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飞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面肌
  • 3篇肌电
  • 3篇表面肌电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改良根...
  • 2篇乳腺癌改良根...
  • 2篇腺癌
  • 2篇痉挛
  • 2篇肌痉挛
  • 2篇改良根治术
  • 1篇等速测试
  • 1篇等速运动
  • 1篇胸壁
  • 1篇胸部
  • 1篇胸衣
  • 1篇腋窝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术后
  • 1篇盆底

机构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红飞
  • 3篇周俊
  • 3篇李雪萍
  • 3篇陈安亮
  • 3篇程凯
  • 3篇于俊龙
  • 2篇杨婷
  • 2篇季劼
  • 2篇朱婧
  • 1篇周奕戈
  • 1篇俞长君
  • 1篇王滨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0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可腋窝加压充气式胸衣
本实用新型提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可腋窝加压充气式胸衣,包括胸衣;胸衣包括前片、后片、袖子,前片和后片相互拼接并缝制为背心式结构,两个袖子设置在前片和后片连接处两侧位置并连接前片和后片,前片中心位置通过搭扣连接前片的左右两...
朱妍慧庄旻羽张红飞朱婧季劼
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索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15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观察组)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项研究,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刺激仪经直肠内采集盆底肌静息状态(10S)、快速收缩(2s×3)、持续收缩(10S)时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并对2组盆底肌不同状态下的数值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盆底肌静息时的RMS最大值(16.61±2.83)和平均值(13.52±2.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41±5.55)和(3.45±1.5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组内比较,持续收缩时RMS最大值(20.24±13.99)和平均值(13.36±2.39)、快速收缩时的RMS平均值(13.40±2.31)与静息时RMS最大值和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肌电可作为评定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状况和盆底肌功能的量化指标,对进一步制定脊髓损伤患者盆底肌协调训练计划,改善肠道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雪萍陈安亮周俊程凯于俊龙张红飞周奕戈俞长君
关键词: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表面肌电盆底肌
持续等速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持续踝关节等速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表面肌电及肌痉挛的影响。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均有瘫痪侧痉挛性足下垂,将观察组患者患侧与15例正常人(对照组)对应侧踝关节进行持续等速被动运动,时间分别为5、10min,角速度为5°/s,于运动前后测定双下肢在直腿坐位、踝关节被动90°时的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和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持续等速被动运动前,观察组运动5、10min时腓肠肌RM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0±1.4,3.4±1.8与1.8±0.9,1.7±0.8,P<0.01),运动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8±0.8、1.9±1.0,P<0.01)。观察组运动5、10min时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12.1±3.3、12.2±2.0与14.5±1.7,P<0.01,0.05)。观察组运动5与10minRMS值及CSS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持续等速被动运动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腓肠肌肌痉挛,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表面肌电可作为评定肌痉挛状况的量化指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李雪萍程凯周俊杨婷于俊龙陈安亮张红飞王滨
关键词:等速运动表面肌电脑卒中踝关节肌痉挛
一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匀加压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匀加压装置,包括加压胸衣,加压胸衣包括肩部、衣袖部、乳腺部和腰部,所述加压胸衣由高弹性丝织成,所述腰部的周长小于患者的腰围;在乳腺部固定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包括囊体和气柱阵列,所述气柱阵列由...
朱妍慧朱婧季劼庄旻羽张红飞
表面肌电联合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研究表面肌电联合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的作用。方法16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16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项研究,采用表面肌电测试训练系统联合等速测试训练仪,进行踝关节等速被动运动时腓肠肌表面肌电的动态测试。患者痉挛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1+级,设定踝关节被动运动时测试角速度分别为10°/s、30°/s,每一角速度下重复关节屈伸动作5次,组间休息1min。分别测定两组踝关节被动活动过程中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峰阻矩(PT)和峰阻矩/体重比(PT/BW),并进行重复测试,二次测试间休息3min。结果前后两次测试数据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速度为分别10°/s、30°/s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MS、PT,、PT/BW指标,除30°/s时的RMS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10°/s、30°/s两种角速度下观察组间及对照组间比较,除对照组组间PT,、PT/B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数据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面肌电、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有良好的信度,稳定性较好,可联合应用作为评定肌痉挛的量化指标。
李雪萍程凯周俊杨婷于俊龙陈安亮张红飞
关键词:表面肌电等速测试肌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