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政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执政党形象的塑造和实践被引量:1
- 2020年
-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是马克思执政党从执政以来就一直探索的历史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执政党形象塑造,把党的形象威望和国家命运、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执政绩效、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等关乎执政党形象塑造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形成了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张公政
- 关键词:执政形象
- 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6
- 2012年
- 引言
“清帝逊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政治事件,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它既是帝制时代的终结,也宣告了共和时代的真正开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它还是中国近代史、晚清史、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党史、中国革命史等多研究范畴相交叉的热点问题。百年来,“清帝逊位”事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历史过程、影响评价、重要人物、外国因素、法律文本、文献整理等方面均有相当的研究成果。
- 陈鹏韩祥张公政
-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政治事件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中国革命史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本刊特别组织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各教研部的教师深入学习研讨,在此摘刊六篇学习笔谈,展现党校教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论思考。
- 张公政汪阳储斌艾明江石东坡杨正武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党校教师教研部市委党校三中全会精神
- 清末十年清廷维护东北边疆的外交努力
- 2015年
- "三国干涉还辽"的结果使得日本将辽南地区交还清廷,日本为俄国迫使其交还辽东半岛而渐生敌意,以此为始积极备战,准备与俄国争夺东北,日、俄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逐渐升级。清末十年之间,清朝失去朝鲜外藩的屏障,辽东半岛由俄国强占再至日本经营,黄渤海制海权的丧失,导致清朝京师地方安全危在旦夕。清末十年间,清廷为维护东北边疆,开始周旋于列国之间,作出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
- 张公政
- 关键词:东北边疆中东铁路
- 谷文昌精神的历史底色与价值取向——基于藏诸谷文昌纪念馆部份档案的解读被引量:1
- 2018年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扬原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同志,称他为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榜样和标杆。谷文昌事迹与精神发祥于东山百姓之间,并逐渐由东山走向全国,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标杆。谷文昌在东山期间所主持的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活动,不仅经受住了时代的洗礼、历史的检验,更赢得了人民的口碑。谷文昌精神具有永恒价值。
- 张公政
- 关键词:谷文昌人民立场
- 民国以降清代东北移民政策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5年
- 20世纪伊始,清代东北移民问题便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一直是人口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边疆史等领域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成果丰硕,成绩斐然。通过梳理民国以来关于清代东北移民政策的研究成果,分析当前学界关于清代东北移民研究的不足,希求能够拓宽清代东北移民研究的领域与路径。
- 张公政王日根
- 关键词:清代东北移民移民政策
- 乾隆朝八旗诸臣封爵述论被引量:1
- 2013年
- 封爵制度是清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朝是八旗诸臣封爵的第二个高峰期。乾隆朝的八旗诸臣封爵更加制度化;在封爵途径上则主要依靠军功获得封赠和晋升;在封爵范围上,满洲八旗占主导地位,在满洲八旗中又以封赠上三旗为主。同时,勋旧亲贵势力不断受到承恩封赠,体现出乾隆朝由清初依靠军功世爵集团向倚重承恩世爵势力转变的过程。无论怎样转变,其目的皆在于维系八旗贵族统治的核心地位。
- 张公政
- 关键词:乾隆朝八旗
- 康、雍两朝兴建"三山五园"的政治表达
- 本文拟在前辈专家学者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思想观念层面深究康、雍两朝兴建“三山五园”的政洽心理,从“三山五园”发展脉络反观清初统治秩序的确立以及勾勒出清朝统治者所持有的统治观念。
- 张公政
- 关键词:皇家园林政治表达统治秩序清朝初期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海疆危机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分析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东北海疆危机的具体表现,可以发现清朝统治者在晚清时期边防战略上的失误以及海洋观念上的淡薄。深究其原因,可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传统因素这三个维度进行解释:其一,清朝统治者对近代世界格局变迁的漠视;其二,咸丰年间,从东北调兵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所造成的东北边防空虚;其三,在东北地区统治重心的内缩及清朝统治者"以陆治海"的海洋观念。
- 张公政
-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东北亚国际关系
- 清代奉天粮食海运考述被引量:4
- 2015年
- 有清一代,奉天逐渐成为清朝重要的粮食产地。因奉天在海陆与京畿、直隶地区相连,至京师、直隶、山东地区遭灾之时,奉天成为清廷首要的调粮地区,以此赈济灾民,稳定畿辅地区的社会秩序。由此,清代奉天粮食海运应运而生。清朝统治者将东北视作根本重地,故在从奉天调运粮食的态度上显得极为谨慎。究其原因,清廷一方面需要考虑安抚灾民,以确保清朝统治中心的安定;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在奉天的旗民生计,以确保东北根本之地的稳定。
- 张公政王日根
- 关键词:清代封禁政策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