰丁航廖天江朱朝花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氧自由基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2001年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18例 ,(2 2眼 )在术前及术后第 1、2、3天 ,采用 DGH- 2 0 0 0 - AP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及周边角膜厚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第 1天角膜增厚最明显 ,第 2、3天逐渐减轻 ,3d间角膜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术后角膜增厚以上方周边角膜为重 ,中央部次之 ,下方周边角膜最轻 ,三个部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与手术切口、手术操作有关。
冯晓津廖天江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手术角膜厚度
角膜穿孔伤后角膜散光的规律及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角膜穿孔伤后角膜散光与角膜伤口的大小、形态、部位及手术处理等因素的关系。方法用角膜曲率计测量139眼角膜穿孔伤后1天~1年角膜曲率的变化。结果自闭小瘢痕比间断缝合的小瘢痕散光小;相似长度的瘢痕,伤及角膜缘者散光明显,不规则散光多见;连续缝合比间断缝合术后散光小,两者拆线后散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采用连续缝合的方式处理伤口,术后及早拆线是减少术后散光的可取方法。
廖天江王映芬阎亦农黄伟奇
关键词:角膜穿孔伤散光角膜曲率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致前房出血被引量:9
1999年
为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致前房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142眼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出血的情况,对术中未应用MMC与术中巩膜瓣上及巩膜瓣下放置0.3~0.4mg/mlMMC4~5分钟,术后前房出血的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未应用MMC组前房出血的发生率为4.17%,巩膜瓣上置MMC组前房出血的发生率为6.06%,巩膜瓣下置MMC组前房出血的发生率为37.84%,明显高于前两组,P<0.01。结论:巩膜瓣下置MMC组前房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可能是MMC对睫状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结果。
廖天江阎亦农王映芬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前房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