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宝
- 作品数:107 被引量:4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人周围血单个核及多形核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7
- 1989年
- 本文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分别测定周围血单个核和多形核白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检验。应用已建立的方法测定健康人75例、柯兴综合征10例、阿狄森病7例及席汉综合征8例GR的数目及亲和力。结果表明:多形核白细胞的GR明显高于单个核白细胞,两类白细胞GR间呈明显正相关;柯兴综合征和阿狄森病患者白细胞GR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席汉综合征患者白细胞GR明显低于健康人,亲和力在正常范围内,GR降低的机理及意义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 刘志民张家庆徐仁宝
- 关键词:白细胞糖皮质激素柯兴综合征
- 全文增补中
- 兔体外循环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效应
- 1994年
- 本文应用兔体外循环(CPB)模型研究CPB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及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C)的效应。结果发现,兔胸腺高亲和力GR数目在CPB60min较CPB前显著下降(-35%),CPB中血浆GC浓度显著升高,同时伴有血浆磷脂酶A2(PLA2)活性和肺血管外含水量(EVLW/BFDL)显著升高;在CPB前5min静注琥珀酸钠氢化考的松20mg/kg,虽使胸腺GR水平进一步下降(-69%),但能显著提高CPB期间血浆GC浓度,并能显著抑制血浆PLA2活性和EVLW/BFDL的升高。提示CPB能引起GR水平下降,从而降低GC效应;CPB术中早期应用大剂量GC能在CPB中GR减少的情况下维持或提高GC的效应,但其作用很可能并非完全通过高亲和力GR介导。
- 于伟勇张宝仁徐仁宝谭金兴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糖皮质激素受体体外循环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和意义被引量:1
- 1993年
- 以放射配体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并用放免双抗体法测定血浆皮质醇(F)浓度。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组30例中,GR数量为3893±275位点/细胞((?)±S(?));而正常对照组22名为5306±249位点/细胞(P<0.01)。两组F均正常,且无明显差异。16例病人用强的松正规治疗并观察近期反应,有效12例,无效4例,GR分别为4975±351和2760±316位点/细胞(P<0.01)。由此表明,CITP病人组白细胞GR平均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病人白细胞GR水平与糖皮质激素近期疗效密切相关。
- 秦叔逵孟沛霖徐仁宝许月峨
- 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受体
- 双歧杆菌对失血后肠源性感染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 1996年
- 本文观察双歧杆菌对失血后肠源性感染的预防作用,将大鼠分为假处理、失血、双歧杆菌+失血,新霉素+失血4组。后两组实验前分别灌注双歧杆菌或新霉素,假处理动物麻醉插管不放血,后3组动物放血2o%,6h后每组10只动物活杀取样。发现:失血组大鼠10h存活率降低,血浆ET、IL—1升高,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增多,小肠杆/球菌比值增大,与假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双歧杆菌治疗组大鼠时间存活率增加,血浆ET、IL—1无明显升高,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减少,杆/球菌比例正常,与失血组相比差异显著。新霉素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失血组相比无显著改善。提示双歧杆菌能有效地预防失血后肠源性感染。
- 石汉平秦路平缪明永杨林高瀚华积德徐仁宝
- 关键词:失血肠源性感染
- 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纯化
- 1990年
- 近20多年来受体的研究发展很快,所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同位素标记的配体为探针,对受体作定量及定位研究。而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则必须先获得一定纯度的受体。由于受体的含量极微,受体本身又极不稳定。
- 傅红徐仁宝孙常晟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纯化
- 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对大鼠急性失血后肠系膜微循环及白细胞微流变的影响被引量:9
- 1992年
- 本实验以RU486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后观察了急性失血后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1.GR阻断使失血后细动脉流速减慢进一步加重;2.GR阻断明显加重失血后的微血管周围渗出;3.GR阻断进一步增加失血引起的细静脉白细胞贴壁粘附,而且,在未失血时GR阻断已使白细胞贴壁增加。实验提示:GR阻断加重急性失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并且加重程度与GR阻断率有关.生物因素在引起失血后白细胞贴壁粘附中可能占有主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通过GR介导的血管壁通透性抑制作用。
- 吴建龚肖崎张亚霏徐仁宝
- 关键词:失血肠系膜微循环
- 心理性应激引起的大鼠行为,血浆皮质酮及脑区氨基酸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5
- 1997年
- 目的:观察心理应激模型动物血浆皮质酮及视皮质、海马和下丘脑氨基酸和整体行为的变化。方法:以光-电击条件反射法建立心理应激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性配体蛋白竞争结合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及旷场试验(Open-fieldtest)分别测定大鼠心理应激时血浆皮质酮、脑区氨基酸水平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在血浆皮质酮能够分化心理应激的实验参数条件下,电击刺激时,主要引起视皮质氨基酸水平的变化;而仅给予条件刺激(光)引起心理应激时,可在视皮质、海马和下丘脑3个脑区不同程度地出现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水平的变化,并以海马最明显。同时动物运动行为减少,类似抑郁样表现。结论:心理应激反应时,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等脑内氨基酸的变化,可能与心理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有关。
- 严进王春安陈宜张徐仁宝
- 关键词:皮质酮氨基酸
- 应激、休克时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3
- 1989年
- 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其和功能的关系正在得到阐明,这对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于1988年10月13~15日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受体病理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60篇,现将会议上的六篇专题报告刊登于后,以飨读者。
- 徐仁宝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应激休克
- 失血对巨噬细胞分泌IL-1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作者观察了失血性休克早期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能力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其机制,发现休克后1h、2h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分别较失血前提高51%及63%,差异均有显著性。此后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逐渐降低,至休克后4h较失血前下降3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将不同浓度的β-EP及质皮酮分别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发现前者刺激IL-1的产生,后者抑制其分泌,均呈量效关系。实验结果提示,在失血早期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有显著变化,内源性阿片肽及糖皮质激素可能参与调节失血时巨噬细胞IL-1的分泌。
- 石汉平徐仁宝高瀚徐洁闻兆章
- 关键词: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内啡肽类糖皮质激素类
- 糖皮质激素抑制IL-1的机制初探被引量:2
- 1995年
- 5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肌注麻油(5mg/kg)、Ru_(486)(5mg/kg及100mg/kg),从而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GR)0,50%、80%,处理后1h每组半数动物放血10%。发现:50%GR阻断+失血大鼠血浆IL-1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80%GR阻断+失血大鼠血浆IL-1活性显著高于50%GR阻断+失血组。单纯GR阻断可引起类似的IL-1变化,但IL-1活性较GR阻断+失血为低。体外实验同样发现:Ru_(486)可以有效地阻断皮质酮对巨噬细胞分泌IL-1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对IL-1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其受体介导的。
- 石汉平徐仁宝高瀚华积德沈炎明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