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诊医患矛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013年
- 我院是一所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就诊患者逐渐增加,医患矛盾增多。为了提升服务理念满足患者对就诊的要求,减少医患矛盾,对2012年1~12月门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 张辉张巧高孙婷
- 关键词:医患矛盾
- 宁夏地区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差异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760例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596例(PCAD组,回族269例、汉族327例)和非早发冠心病组164例(非PCAD组,回族95例、汉族69例)。对比分析不同民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回族PCAD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TC水平均高于非PCAD组(P均<0.05);汉族PCAD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尿酸增高、WBC升高均高于非PCAD组(P均<0.05)。回族PCAD组糖尿病检出率高于汉族PCAD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95%CI:1.89~10.27,OR=3.45)、吸烟(95%CI:1.76~5.36,OR=2.62)、高TG(95%CI:0.66~6.02,OR=1.02)为回族早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家族史(95%CI:0.45~3.28,OR=1.28)、尿酸升高(95%CI:0.39~2.62,OR=1.0)为汉族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汉族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52.29%),回族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53.20%)。结论高血压、吸烟及高TG为回族早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尿酸升高为汉族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
- 金梅花张波涛张辉孙红茜
-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
- 中介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及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及IMD干预组。干预4周后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通过HE染色观察梗死缺血区心肌细胞形态变化;测定3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心肌梗死区出现广泛纤维化、肌纤维断裂、融合,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而IMD干预组可见心肌纤维化及肌纤维断裂、融合现象均有所改善,AMI组LVEDD、LVESD均增大,心肌组织中MDA水平升高,SOD活性下降(P<0.05);与AMI组比较,IMD干预组LVEDD、LVESD均减小,心肌组织中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 IMD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功能,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心肌缺血后氧化应激。
- 张辉王强强张梦迪薛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介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重塑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后壁厚度为(8.01±1.16)mm、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为(8.10±1.16)mm,均低于对照组的(8.71±1.23)mm、(8.83±1.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为(107.79±4.19)g/m^(2),高于对照组的(102.10±4.73)g/m^(2),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9.85±3.56)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6.30±2.97)mm,均低于对照组的(42.28±3.19)mm、(62.17±2.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为(53.76±4.39)%,高于对照组的(45.62±4.18)%,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左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张辉赵文丽杨生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脑利钠肽左室重塑心功能指标
- 细胞爬片避光染色孵育盒
- 一种细胞爬片避光染色孵育盒,属于细胞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盒体、置片板及液体封堵装置,所述盒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盒体分为两层,上层放置置片板,下层为储液槽,所述置片板底部安装有液体封堵装置,所述置片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
- 马学平燕茹张辉
- 文献传递
-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对冠心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对冠心病(CH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CH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血样和内皮祖细胞(EPC)中lncRNA HOTAIR、微小RNA-126(miR-126)和Polo样蛋白激酶4(PLK4)的表达水平;噻唑蓝法检测EPC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miRcode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lncRNA HOTAIR和miR-126的相互关系。TargetScan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26和PLK4的相互关系。Western blot检测lncRNA HOTAIR通过miR-126对EPC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结果] lncRNA HOTAIR和PLK4在CHD血样和EPC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miR-126表达明显下调(P<0.01)。下调lncRNA HOTAIR或PLK4促进EPC细胞自噬,抑制CHD进展。上调lncRNA HOTAIR通过miR-126抑制了EPC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lncRNA HOTAIR通过miR-126激活了EPC内mTOR通路。[结论] HOTAIR/miR-126/PLK4轴介导EPC细胞自噬,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CHD。
- 张辉曲成良杨生平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冠心病
- HPLC-FD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沙库巴曲缬沙坦3种成分的浓度及其应用
- 2022年
- 目的建立人血浆样品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及其主要代谢产物LBQ-657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D)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乙腈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SN-38作为内标进行内标法定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荧光检测器;以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3.0)(67∶3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采用多波长法,在0~6 min,λ_(EX)=380 nm,λ_(EM)=430 nm,定量检测SN-38;6~9.4 min,λ_(EX)=255 nm,λ_(EM)=314 nm,定量检测LBQ-657;9~12 min,λ_(EX)=255 nm,λ_(EM)=374 nm,定量检测缬沙坦;12~18 min,λ_(EX)=255 nm,λ_(EM)=314 nm,定量检测沙库巴曲。5例患者口服10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后1.5,3 h分别采样,检测血浆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及LBQ-657浓度。结果人血浆样品中各成分在0.1~2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低、中、高质控血浆样品的提取回收率为80.30%~96.45%。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结论建立的HPLC-FD定量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人血浆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及其主要代谢产物LBQ-657的含量测定。
- 马妍妮严宁陈国霆张辉张文萍
- 关键词: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 一种用于子痫前期临床风险评估的标志基因及其应用
- 一种用于子痫前期临床风险评估的标志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医学技术领域,以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的胎盘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提取胎盘组织滋养细胞中的RNA和蛋白,同时确定子痫前期滋养细胞自噬改变,明确ASPP2在调控滋养细胞...
- 张慧萍姜怡邓张辉
- 文献传递
-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将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SCr)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00%,高于对照组的56.00%(χ^(2)=5.473,P=0.019);2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LAD、LVEDV及LVES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12.00%,χ^(2)=1.099,P=0.29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提高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王梦雪张辉杨震
- 关键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