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兵

作品数:50 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新生儿
  • 16篇护理
  • 15篇早产
  • 15篇早产儿
  • 15篇产儿
  • 13篇静脉
  • 10篇导管
  • 10篇PICC
  • 9篇外周
  • 8篇中心静脉
  • 6篇中心静脉导管
  • 6篇静脉导管
  • 5篇置管
  • 5篇置入中心静脉...
  • 5篇外周静脉
  • 4篇心电
  • 4篇外周静脉置入
  • 4篇穿刺
  • 3篇新生儿PIC...
  • 3篇手足

机构

  • 41篇蚌埠医学院第...
  • 9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淮北市妇幼保...
  • 1篇蚌埠市妇幼保...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49篇徐兵
  • 22篇戴明红
  • 18篇杨丽娟
  • 17篇杨丽君
  • 9篇邢彩英
  • 8篇李莉
  • 7篇陈娟娟
  • 7篇蔡振华
  • 4篇王菊
  • 4篇徐永丽
  • 4篇蔡娟
  • 3篇张翠英
  • 2篇张云莲
  • 2篇蔡荣兰
  • 2篇王茜
  • 2篇王玉玲
  • 2篇陈信
  • 2篇王素梅
  • 2篇宁艳飞
  • 2篇杨丽娟

传媒

  • 18篇蚌埠医学院学...
  • 15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科技视界
  • 1篇循证护理
  • 1篇苏皖新生儿医...
  • 1篇第二届上海国...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与出生胎龄关系的临床探讨
2008年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白细胞及其分类与出生胎龄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NICU收住的出生48 h以内的早产儿93例,分别于生后24~48 h内进行血白细胞及其分类的绝对计数测定;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如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结果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为(9.31±4.24)×10^9/L、(8.06±3.47)×10^9/L、(9.70±4.02)×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是(3.84±2.84)×10^9/L、(3.85±2.66)×10^9/L、(5.45±3.07)×10^9/L,随胎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也随出生胎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计数值随出生胎龄增加而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的绝对计数值与出生胎龄无关,近似于足月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随出生胎龄增加而增多;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随胎龄增加而降低。
徐茹王素梅杨小云徐兵
关键词:早产儿孕龄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邢彩英徐兵蔡娟杨丽君李莉张翠英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
过敏性紫癜患儿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家庭关怀度、心理韧性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探讨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收治的13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慢性病儿童韧性量表(CICR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患儿及家属进行调查。自我感受负担的单因素分析应用成组t检验或方差分析,家庭关怀度、心理韧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儿SPBS总分为(31.06±8.18)分,自我感受负担位于中度负担水平。不同年龄、性格特征、家庭收入、主要照顾者角色、病程、住院次数和是否伴有肾脏损伤的患儿SPB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关怀度、心理韧性和自我感受负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住院次数、是否合并肾脏损伤、家庭关怀度和心理韧性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自我感受负担,家庭关怀、心理韧性与自我感受负担有一定的关联。护理人员应重视家庭情感干预,开展心理行为疏导,改善患儿自我感受负担。
年红艳杨从艳徐兵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自我感受负担心理韧性家庭关怀度影响因素
心电监护仪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对40例符合PICC指征的新生儿,在置管前接心电监护,调心电监护仪至Ⅱ导联,所显示的心律为正常心电图。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的注射器接5.5号头皮针并连接肝素帽,排尽空气后,与PICC的导管体外末端连接待用,PICC导管送至预订长度后,将右胸导联夹与PICC的导管连接处头皮针相连接,根据心电监护仪P波的变化,判断导管尖端是否在上腔静脉,并以胸部X线片结果作为判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PICC的导管头端位置的准确度。结果:40例中32例心电图有P波及P波特征性改变,胸部X线片显示均在上腔静脉中或下段;4例不在位,胸部X线片显示不在位;4例不确定,胸部X线片显示3例不在位,位于右心房下部1例。心电监护仪判断PICC头端位置的准确度92.5%。2种方法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心电监护显示有特征性P波时,可判断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无特征性P波或判断不确定时,多提示导管头端异位。
徐兵杨丽娟戴明红
关键词:插管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心电图新生儿
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6月PICC置管患儿141例(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更换敷料、更换输液接头及冲封管等,观察局部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及断管与堵管的发生率.并与2012年7~12月行常规护理的PICC置管患儿12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局部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早产儿PICC局部静脉炎及堵管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丽娟徐兵邢彩英戴明红杨丽君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早产儿
保温箱内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时体温调节的护理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黄疸暖箱内蓝光治疗时体温变化及干预措施。方法:对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蓝光治疗前测量体温一次,当体温在36.5-37.5℃,降低暖箱温度1℃,〈36.5℃,降低暖箱温度0.5℃;对照组直接进行蓝光治疗。观察两组在蓝光治疗期间发热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发热的发生率20.0%,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早产儿在蓝光治疗时根据蓝光治疗前测量的体温来调节暖箱的温度,可有效的降低早产儿光疗时发热的发生率。
徐兵戴明红蔡荣兰杨丽君蔡振华
关键词:色光疗法温箱护理
ECG定位导管尖端技术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导管尖端技术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的39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下肢外周静脉置入PICC的42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置管成功后固定PICC导管,拍摄X线片;观察组将导管送至比预定长度长2 cm时,患儿穿刺侧肢体呈外展屈曲位,连接心电监护仪,推注0.9%氯化钠溶液,心电监护仪上出现P波与QRS波之比40%~50%,再缓慢外拔导管至P波与体表心电图的P波一致,固定PICC导管,拍摄X线片。根据X线片结果,观察2组一次置管到位率、完成治疗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一次置管到位率为95.23%(40/42),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P<0.05);2组完成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G可用于辅助定位新生儿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方法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兵杨丽娟戴明红郝佳丽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与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对我院NICU收治的68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出生后开奶前予1%碳酸氢钠洗胃后禁食6h喂配方奶,在每次喂奶前给中脘穴按摩2~5min,喂奶后30min给俯卧位;对照组不洗胃,在出生4h后直接喂配方奶,观察2组在出生后5d内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呕吐的发生率为16.1%,对照组为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消化道出血4例;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重新生儿呕吐的发生率并及早发现其他症状给予相应处理,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徐兵李莉蔡振华徐永丽
关键词:洗胃呕吐危重新生儿
儿科护士专业自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及儿科护理实践环境现状,为联盟内开展系列专科培训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运用一般资料及培训需求调查表、护士实践专业自主性量表、儿科护理人员组织授权问卷及护理实践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儿科护理联盟内不同职称层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总分(192.66±18.63)分,组织授权环境(OR=1.137,95%CI=1.084~1.194)、缺少护理团队(OR=2.763,95%CI=1.443~5.292)、缺少工作效果评价(OR=0.498,95%CI=0.274~0.908)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OR=0.548,95%CI=0.334~0.871)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实践。结论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组织授权不足、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缺少护理团队、缺少工作效果评价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实践的关键因素,指导儿科护理联盟内不断深化儿科护理专业内涵,创新团队协作新模式,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养专科护理科研人才,开展多学科及跨专业协作,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专业护理服务能力及价值。
汪云云武莉方继红王宏琴汤玉霞徐兵徐海霞张会胡玉萍汪昌玉朱美云代莉莉赵丽钟平魏敏施学芝
关键词:儿科护理实践
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反向交接班模式在新生儿监护室交接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程序的反向交接班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危重症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式进行交接班;另将2018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危重症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SBAR程序的反向交接班模式,通过相关专业理论调研与专家指导构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SBAR反向交接班指引单,并对全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实施。比较两组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护士交接满意度和护士交接班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5%(2例),低于对照组的16.36%(9例);观察组护理交接班信息的完整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合格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2%;观察组护士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护士满意度(82%),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平均交接班时间为(18.56±2.10) min,观察组平均交接班时间为(19.12±2.16) min,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BAR程序反向交接班模式可降低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交接患儿信息完整率,同时也提高护士汇报病情的临床思维能力与满意度,让护士有依据有方向有条理的交接患儿信息,减少护理风险,因此这一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杨丽娟徐兵邢彩英戴明红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