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娥
-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广西某地区老年男性尿中金属浓度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尿中金属浓度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广西某地区抽取老年男性进行健康体检、尿样采集和问卷调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晨尿中锰、钛、钒、铁、钴、镍、铜、锌、砷、钼、镉、铅、硒、铷、锶、钡和铊17种金属元素的浓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函数等方法探究老年男性尿中金属浓度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375名老年男性,共有高尿酸血症患者86名(占22.9%)。高尿酸症患者尿中钒、铁、砷、铅、铷、锶和铊浓度均低于非高尿酸血症人群,而锌浓度高于非高尿酸血症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S分析结果显示尿铜和尿锌与血尿酸关系曲线分别呈“U”型和“倒U”型,尿铁、钴、铷和锶与血尿酸均呈负相关(P<0.05),且尿铷与血尿酸的关系曲线呈现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的下降趋势(P<0.05)。根据尿中金属元素浓度三分位数对应的低、中、高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T1、T2和T3三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单金属模型结果显示,尿锌、锶和铷T3浓度组研究对象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分别是T1浓度组的3.74(95%CI:1.64~8.50)、0.42(95%CI:0.16~0.93)和0.35(95%CI:0.13~0.99)倍;多金属联合作用模型显示,尿锌T3浓度组研究对象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是T1浓度组的4.96(95%CI:2.09~11.81)倍。RCS函数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尿铷和锶与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呈负向剂量-反应关系(P<0.05,P_(非线性)> 0.05)。结论 尿中锌、铷和锶水平可能与广西某地区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有关,其中尿锌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尿铷和锶与其呈负相关。
- 马小莉彭阳张丽娥李志颖唐川乔覃健张志勇邹云锋
- 关键词:老年男性尿液金属元素尿酸高尿酸血症
- 成人原发性膜性肾病伴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膜性肾病原发性膜性肾病(PMN)伴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经肾活检确诊的成人PMN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伴或不伴HBV感染的PMN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共纳入PMN患者88例,其中伴HBV感染(PMN-HBV组)49例,不伴HBV感染(PMN组)39例;PMN-HBV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PMN组(P<0.05),而补体C3、C4水平低于PMN组(P<0.05)。两组间在其他临床指标及药物使用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MN组临床缓解率高于PMN-HBV组(Log-rank χ^(2)=5.124,P=0.0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HBV感染是影响PMN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HR=0.049,95%CI=0.214~0.899,P=0.024)。结论:伴HBV感染是影响成人PMN患者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伴HBV感染的成人PMN患者预后较差。
- 黄海峰杨佳青张丽娥经嘉俊胡秋华谭黎娜王明军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膜性乙型肝炎
- 塑料袋打包热汤汁的邻苯二甲酸酯迁移及健康风险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估使用食品塑料袋打包高温汤汁类食物时,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迁移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方法通过网络调查收集61名南宁市居民使用食品塑料袋打包高温食物的信息;在南宁市6个行政区采集食品塑料袋,打包高温汤汁类食物(自制汤粉)60 min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食物中三种PAEs的迁移量,并运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因PAEs迁移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在调查的61人中,有56人习惯用食品塑料袋打包高温汤汁类食物,其中98.21%(55/56)的人打包高温汤汁类食物时食物与食品塑料袋接触时间≤60 min;所采集的食品塑料袋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迁移到食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418×10^(-4)、2.256×10^(-4)和1.975×10^(-4)mg/kg;因打包高温汤汁类食物导致PAEs迁移造成的总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分别为1.395×10^(-5)和3.330×10^(-10)。结论使用食品塑料袋打包高温汤汁类食物会导致PAEs从塑料袋迁移到食物中,但仅通过打包高温汤汁类食物所致PAEs迁移造成的健康风险低于US EPA推荐的可接受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损害。
- 欧嵩凤张丽娥王海波张荣林杨洁冯宇梦李志颖黄玉满黄玉满邹云锋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
- 慢性锰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慢性锰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对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血浆BDNF含量作为锰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效应生物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染猛组,腹腔注射染毒,每周5 d,连续18周。分别于染毒第6、12、18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于第18周末次染毒24 h后,采血并分离血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浆锰及BDNF含量。[结果]在第6周的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下降(均为P<0.05);在第12、18周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而各染锰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均下降(均为P<0.05)。与对照组血浆锰含量[(13.16±5.45)μg/L]相比,低、中、高剂量染锰组的血浆锰含量均升高[分别为(55.84±11.62)、(82.21±8.26)、(115.58±21.31)μg/L,均为P<0.05);与对照组血浆BDNF含量[(232.64±75.37)ng/L]相比,中、高剂量染锰组的血浆BDNF含量均下降[分别为(145.80±46.14)、(93.21±44.92)ng/L,均为P<0.05]。血浆BDNF含量与穿越平台次数呈正相关,与逃避潜伏期及血浆锰含量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慢性锰染毒可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降低血浆BDNF含量,血浆BDNF似可考虑作为锰染毒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效应生物标志。
- 梁桂强卿利张东生张丽娥马书言熊玉霞李琴吕应楠黄奕菲陈康成沈岳飞杨晓波邹云锋
- 关键词:锰染毒学习记忆能力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标志
- 被动吸烟与厨房烹饪条件、烹饪行为及通风状况对非吸烟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背景]被动吸烟是非吸烟人群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不良的厨房烹饪条件、烹饪行为及通风状况也与人群睡眠质量相关。但不良厨房烹饪条件、烹饪行为和通风状况单独作用及与被动吸烟交互作用对非吸烟人群睡眠质量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厨房烹饪条件、烹饪行为和通风状况单独作用及与被动吸烟交互作用对非吸烟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9月对广西某企业514名非吸烟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被动吸烟、厨房烹饪条件(如厨房面积)、烹饪行为(如是否加热食用油至冒烟后才炒菜)及通风状况(如通风设备使用情况及通风效果)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情况。根据研究目的,进一步排除既往已确诊或自述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焦虑症和抑郁症者,以及少部分主要信息缺失者,最终本研究共纳入426名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被动吸烟和厨房烹饪条件、烹饪行为、通风状况单独作用及两两交互作用对非吸烟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PSQI总分为(5.50±0.14)分,被动吸烟组PSQI总分较无被动吸烟组高(P=0.002)。被动吸烟(OR=2.06,95%CI:1.34-3.16)和厨房通风效果不良(OR=2.00,95%CI:1.32-3.04)是非吸烟者总体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交互分析显示,与无被动吸烟+良好厨房烹饪条件/烹饪行为/通风状况相比,被动吸烟+厨房面积≤5 m^(2)(OR_(入睡)=2.47,OR_(总体)=2.35,P <0.05)、被动吸烟+加热食用油至冒烟后才炒菜(OR_(总体)=2.59,P <0.05)、被动吸烟+厨房不采用机械通风设备(OR_(日间)=1.97,OR_(总体)=2.13,P <0.05)或厨房通风效果不良(OR_(睡眠时间)=2.13,OR_(日间)=2.58,OR_(总体)=3.86,P <0.05)的非吸烟者发生睡眠质量不好的风险更高。[结论]被动吸烟和厨房通风�
- 经嘉俊张丽娥张丽娥杨洁欧嵩凤杨洁邹云锋
- 关键词:被动吸烟烹饪通风睡眠质量非吸烟人群
- 广西某人群尿中多环芳烃代谢物与高血压1期的关系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人群尿中单羟基多环芳烃代谢物(OH-PAHs)水平与高血压(HBP)1期的相关性。方法于2017年9月对广西河池某大型企业工人进行调查,在1608名参与调查者中,纳入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29名。对上述研究开展问卷和健康体检,并收集其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尿液中7种OH-PAHs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人群基线资料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HBP 1期组和血压正常组人群尿中OH-PAHs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中OH-PAHs水平与人群HBP 1期的关联,并利用相乘模型分析年龄、BMI、饮酒、吸烟与OH-PAHs的交互作用。结果HBP 1期组和血压正常组人群在年龄、体质指数(BMI)、性别、饮酒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种尿OH-PAHs代谢物的检出率依次为:1-羟基萘(95.80%)、2-羟基萘(95.34%)、1-羟基芘(38.93%)、2-羟基芴(22.61%)、9-羟基芴(17.95%)、3-羟基芴(16.32%)和9-羟基菲(8.16%);在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羟基萘高浓度组(Q4组,≥0.55μg/mmol肌酐)发生HBP 1期风险是参照组(Q1组,<0.10μg/mmol肌酐)的2.11倍(OR=2.11,95%CI:1.07~4.17,P<0.05)。结论人群尿中1-羟基萘水平升高可能是HBP 1期的危险因素。
- 黎丹妮张丽娥杨洁欧嵩凤李志颖冯宇梦邹云锋
- 关键词:羟基萘高血压
- 低浓度苯系物暴露与加油站工人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接触苯系物对加油站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彗星试验检测加油站暴露组与对照组工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相应工作区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结果暴露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浓度均高于对照区(P<0.001);暴露组彗星尾矩和Olive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暴露可能导致加油站工人淋巴细胞DNA遗传损伤。
- 苏晶李琴秦富梁桂强张丽娥卿利梁林涵阳益萍覃丽琳邹云锋耿文奎
- 关键词:苯系物DNA损伤彗星试验
- 基于网络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8
- 2021年
- 文章从教学改革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课程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 覃健何敏农清清李刚万逢洁张丽娥李春宏张志勇
-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混合式教学网络课程
- 广西某火电厂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作业人员的听力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探讨职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广西某火电厂1 012名作业工人为暴露组,根据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及职业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分为低暴露组(297名)、中暴露组(306名)和高暴露组(409名),以广西某区261名非噪声职业人群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工人基本信息及职业史,检查各组工人听力异常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暴露组噪声强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暴露组听力损伤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工龄、噪声暴露水平对暴露组工人听力损伤有影响(P<0.05)。结论性别及职业因素(工龄、噪声暴露水平)与火电厂工人听力损伤的升高有关联,应加强对该部分职业人群的职业监测与职业防护,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职业性噪声接触工人听力损伤发病率。
- 陈小红邱毅李琴卿利张丽娥梁桂强邹云锋
- 关键词:噪声暴露听力损伤
- 基于网络课程建设的《环境卫生学》混合式教学研究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环境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2018~2020年参加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的预防医学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考生采取传统教学,2019年考生采取混合式教学,2020年考生采取基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学生采取基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时,平均成绩均高于传统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均高于广西区内学校和全国成绩(P<0.05);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优化,学生的掌握率逐年上升,也高于广西区内学校和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基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效果,对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李刚覃健农清清万逢洁张丽娥彭阳何敏
-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网络课程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