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锋 作品数:59 被引量:211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器,包括穿刺器、墨菲氏滴管、输液管和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穿刺器与墨菲氏滴管贯穿固定连接,且所述墨菲氏滴管内壁设有固定连接的限位楔块;所述墨菲氏滴管内部与限位楔块之间设有浮体,且浮体上方... 徐辉明 冯丽珠 张宇锋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6年本科室收治的2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检测HBVDNA、HBV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行腹部超声检测睥大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记录常见并发症。根据HBVDNA水平分为4组:G1组,HBVDNA〈10^3拷贝/ml;G2组,HBVDNA10^3~〈10^5拷贝/ml;G3组,HBVDNA10^5-〈10^3拷贝/ml;G4组,HBVDNA≥10^7拷贝/ml。比较各组间Child.Pugh分级、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和门脉高压指标的差异以及各组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3例患者中217例(82.5%)HBVDNA阳性。不同HBVDNA水平患者之间的Child.Pugh评分分级、HA、Hpc—Ⅲ、Ⅳ—C、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之间脾大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肝性脑病、肝癌等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绝大部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阳性,但血清HBVDNA水平高低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关联。 张宇锋 张英 朱建芸 谢冬英关键词:肝炎 乙型 肝硬化 纤维化 两种侧脑室引流术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高颅压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两种侧脑室引流术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高颅压中的疗效。方法2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高颅压患者随机分为Ommaya管安置组及侧脑室-腹腔分流组,观察疗效。结果15例病人行Ommaya管者,13例好转。10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者5例好转,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maya管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海霞 尹进强 赵强 张宇锋关键词:侧脑室引流 一种多源多角度的产品归纳式观点问答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多角度的产品归纳式观点问答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主观产品问题和产品相关文档;采用观点问答模型对主观产品问题和产品相关文档进行处理;从主观产品问题中提取知识陈述,得到知识陈述集合;将产品... 余建兴 张宇锋 江浩维 郭秋彤 朱怀杰 印鉴肝癌患者乙肝病毒标志与肝功能分析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情况及肝癌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调查227例肝癌住院患者的HBV标志物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在HBsAg阳性肝癌患者中,抗-HBe阳性者占63.8%;肝癌患者经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均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且外科手术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比介入治疗者更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方法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升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感染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为主,在肝癌阶段仍有部分患者。HBV处于复制活跃状态;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肝癌均可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加重,以外科手术治疗者引起ALT升高更显著。 张宇锋 江元森 李刚 陈幼明 林炳亮关键词:肝癌 乙肝病毒标志 肝功能 手足口病病原的荧光PCR法检测及其临床特点──附20例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采用荧光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分析手足口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例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留取其血液和粪便标本,采用3种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盒分别进行肠道病毒筛选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的鉴别,对2种病毒所致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比较。结果:使用3种试剂盒检测20例患儿血液标本均未检出病毒。粪便标本使用通用型试剂盒检出10例(+),其中4例为CVA-16感染,5例为EV71感染,发病3d内采集标本(+)占8/10;EV71与CVA-16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仅2例EV71感染患儿有肺部啰音,但预后良好,并无心脏和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发病早期采集粪便用荧光PCR法检测有助于及时作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诊断,EV71感染的轻症患者预后良好。 陈禄彪 张广铮 施巧素 顾琳 张宇锋 高志良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睡眠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主观睡眠现状。【方法】以2019年1月至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53例,采用嗜睡量表、失眠程度量表、睡眠质量量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按照睡眠情况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是否抗病毒治疗及文化程度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总体嗜睡率为47.88%,总体失眠率为53.26%,6.8%的患者睡眠质量很差。嗜睡的危险因素为焦虑(P=0.000,OR=3.076,95%CI 1.706~5.545),失眠的危险因素为焦虑(P=0.000,OR=14.693,95%CI 5.046~42.782及抑郁(P=0.002,OR=2.279,95%CI 1.340~3.877),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为焦虑(P=0.000,OR=9.990,95%CI 4.031~24.758)。【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出现主观睡眠障碍比例高,影响睡眠情况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心理状态,充分了解患者睡眠情况将有助于临床治疗。 郑小燕 于明雪 揭育胜 曹静 沙柳平 崇雨田 张宇锋 王继辉关键词:HBV 睡眠障碍 金刚烷胺和奥司他韦体外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体外单用金刚烷胺、奥司他韦及两药联合使用对两株H5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IV127、AIV174)的抑制作用,了解广东地区分离的不同H5N1毒株之间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体外H5N1感染模型,根据药物与病毒、细胞的不同作用,通过3种给药方式,使用细胞病变(CPE)、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评估抗病毒药物对H5N1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三种给药方式金刚烷胺联合奥司他韦,均比单用金刚烷胺体外抑制AIV127及AIV174效果明显(P<0.01);而仅在治疗给药方式,两者联合比单用奥司他韦效果明显(P<0.01)。三种给药方式金刚烷胺、奥司他韦及联合用药对同一亚型H5N1AIV127比AIV174毒株均较敏感(P<0.01)。【结论】抗病毒药物对不同的禽流感病毒毒株之间敏感性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毒株给予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刘丽华 朱翔 张宇锋 温景芸 张永标 冼盈 林潮双 廖明 辛朝安 张扣兴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抗病毒活性 播散型出血性水痘合并DIC1例 2004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3岁,因"上腹痛,发热皮疹3d",于2004年2月22日下午5时入院.患者3d前无诱因下出现低热,伴上腹持续性隐痛,放射至后背,第2天体温达40℃,随后头顶部出现水疱疹,并逐渐波及颜面、颈项、躯干、四肢,皮疹迅速增多,伴有血疱及血性渗液,且腹痛加重,高热不退,解暗红色血尿,量正常,无明显皮肤瘙痒. 陈黎 邓友 张宇锋 邓子德关键词:水痘 出血性 播散型 咯痰 血疱 上腹痛 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41株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 bacterbaumannii,MDR-AB),采用SIEMENS公司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80.5%;病区主要分布在ICU(37%)和神经外科(22%)。除亚胺培南外,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非敏感率均大于80%。替加环素的非敏感率为80.4%,敏感率为19.5%;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36.6%,非敏感率为63.4%。结论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非敏感率很高,可能与外排泵系统有关。替加环素对MDR-ABA感染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陈月馨 张宇锋 席云 朱东琳 张扣兴 朱翔关键词:替加环素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