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作文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溴氰菊酯
  • 2篇菊酯
  • 1篇代谢物
  • 1篇丁二烯
  • 1篇兴奋性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杀虫剂
  • 1篇正中神经
  • 1篇中毒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神经兴奋
  • 1篇神经兴奋性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损伤
  • 1篇施药
  • 1篇拟除虫菊酯
  • 1篇农药中毒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如东县卫生防...

作者

  • 4篇张作文
  • 3篇何凤生
  • 2篇姚佩佩
  • 2篇陈曙旸
  • 1篇季新
  • 1篇吴维皑
  • 1篇李卫
  • 1篇高耘
  • 1篇黄美媛
  • 1篇孙金秀
  • 1篇苏江
  • 1篇周安寿
  • 1篇蔡世雄
  • 1篇邓海
  • 1篇刘利辉

传媒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1
  • 1篇199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混合喷洒拟菊酯与有机磷杀虫剂对施药员健康影响的研究
1990年
为探讨混合喷洒拟菊酯与有机磷对施药员健康的影响,作者等在河北产棉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监测研究。混合喷洒拟菊酯与有机磷和单纯喷洒拟菊酯两组人群在不良反应率和中毒率上未见明显差别。混喷组施药员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也未见明显变化。混喷组施药员尿中拟菊酯原型的排泄有高于单纯喷洒组的趋势,尿中代谢物Br_2A未见增加。结果表明,在本文观察的接触水平下,混合喷洒拟菊酯与有机磷杀虫剂对施药员健康的影响未超过单纯喷洒拟菊酯者。
张作文陈曙旸孙金秀姚佩佩刘利辉李权贵何凤生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溴氰菊酯甲胺磷
健康教育在预防农村农药中毒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8
1996年
为了探讨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预防农药中毒对策中的作用,采用自编的系列科普材料,对调查点的农民进行了安全使用农药知识的培训。为评定培训效果,设计了知识评估和中毒率评估2个指标,前者由3286名培训对象组成,采用自身配对法,后者为10个试点村的培训对象,进行培训前、后2年农药中毒发生率调查。结果表明,经培训的3286名农民对农药毒性分级和安全使用农药知识的了解比培训前有显著提高,懂得正确施药操作规程的人由培训前的36.1%提高到89.0%,掌握正确个人防护措施的人由培训前的51.7%提高到89.6%等。培训后的1202名施药员农药中毒发生率由培训前(1226名施药员)的1.05%降至0.25%。说明对农民进行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教育,是扭转农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改变不良施药行为,降低中毒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陈曙何凤生张作文张作文周安寿高耘熊来源周安寿马杰贾建华
关键词:健康教育农药中毒
棉农喷洒溴氰菊酯后正中神经兴奋性的变化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24名喷洒溴氰菊酯的棉农于喷药前、连续喷药三天后及停止喷药二天后应用肌电仪双刺激法测定正中神经兴奋性,并用气相及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溴氰菊酯原型及代谢物Br2A。同时对29名对照者亦于间隔相同时间后用相同方法测定正中神经兴奋性。结果发现,两组正中神经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以及对照组的正中神经超常期于重复检查时均恒定,未见明显变化,但喷药组正中神经超常期于喷药三天后较喷药前延长,停止喷药二天后延长更趋明显,多数喷药员于喷药三天后及停止喷药二天后尿中皆可检出溴氰菊酯及Br2A,但与正中神经超常期的变化未见相关关系。
何凤生邓海季新张作文孙金秀姚佩佩
关键词:溴氰菊酯神经兴奋性
全文增补中
氯丁二烯对男性生殖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1991年
对1446名接触氯丁二烯男工和1127名对照男工的生殖结局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SAS程序包,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氯丁二烯作业男工妻子的自然流产发生率(5.52%)显著高于对照组(3.52%),P<0.01。控制混杂因素后的相对危险度为1.29,95%可信限为1.09~1.53。其自然流产率的显著增高主要表现于早期自然流产率的显著增高。但本研究未发现男工接触氯丁二烯能使不孕、过期产、早产、死产、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等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席力强蔡世雄黄美媛李卫吴维皑陈曙旸张作文郭景珍苏江
关键词:氯丁二烯生殖损伤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