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莹

作品数:56 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气溶胶
  • 9篇遥感
  • 9篇反演
  • 5篇AIRS
  • 4篇廓线
  • 4篇灰霾
  • 3篇地磁
  • 3篇遥感监测
  • 3篇气溶胶光学
  • 3篇资料反演
  • 3篇卫星
  • 3篇卫星遥感
  • 3篇温度
  • 3篇甲烷
  • 3篇光学厚度
  • 3篇红外
  • 3篇红外高光谱
  • 3篇CO2
  • 3篇DOAS
  • 3篇MODIS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4篇中国科学院遥...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郑州中科新兴...

作者

  • 56篇张莹
  • 26篇陈良富
  • 19篇陶金花
  • 18篇苏林
  • 14篇李正强
  • 12篇邹铭敏
  • 9篇李凯涛
  • 8篇李东辉
  • 7篇张莹
  • 7篇范萌
  • 7篇韩冬
  • 7篇王子峰
  • 7篇余超
  • 6篇杜爱民
  • 6篇许华
  • 6篇吕阳
  • 6篇李莘莘
  • 5篇李莉
  • 5篇顾行发
  • 5篇李小英

传媒

  • 12篇遥感学报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大气与环境光...
  • 2篇红外与毫米波...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8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津唐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遥感观测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2012年3月京津唐地区气溶胶综合观测实验的地基和卫星遥感数据,结合SBDART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中细颗粒居多,气溶胶消光较强,散射性明显,前向散射比例较大.北京、塘沽、唐山大气顶气溶胶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6.58±5.06)、(-13.65±11.51)和(-11.68±7.72)W/m2,地表气溶胶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30.14±13.21)、(-39.11±20.5)和(-28.06±13.34)W/m2,大气层气溶胶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23.56±9.50)、(25.46±12.93)和(16.38±8.23)W/m2,说明气溶胶对大气顶和地表产生显著降温效应,对大气层产生增温效应,因此有利于逆温结构的形成,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虽然北京站点辐射强迫值较小,但其辐射强迫效率在3个站点中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其单次散射反照率最小.
张凤霞李正强李凯涛张莹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特性SBDART
季风影响下的青藏高原上空甲烷、水汽及云的变化被引量:8
2011年
为进一步了解季风对于水汽及其它大气成分的输送作用,利用美国Aqua卫星上AIRS反演的甲烷(CH4)和MODIS反演的水汽、云高和云量等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3至2010年中国青藏高原上空CH4、水汽和云在季风期间的变化及其与季风指数的关系。研究发现:夏季(6月至9月)高原上空水汽、云量和云顶高度的变化与季风指数有很好的相关;在强对流影响下,输送到高原上空的水汽增多,引起云量增多,云顶高度增加,而向上输送的甲烷引起高原上空CH4浓度增加,并在青藏高压强大的反气旋的阻塞下CH4不断积累,在季风期的后半程维持一个高值,但最大值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比季风指数的峰值晚近一个月。随着季风减退和青藏高压的消失,甲烷的高值快速消失。由此可见,夏季青藏高原的强对流输送无疑是甲烷高值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CH4作为一种长寿命的温室气体,有潜力作为一种示踪气体来帮助研究季风和季风期间高原上空强大的反气旋动力机制的变化。
熊效振张莹陈良富占瑞芬李建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季风青藏高压甲烷水汽
基于PPDF的卫星CO2观测气溶胶散射影响校正
空基近红外通道CO2观测对边界层CO2浓度敏感,能够有效地获取大气底层CO2浓度变化信息。近红外通道观测受云及气溶胶的散射严重,散射效应往往会引起CO2浓度的高估。本文利用正向模型模拟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晴空无云条件下,...
邹铭敏陈良富苏林陶金花张莹范萌
关键词:二氧化碳DOAS
文献传递
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提取地磁规则日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地磁规则日变化的有效提取能够提高地磁活动指数现报的准确性.本文基于1998—2013年北京十三陵(BMT)台站的地磁数据,利用卡尔曼滤波(KF)方法提取了地磁场规则日变化(S_R)曲线.该方法提取的S_R曲线具有明显的逐日变化特征,能够准确反映S_R曲线的季节变化和地方时效应.根据KF方法得到的S_R日变幅度逐日变化的结果,改进了K指数的量算方法,重新计算了十三陵台站的K指数以及Ak指数,并分析了S_R日变幅度的逐日变化对K指数量算的改进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当K≤3时,KF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S_R曲线扰动幅度的计算,提高了地磁规则日变化提取的有效性,从而改进相应的地磁活动指数的量算.
陈果杜爱民张莹张莹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地磁活动指数
非球形气溶胶粒子短波红外散射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T矩阵方法,以及基于扩散限制凝聚理论的广义多粒子米散射方法,研究了多种气溶胶粒子在1.6和2.0μm波段处,非球形单粒子和团簇粒子的光散射辐射特性,并分析了粒子有效半径、复折射指数、粒子形状、相对湿度等因素对非球形粒子散射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除了粒子有效半径和形状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粒子散射特性变化,相对湿度对其影响也比较大,球形粒子与非球形粒子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后向散射相对差异均在18%以上;当粒子体积较小时,水溶性气溶胶的后向散射强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强,而当粒子体积较大时,则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弱;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体积较小的团簇粒子的不对称因子比非球形单粒子平均偏大0.023,而体积较大的团簇粒子,却比非球形单粒子不对称因子平均偏小0.055;单粒子或等体积的团簇粒子,其不同波段之间单次散射反照率差异较大,最大可达0.226.该工作对研究气溶胶多次散射对CO_2浓度卫星反演精度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范萌陈良富李莘莘陶金花苏林邹铭敏张莹韩冬
关键词:散射特性T矩阵
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地区气溶胶成分遥感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大气气溶胶成分的改变对空气污染以及气候变化都有重要影响。遥感能在不破坏气溶胶自然状态的前提下探测气溶胶的成分特性。基于OPAC(opt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s and clouds)模型对黑碳(BC)、水溶成分(WASO)、不可溶成分(INSO)、沙尘(DUST)四种气溶胶成分的微物理和光学特性的描述,利用太阳-天空辐射计获取的地基遥感观测,对2014年北京APEC会议前、会中、会后的气溶胶各成分含量及其光学厚度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APEC会前、会中、会后的光学厚度(440 nm)平均值分别是0.72、0.25、0.57,会中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小于会前和会后,其中INSO成分的光学厚度贡献占主导地位。APEC会前BC、WASO、INSO、DUST质量浓度分别为0.8μg/m^3、139.6μg/m^3、184.2μg/m^3、194.3μg/m^3,APEC会中四种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1.1μg/m^3、56.4μg/m^3、40.3μg/m^3、7.8μg/m^3,APEC会后质量浓度分别为1.0μg/m^3、126.6μg/m^3、157.1μg/m^3、30.9μg/m^3,除了BC成分在会议期间无显著变化外,会中WASO、INSO、DUST成分的质量浓度数值明显低于会前和会后,这说明APEC会议期间北京地区采取的保障措施对空气质量提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利用AE-51黑碳仪对反演的BC质量浓度进行验证,发现遥感反演的BC质量浓度与在位观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2=0.68.
黄为谢一凇李正强张莹李东辉李凯涛李莉许华
关键词:遥感
基于C#和Matlab的HJ-1-CCD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系统的开发被引量:4
2013年
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HJ-1-CCD)30m的空间分辨率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具有潜在优势,利用高分辨率的HJ-1-CCD数据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首先需要反演得到较高精度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本文针对HJ-1-CCD数据反演AOD的全过程,采用C#和Matlab的混合编程,将两种开发语言优势互补,完成了基于HJ-1-CCD数据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系统的开发,使AOD反演的过程变得简单、可视化。同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为大气污染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侯伟真李正强张玉环马张莹陈澄
关键词:C#MATLAB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混合编程
大闭环伺服控制随钻智能导向钻井方法被引量:7
2021年
深层油气资源量巨大,是全球油气开发的重要方向.随着钻井朝着深层(>4500 m)和超深层(>6000 m)发展,地质条件更加复杂,深层钻井泥浆信号传输速率受限,井下随钻测井等数据传输延迟,增加了钻井事故的频率及钻出储层的风险.当前井场智能决策钻井的方法不适用,井下自主智能钻进是未来深层超深层高效钻进的发展方向.本文借鉴无人驾驶汽车的理论技术架构,提出了一种大闭环伺服控制随钻智能导向钻井方法,集旋转导向、地质导向、随钻地震、电磁前探、随钻测量、信号传输、自动钻机等技术于一体,利用“边钻边学”的人工智能评价与决策方法,智能识别钻头前方油气藏甜点,智能决策钻进方向和钻速,并利用大闭环伺服控制实现井下钻头的自主智能导向和钻进.大闭环伺服控制随钻智能导向钻井架构包括钻进感知、智能决策与大闭环控制3个部分.钻进感知部分通过随钻测井数据获取钻头定位信息、井周地层及钻头前方特性参数,智能决策部分依据钻进感知部分获取的信息通过人工智能决策模型修正轨道和优化钻进策略,大闭环控制部分根据智能决策指令调整钻进方向和速度.本文在钻进感知部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利用随钻测井数据进行岩性智能识别,优选随机森林算法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对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泥质含量进行评价.在智能决策部分优选随机森林算法对机械钻速进行预测与优化,均获得了高准确率.
吴思源李守定陈冬李晓李晓张莹
关键词:随钻测井人工智能地质导向智能钻井
短波红外通道CO2观测的温度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近红外通道观测大气CO2含量是利用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温度是影响吸收气体吸收的一个重要因子,文中讨论了CO2观测的温度敏感性.首先阐述了温度对气体吸收谱线的强度、增宽的影响;然后根据CO2反演过程中使用的大气温度产品的精度水平,利用逐线积分辐射传输模型模拟计算了1 K的随机温度误差对垂直大气观测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CO2反演误差,并与模拟的1 ppm和2 ppm的CO2浓度变化所造成的观测与反演变化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六种大气模式下的模拟计算结果,得出1 K大气随机温度误差是影响高精度大气CO2观测反演的重要因子.
邹铭敏陈良富陶金花苏林韩冬贺宝华张莹余超
关键词:谱线强度辐射传输模型
红外临边探测发展现状被引量:8
2016年
临边探测器垂直分辨率高,辐射信号的变化主要受大气参数影响,且辐射校准后几乎不受背景辐射影响,对痕量气体可探测性强,探测高度约为10—100 km,对臭氧层的大气遥感监测具有特殊意义。红外临边传感器经过40余年的发展过程,在通道数目、信噪比、可探测目标种类、冷冻技术、在轨寿命方面都有明显改进。本文以平流层O_3及其相关的痕量气体为中心,按照传感器搭载的卫星平台及卫星发射时间的先后顺序,比较了国际上已有的LRIR、LIMS、SAMS、ISAMS、CLAES、MIPAS、HIRDLS、TES共8个星载红外临边探测器的特性、探测目标、技术改进、性能提升等;介绍了红外临边探测大气成分的反演原理;总结了红外临边探测器在痕量气体,平流层云与气溶胶,重力波与极涡,非局部热力学平衡效应4个方面的应用成果。最后对红外临边探测的前景趋势提出了思考。
王雅鹏李小英陈良富张莹邹铭敏张晗朱松岩
关键词:痕量气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