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璐珞 作品数:13 被引量:14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013年 文章从消费者-企业关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引入反映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的变量(满意、信任和承诺)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感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机制。以电子行业为背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所提的假设。结果表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会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强顾客对公司的信任和情感承诺,进而提高顾客的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而且,产品介入度能够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对关系质量的积极影响,是决定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效力的关键变量。 谢毅 彭璐珞 彭泗清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顾客忠诚 文化混搭研究:综述与展望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极大程度地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畛域,使得古今、中西等异质文化同时交织的体验变得普遍。“文化混搭”即概指不同文化元素在同一时空中并存的现象。尽管文化混搭现象在全球化视野下历历可见,然而对文化混搭作为一种心理和... 彭璐珞 郑晓莹 彭泗清 赵志裕关键词:文化认同 日本品牌在华广告如何化解敌意和提升好感 被引量:3 2012年 从企业广告的角度,研究在华经营的日本企业如何降低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产生的消费者的敌意、强化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正面感知、进而提高积极态度和购买意愿。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两个影响消费者对日品牌态度的核心变量——原产地效应和消费者敌意,分别对消费者态度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理性诉求、国际性诉求和个人主义诉求,避免感性诉求、民族性诉求和集体主义诉求,以强化原产地效应的正面影响,并削弱消费者敌意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改善消费者的态度。 彭璐珞关键词:广告诉求 原产地效应 跨国品牌 抵制日货 神圣性与物质性:民俗旅游开发与现代转型中的文化冲突 被引量:11 2021年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长,民俗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节假日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得到开发和再开发。在此过程中,原生态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外来文化发生互动。然而,民俗文化包含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与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情感与认同,具有一定的神圣性;而旅游本身是一种商业与娱乐行为,属于物质性领域。本文将文化分域理论引入民俗旅游研究中,指出民俗旅游开发与改造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神圣性与物质性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旅游业的全球化发展模式中和游客与民俗地社区自身的需求冲突中。在旅游开发的实践中,旅游开发者和文化管理者需要权衡神圣性与物质性的矛盾,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在开发过程中保持民俗文化活力的同时减少相应的冲突,并对居民和游客进行合理的引导。 施媛媛 彭璐珞关键词:神圣性 物质性 民俗旅游 文化冲突 看不见的市场——有关“小广告”的报道和评论的内容分析 小广告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其屡禁不绝的背后,必定存在着广泛的供给与需求。小广告背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市场?其制造者、传播者、传播对象分别是谁?其中反映了这些群体的哪些需求?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本文采用文本内容... 彭璐珞 彭泗清关键词:小广告 弱势群体 文献传递 “达”则兼济天下?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机制 被引量:62 2015年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一中,被试被随机要求与学习成绩排名第一或者最后的人相比,然后测量其助人倾向。结果发现,与向上比较组和控制组相比,向下社会比较会提高个体的助人倾向。研究二通过虚构的智力测验排名反馈操纵社会比较,然后测量被试的捐款意愿。结果发现,得知测验成绩比大多数人好的时候,人们更愿意捐款。两个实验共同表明,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由个体对弱势群体的同理心所中介。 郑晓莹 彭泗清 彭璐珞关键词:社会比较 亲社会行为 同理心 助人 企业品牌危机管理中的舍得行为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本文扎根本土文化,构建品牌舍得行为理论,围绕品牌危机情境下,企业"舍"的行为对"得心"和"得利"的影响展开讨论。通过一个访谈分析和两个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品牌危机情境下,决策者越是大"舍",越能得到顾客的"心",即越能修复并提升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和情感,进而企业就越能得到更多的"利",表现为顾客对品牌的评价和再购意愿提升。其中,与危机归因于内(人为)相比,当危机归因于外(天灾)时,"舍"对"得"的正向影响将被加强。研究结论不仅对本土文化营销理论的建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对品牌危机管理的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王新刚 彭璐珞 周南关键词:舍得 品牌信任 品牌情感 文化混搭: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5 2017年 文化混搭指"不同文化在同一时空中呈现"的现象,是全球化背景下心理学中文化研究的新热点。文化混搭研究代表了继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心理学之后,心理学文化研究的第四个阶段——文化会聚主义心理学,并从不同方面延伸与拓展了传统的多元文化研究。已有文献从文化混搭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个体对文化混搭的反应及心理机制等角度展开了实证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晰文化混搭的概念定义和研究范畴、提炼和比较其不同表现形式、探究既有研究结论中的不一致性、比较文化元素的混搭与非文化元素的混搭的异同、采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彭璐珞 郑晓莹 彭泗清综合运用图式理论和语意记忆网络模型分析品牌联想结构 本研究运用图式理论和语意记忆网络模型重新诠释了Biel品牌形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品牌联想结构概念模型。该模型与以往类似模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弹性:(2)品牌图式的激活可以基于多种途径;(... 符国群 曹颖 彭璐珞关键词:品牌联想 图式理论 网络模型 文献传递 解析网络口碑的动态交互过程:一个基于网络回帖行为的分层贝叶斯选择模型 被引量:14 2012年 本文通过互联网上的产品评论及其回帖的数据,研究了产品网络口碑传播的动态交互过程。我们采用分层贝叶斯选择模型建模,并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发现,已有回帖的特征(如正面回帖的比例、负面回帖的比例等)对当前回帖的产品态度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的产品评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异质性可以通过引入产品评论(即主帖)的特征得到很好的解释。总体而言,已有回帖对产品的态度,以及主帖的特征等均对之后回帖的产品态度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在网络口碑传播过程中,正面回帖的影响比负面回帖的影响更大。最后,本文讨论了该研究对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汪平 孙鲁平 彭璐珞关键词:网络口碑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