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勃

作品数:127 被引量:39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学研究基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历史地理
  • 33篇文化科学
  • 6篇文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艺术

主题

  • 28篇文化
  • 27篇节日
  • 19篇民俗
  • 13篇传统节日
  • 11篇唐代
  • 11篇民俗学
  • 10篇习俗
  • 9篇非物质文化
  • 9篇非物质文化遗...
  • 8篇社会
  • 7篇中轴线
  • 7篇北京中轴线
  • 7篇村落
  • 5篇端午
  • 5篇文化遗产
  • 5篇节气
  • 5篇寒食
  • 5篇寒食节
  • 5篇二十四节气
  • 5篇城市

机构

  • 96篇北京联合大学
  • 16篇山东师范大学
  • 13篇山东大学
  • 7篇中国民俗学会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亳州师范高等...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爱知大学

作者

  • 123篇张勃
  • 2篇刘魁立
  • 2篇萧放
  • 2篇张宝秀
  • 1篇刘晓春
  • 1篇王卫华
  • 1篇周星
  • 1篇江帆
  • 1篇侯仰军
  • 1篇朝戈金
  • 1篇杨利慧
  • 1篇黄龙光
  • 1篇巴莫曲布嫫
  • 1篇苑利
  • 1篇王改凌
  • 1篇陈岗龙
  • 1篇陈连山
  • 1篇刘晓峰
  • 1篇万建中
  • 1篇林继富

传媒

  • 15篇民俗研究
  • 11篇民间文化论坛
  • 6篇文史知识
  • 6篇北京观察
  • 5篇民族艺术
  • 5篇文化遗产
  • 4篇北京联合大学...
  • 3篇中原文化研究
  • 2篇前线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地方文化研究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当代贵州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国民族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决策探索

年份

  • 7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着保护的记录:《中国民艺采风录》读后被引量:1
2004年
一看到潘鲁生博士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民艺采风录>,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日本学者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一书.仔细想来,有这种联系并不奇怪.
张勃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泥咕咕
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被引量:50
2005年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正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世界格局之中,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迁,民族文化传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节日是否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信息社会是否需要农业社会形成的节日传统,民间节日是否一定要进入官方假日体系,民族节日是否具有世界意义等,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为了让这些既具有理论性、又有着现实意义的前沿话题得到较为深入的研讨,并将研讨的内容传达给社会,受《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的委托,我约请了几位一向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方面的同仁,其中有我们的前辈学者,也有年轻的同道,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看法。其中,刘魁立先生作为中国民俗学会的理事长,他的笔谈是针对当前社会上有人提出以立春替代传统春节(大年)的观点的文化思考,认为春节是一个重大的民族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负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它是否变化要靠民众自己决定,不能用所谓“科学定日”来解决,用“科学”解决文化问题,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表现,它不能真正解决节日文化问题,只能造成对节日文化的伤害;张勃对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中政府的职责进行了古今相比较的议论,认为我们应该强调政府干预的社会功效;刘晓峰则从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意义上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东亚具有广泛影响,在现实社会随着华人的脚步,中国传统节日也要扩展到世界主要地区,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成分;周星将当代中国节日分成“传统节庆体系”、“国家或政府主导的节庆体系”和“外来嵌入的节庆”三大“板块”,具体分析了三大板块动态关系,认为三者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做是中国文化整体格局之动态趋�
刘魁立萧放张勃刘晓峰周星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节俗民族文化内涵世界多元文化历史过程
以重构求生存——关于七夕节命运的思考被引量:5
2004年
七夕节曾是我国的民俗大节之一,近些年濒临消亡状态。当西方情人节在中国土地上风靡之后,一些地方以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为己任,打出"中国情人节"的旗帜,并举办种种活动,试图挽大厦于将倾。这一美好愿望能否实现,七夕节能否如凤凰涅槃般获得新生,笔者通过对七夕节之所以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提出由乞巧节重构为夫妻节,或许是其生存下去的一种可能。而重构,也许是抢救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选择。
张勃
关键词:七夕节乞巧节圣瓦伦丁节情人节
北京人的二月二
2024年
由普遍流行的习俗变成某个特定场所的文化活动,这对于二月二而言,不免令人遗憾,但它毕竟为北京人留下了一份活着的文化遗产,一份宝贵的历史记忆。在全国上下振兴中国传统节日的当下,希望二月二有更好的未来。“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士女城西争买架。看驰马。官家引佛官兰若。水暖天鹅纷欲下。鹰房奏猎催车驾。却道海青逢燕怕。才过社。柳林飞放相将罢。”
张勃
关键词:活着中国传统节日历史记忆文化遗产
乡民艺术研究视角转向中的一部佳作——读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被引量:1
2006年
张勃
关键词:艺术研究文化解读研究史村落
传统村落:为什么保护?怎样保护?--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
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以挽救迅速衰落的传统村落为目的的大型行动.为什么保护传统村落这一问题涉及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当前为什么掀起了保护传统村落的热潮.第二,传统村落具有怎样的价值需要对它...
张勃
关键词:传统村落资源保护文化遗产
北京节日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建设
本文首先对金元以来北京地区节日文化在清代之前、中华民国建立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并阐述了背景节日在当下的特征,进而从理念,原则、方法三个角度对北京的节日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张勃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历史演变
文献传递
探求传统节日的真与善——评萧放教授《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
节日研究无疑是当前国内的学术热点之一,参与其中的学者甚众。如果提及这方面的专家,民俗学界的同仁们首先想到的大约会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萧放教授。事实上,萧放教授在节日研究领域内的影响远不止于民俗学界,因为我们不仅从那些出自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民族学者的相关著述中看到对其观点的诸多征引,而且近几年来每当传统佳节来临,电视、广播、
张勃
关键词: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学者文化学者
唐朝的清明节被引量:1
2017年
在我国节日发展史上,唐朝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我国的节日整体上摆脱了此前禁忌、禳除的神秘氛围而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也因为唐朝出现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新节日,比如清明。清明原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运行到黄经45°时即交清明,时在阳历4月5日前后。
张勃
关键词:清明节唐朝二十四节气后世影响节日
传统村落:为什么保护?怎样保护?——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
<正>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迁,大量村落面临着消失或走向衰败的命运,而保护传统(古)村落的呼声与行动也从无到有,并表现出日益高涨的趋势。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开始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纳入...
张勃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