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

作品数:52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水稻
  • 14篇基因
  • 13篇杂交
  • 12篇野生
  • 12篇野生稻
  • 9篇两系杂交
  • 7篇选育
  • 7篇叶枯病
  • 7篇枯病
  • 6篇温敏核不育
  • 6篇温敏核不育系
  • 6篇光温
  • 6篇白叶枯
  • 6篇白叶枯病
  • 5篇杂交稻
  • 5篇杂交粳稻
  • 5篇两系杂交粳稻
  • 5篇粳稻
  • 5篇抗白叶枯病
  • 5篇基因型

机构

  • 51篇云南省农业科...
  • 8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1篇昆明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气候中...
  • 1篇上海市农业生...

作者

  • 52篇张云
  • 23篇程在全
  • 22篇肖素勤
  • 21篇陈玲
  • 21篇殷富有
  • 20篇涂建
  • 20篇钟巧芳
  • 19篇王波
  • 18篇李华慧
  • 18篇黄平
  • 18篇蒋聪
  • 18篇奎丽梅
  • 18篇张敦宇
  • 17篇辜琼瑶
  • 17篇刘晓利
  • 14篇陈忆昆
  • 13篇杨久
  • 12篇王玲仙
  • 11篇柯学
  • 11篇余腾琼

传媒

  • 10篇西南农业学报
  • 7篇杂交水稻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第一届中国杂...

年份

  • 4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2篇200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效分离带有野生稻血缘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及其家族成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分离带有野生稻血缘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及其家族成员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分离带有野生稻血缘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及其家族成员的方法,利用来自元江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获得的多样化抗...
陈玲张敦宇程在全殷富有钟巧芳王波卢源达肖素勤张云王玲仙柯学余腾琼蒋聪刘丽
籼型杂交稻单株产量配合力分析与优势组合选育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11个水稻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对F1组合单株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竞争优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基因型加性遗传的作用较大(56.04%),产量优势由全部基因型方差引起的h2B占95.65%。恢复系对于杂种产量的影响较大(GCA=56.05%)且受栽培条件等环境的影响较小(4.3%)。有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云R3>云R4>沪旱11A>云2A>云3A>云1A。以云3A和沪旱11A与云R3配制的组合单株产量均大于36.8 g(10 400 kg/hm2),竞争优势值均大于20.7%,株型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病性强,具有较大的生产利用潜力。
李社萍杨久程在全罗利军刘国兰刘晓利张云李华慧
关键词:三系杂交籼稻配合力杂种优势
137份云南省地方稻抗白叶枯病多菌系多基因鉴定
2023年
为选育水稻抗性品种和发掘抗白叶枯病基因,以来自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的9株革兰氏阴性菌黄单胞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菌株为供试菌株评价137份云南省地方稻种质资源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同时检测供试材料中含14个已克隆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至少对1株黄单胞菌水稻变种菌株有抗性的材料有104份,抗1、2、3、4、5、6、7、8和9株黄单胞菌水稻变种菌株的材料分别有25、19、14、19、11、6、5、2和3份;其中白杂一号、珍白18、麻旱谷、老来红、晋糯、香谷、毫冷薅、齐头蚂蚱谷、九谷和来之不易10份材料抗谱较广。大部分抗性材料携带1~7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或其同源基因,未检测到含有Xa7、xa13、Xa21和Xa45(t)基因或其同源基因的材料。供试材料携带的抗性基因数量与抗性水平均呈极显著相关。
李玉琢陈玲张敦宇管娟张云钟巧芳殷富有李馨杨顺发王波程在全罗琼肖素勤
关键词:白叶枯病表型鉴定基因分析
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确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在云南省水富县2个不同海拔点(海拔300和700 m),对12份梗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材料分别按12,14和16 h 3个光长处理测试其光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感光级别,短日高...
张云赵国栋涂建刘晓利黄平谭春燕卢义宣
文献传递
两系杂交稻云光16号在低纬度高原梯田高纯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介绍了两系杂交稻组合云光16号在云南省水富县低纬度高原梯田多年来的制种情况,对该组合高纯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涂建奎丽梅陈忆昆董阳均卢义宣刘晓利黄平罗友金辜琼瑶李华慧杨久张云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1被引量:1
2018年
云两优5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11年用自育的优质粳型两用核不育系云粳206S作母本,自育的优质强恢复系云恢501作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李华慧刘晓利黄平辜琼瑶奎丽梅杨久陈忆昆张云涂建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粳202S的育性研究
2021年
【目的】云粳202S是云南省育成的第一个具有软米背景的高原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云粳202S的育性,筛选适宜制种和繁种的最佳条件,这对促进软米两系杂交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在不同海拔条件下采用多点分期播种的试验方法。【结果】海拔、播种日期以及两者互作对云粳202S的育性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从云粳202S育性转换的规律可知,在低海拔条件下稳定不育期可以生产杂交种子,在中海拔条件下对该核不育系进行繁种可调节海拔和播种日期选择最佳繁殖条件,在相对低的海拔下可适当推迟播种,而在相对高的海拔条件下可适当提前播种。
张云涂建陈忆昆肖素勤辜琼瑶李华慧黄平张敦宇殷富有程在全刘晓利奎丽梅
关键词:海拔播种日期育性
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从营养学角度了解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在低磷胁迫时各基因型对氮、磷、钾3大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及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各基因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能力与氮肥、钾肥的吸收量相关不显著,与磷肥的吸收量达显著负相关,即低磷胁迫下耐低磷基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理下明显增加,低磷敏感基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理下明显减少;水稻各基因型植株含氮量与氮效率、植株含磷量与磷效率、植株含钾量与钾效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根据植株肥料利用效率(干重/含肥量)将水稻不同基因型分为4类:Ⅰ增效型、Ⅱ受抑制型、Ⅲ钝感型、Ⅳ互作型。在耐低磷基因型筛选时应选择肥效类型属Ⅰ型和Ⅳ互作型中磷肥利用效率较正常磷处理下增加的水稻基因型。
李华慧辜琼瑶黄平涂建刘晓利张洪亮李自超陈忆昆张云卢义宣奎丽梅
关键词:水稻苗期低磷胁迫
优质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2被引量:2
2019年
云两优502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自育优质粳型两用核不育系云粳208S作母本,优质强恢复系云恢501作父本,于2011年配组而成的优质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云南省海拔2 000 m以下粳稻区域作中稻种植。
辜琼瑶涂建刘晓利李华慧黄平杨久陈忆昆张云奎丽梅
关键词:杂交粳稻选育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光107被引量:4
2014年
云光107系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自育光敏核不育系云粳202S与自育强恢复系云粳恢7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分蘖强、成穗率高、大穗中粒、株高和生育期适中、丰产、抗病、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黄平李华慧刘晓利辜琼瑶涂建杨久张云丁生宏卢义宣奎丽梅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选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