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妤

作品数:26 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妊娠
  • 5篇分娩
  • 4篇胎儿
  • 4篇盆底
  • 3篇血管
  • 3篇盆底功能
  • 3篇盆底功能障碍
  • 3篇盆底肌
  • 3篇盆底肌力
  • 3篇子宫
  • 3篇足月
  • 3篇肌力
  • 3篇疾病
  • 3篇腹腔
  • 2篇电刺激
  • 2篇电信号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压力性
  • 2篇压力性尿失禁

机构

  • 2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作者

  • 26篇张妤
  • 15篇卫兵
  • 12篇王文艳
  • 5篇范懿隽
  • 5篇李从青
  • 4篇刘浏
  • 3篇凌琳
  • 3篇许有江
  • 2篇宋恩学
  • 2篇胡频
  • 1篇汪晓琴
  • 1篇吴强
  • 1篇姜凡
  • 1篇蒋莉莎
  • 1篇王青元
  • 1篇李青
  • 1篇方政
  • 1篇李欢
  • 1篇许玲
  • 1篇顾莉莉

传媒

  • 8篇安徽医学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前发热对足月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4年
探讨产前发热的程度、发热时间、感染指标对足月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产前发热的处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84例产前48小时内发热的足月孕妇,根据发热时最高体温分为三组:A组:37.5℃≤体温≤38℃,B组:38℃体温< 38.5℃,C组:体温≥38.5℃。按照发热时长(发热至分娩时间)分为四组:a组:发热时长≤2h,b组:2h<发热时长≤4h,c组:4h<发热时长≤6h,d组:发热时长>6h,根据孕妇发热时C反应蛋白(CRP)分为正常组(0-10mg/L)和异常组(大于10mg/L),通过研究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及CRP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不同组发热时长及峰值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组孕产妇CRP与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热程度越高可能增加新生儿早发型脓毒血症的风险,38℃和38.5℃是可能的体温节点;对于发热持续时间,4h是可能的时间节点,需要进行一定的产科干预减少不良围产期结局,而足月孕产妇CRP的升高对新生儿结局未见明显影响。
仇雅晨范懿隽张妤李君王文艳
关键词:产前发热
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VBAC)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8月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90例为观察组,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6月间50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行再次剖宫产术为对照1组,另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6月间50例初产妇平产分娩为对照2组。分析3组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程时间等,同时比较一次剖宫产术后与两次剖宫产术后的月经异常的产妇例数。结果:与对照1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及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内均未出现产褥感染及尿潴留。电话随访其产后恶露情况及月经情况,观察组中有8例出现产后恶露时间长且产后经期长、经量多情况,明显少于对照1组(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2组相比,产时出血、产后24h出血量、胎儿体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程时间相对较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在孕期及产前充分控制和评估后实施VBAC是可行的,同等条件下与再次剖宫产相比是利大于弊。
付娟娟张妤王文艳
关键词: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剖宫产术
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研究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并于产后6~8周行盆底肌肌力评估的836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产后SUI发生情况,将其分成产后SUI组(n=294)和非SUI组(n=542),回顾性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对产后SUI发生的影响。结果:产后女性SUI发病率为35.2%;SUI组盆底肌力明显低于非SU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产妇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产前体重、产前BMI、孕期体重增长、分娩方式、孕期合并SUI、孕期产后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产次、产前BMI、分娩方式、孕期合并尿失禁、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孕期产后并发症均为产后S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后SUI与妊娠和分娩多种因素有关,控制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降低产前BMI,可降低产后SUI的发生。
凌琳张妤王文艳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BMI妊娠分娩
足月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足月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值水平以及统计分布,为妇产科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足月待产孕妇的D-二聚体数据(剔除有死胎、HELLP综合征、妊娠并发DIC等不良妊娠病例和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共4000例,应用软件SPSS 17.0和Origin7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足月产妇的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的偏态分布,95%的孕妇D-二聚体水平≤5.77μg/ml;不同年龄组、不同合并症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全相同,低龄孕妇组与适龄产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合并症组与胎膜早破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妊娠期妇女呈现出高凝和高纤溶状态,建议用D-二聚体≤5.77μg/ml作为足月待产孕妇的上限较为合适;对于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孕妇,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方政王青元李青许有江宋恩学张妤卫兵王文艳
关键词:妊娠凝血系统高凝状态二聚体
产科和季节因素与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了解产后妇女盆底肌肌电压值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足月妊娠分娩并在产后行盆底肌力评估的产妇902例,采用Glazer评估法检测表面肌电压.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刘浏张妤卫兵王文艳
关键词:产后盆底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表面肌电信号
合肥市2009~2013年城镇职工不同级别医院分娩方式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本文通过对2009~2013年合肥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现状的资料分析,探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娩方式的构成及其成本差异。方法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级别对2009~2013年合肥市参保城镇职工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生育住院费用、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住院费用高于一级、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自愿要求剖宫产率在不同级别医院中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建议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补偿政策。剖宫产率升高主要是孕产妇自愿要求增多所致,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刘浏张妤杜平
关键词:住院费用剖宫产分娩方式
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行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加用气囊导尿管作为宫腔支架并以预防粘连液冲洗宫腔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对82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分离后,随机分组采用两种不同辅助治疗方法。术后宫腔放置节育环+人工周期治疗为对照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气囊导尿管作为宫腔支架并以预防粘连液冲洗宫腔为观察组(42例)。定期宫腔镜随访,观察宫腔形态、月经改善及妊娠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分别为30%、52.4%,有效率分别为75%、1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气囊导尿管为宫腔支架,辅以防粘连液冲洗对预防再粘连有积极意义。
范懿隽卫兵张妤
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比较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60例足月妊娠引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术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度;临产时间、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引产前宫颈成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shop评分干预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临产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胎膜早破、宫缩过强、宫颈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发生呼吸窘迫的概率、早产儿体质量情况以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颈扩张球囊术比较,地诺前列酮可缩短足月妊娠初产妇的临产时间和总产程;两者均可促进宫颈成熟,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胡频张妤孙莉周桂菊
关键词:地诺前列酮足月妊娠引产
继发性腹腔妊娠1例报道
2012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7岁,系停经20+6周,腹痛一次,检查提示腹腔妊娠1天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7/28天,末次月经时间:2011-5-20.预产期:2012-02-27.2011年7月初停经40天余出现早孕反应,7月13日当地医院查尿HCG(+),孕3月余自觉胎动,后未行正规产检.2011年10月1日凌晨睡眠时突发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及心慌出冷汗,至当地医院听胎心正常,予以黄体酮口服2天后,疼痛好转.10月12日产检在外院检查超声提示异常(此次检查是该次妊娠第一次产检及行超声检查),遂在外院行B超提示:腹腔妊娠.今日我院超声复查提示:腹腔内妊娠(胎儿存活),胎盘位于子宫轮廓区,无羊水.现急诊拟"孕20+6周,腹腔妊娠"收住.病程中,饮食可,大小便正常.
蒋莉莎张妤卫兵
关键词:腹腔妊娠继发性病例报告
胎儿心室脂肪母细胞瘤1例
2012年
患者,33岁,孕35^+5周,因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右心室实性占位于2011年12月22日入院要求终止妊娠。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6/25天,末次月经:2011年4月15日,停经30余天自测尿HCG(+),早孕反应不明显,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史,否认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史,因该患者为计划外妊娠,未至医院行正规产前检查。2011年12月15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
李从青张妤卫兵
关键词:脂肪母细胞瘤右心室胎儿计划外妊娠终止妊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