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英

作品数:21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篇农户
  • 10篇农村
  • 8篇农村居民
  • 8篇农村居民点
  • 8篇居民点
  • 8篇村居
  • 7篇统筹
  • 7篇不同类型农户
  • 4篇实证
  • 3篇地理
  • 3篇人文
  • 3篇人文地理
  • 3篇统筹城乡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农户土地
  • 3篇共生理论
  • 3篇城乡
  • 2篇地形
  • 2篇农户调查
  • 2篇农户视角

机构

  • 21篇西南大学
  • 1篇江西省土地开...

作者

  • 21篇张玉英
  • 19篇王成
  • 15篇王利平
  • 14篇蒋福霞
  • 6篇李晓庆
  • 3篇费智慧
  • 1篇刘怡

传媒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2011年中...
  • 1篇发挥资源科技...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经济转型期不同类型农户共生能力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大柱村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农户作为农村经济转型及经济建设的微观行为主体,渐由"个体"转向"共同体",发展模式逐渐由"竞争"趋向"协作",准确判别农户间共生能力对合理引导农户生产、促进和谐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引入共生理论,以农户分化为基础划分农户共生单元,以农户年收益值作为主质参量,通过共生度及共生系数模型对农户共生单元间共生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共生单元间均只存在正向共生关系,不存在寄生或偏利共生关系,农户共生单元之间新能量流的非对称性降低,逐渐向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进化;2不同类型农户共生单元间影响程度差异明显,兼业发展型农户与非农发展型农户间的共生能力最强,其达到对称性互惠共生阶段所需时间也最短.
叶琴丽王成张玉英刘怡
农村经济转型期不同类型农户住居消费行为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运用农户参与式评估法获取农户基础数据,依据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农户,从农户住居建筑、装修、室内设备3个方面剖析不同类型农户住居消费行为。结果表明:(1)非农多样化和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农户通过雇佣劳动力、购买多样化的材料构建与装饰安全型与享受型住居建筑,农业多样化、专业化及兼业化发展型农户购买单一的材料,投入自身劳动力和换工构建与装饰生存型住居建筑;(2)不同类型农户对室内设备消费均表现出关注水电燃料设备,但重心各异,主要体现在燃料设备和家电设备方面。
蒋福霞王成张玉英王利平
关键词:不同类型农户
共生视角下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集聚决策与响应研究-基于重庆578户农户实证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李晓庆蒋福霞
关键词:农户农村居民点
文献传递
不同地形位下的农户土地生产消费行为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
蒋福霞王成王利平张玉英
关键词:人文地理农户
共生框架下村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农户视角——以重庆市合川区二郎镇兴坝村为例
当前,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区域内全面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过程中,政府推进与农户意愿背离,现实条件与未来需求矛盾,规划方案与实际财力冲突,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对立,重集中居住与轻全面规划...
张玉英
关键词:共生理论农村居民点新农村建设
文献传递
农村居民点集聚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共生认知及响应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户调查法获取了重庆市4个农村居民点集聚区的578户农户数据,基于农户共生理论,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居民点共生认知及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户非农化程度的增强,影响集聚区农户的共生因素沿"生存—经济发展—社会心理"这一方向转移;②集聚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居民点共生意愿普遍较高,其中,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的居民点共生意愿最高;③"同类农户资源共享,异类农户资源互补"的农村居民集聚理念已成为共识,体现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居住需求和未来发展诉求,总体上表现为空间、物质和信息的共享。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李晓庆蒋福霞
关键词:居民点集聚区
不同地形位下的农户土地生产消费行为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收人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农民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提高。目前对消费行为的研究已涉及各类消费主体和消费领域。目前对农村消费主体——农户的消费行为研究集中在生活消费行为方面,...
蒋福霞王成王利平张玉英
关键词:人文地理农户
兴坝村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研究目的:从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土地利用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3方面入手剖析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旨在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消费,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重构及其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PRA、3S。研究结果:(1)浅丘带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和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浅丘边缘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块,5种类型农户集聚的公路两侧农村居民点断点集聚带以及非农多样化发展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平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团;(2)农户户均宅基地面积随着农户的非农化程度的加强先扩大后缩小,户均建筑面积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强而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的多样性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由"住房+院坝+圈舍+堆棚+林盘"的全类型组合缩减为"住房+院坝"的简要组合;(3)农村居民点建筑文化景观的现代化程度随农户的非农户程度的加深而加强。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因农户类型的不同而差异巨大,但总体上农户的"心理思考"是这一差异的内在动因,经济实力和地理条件是其外部因素。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李晓庆蒋福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
统筹城乡进程中丘陵山区村落空间重构机理与途径探讨被引量:13
2014年
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实践加快了城乡间要素流动频度和村落空间异化、同质化进程,针对丘陵山区这一特殊环境,完善与创新其村落空间重构理论既利于稳定和优化乡村村落空间发展引擎,又利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配套试验区发挥示范作用.本研究运用系统学原理,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将农村居民点建设植入乡村环境这一系统,融贯"自上而下"政府引导与"自下而上"农户需求,探讨村落空间重构机理及途径,创新村落空间重构理念,旨为完善丘陵山区村落重构理论和"以人为本"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王成费智慧张玉英
关键词:丘陵山区
统筹城乡发展策略下基于生计风险诊断的农户后顾生计来源识别——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龙泉村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农户后顾生计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研究其来源不仅可以厘清不同类型农户未来生计发展方向,且能为制定相应的支农惠农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运用主成分法与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通过参与式农户调查建立农户属性数据库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源,基于农户生计资产量动态划分农户,诊断其生计风险,从而识别不同类型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农户由于生计状况的差异导致其面临的风险各异,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农户以自然风险和家庭风险为主,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主要为市场风险,非农多样化和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农户主要为市场风险及体制风险,兼业化发展型农户兼具各种风险;(2)不同类型农户生计风险程度差异明显,其大小顺序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型(0.92),农业多样化发展型(0.71),兼业化发展型(0.65),非农专业化发展型(0.55)和非农多样化发展型(0.46);(3)出于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的心理思考及适应政策的需要,不同类型的农户后顾生计来源组合差异明显.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李晓庆蒋福霞
关键词:改进BP神经网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