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准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污染控制
  • 2篇工科
  • 2篇工科背景
  • 2篇大气污染
  • 2篇大气污染控制
  • 1篇受体模型
  • 1篇水溶性离子
  • 1篇碳元素
  • 1篇气溶胶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特征
  • 1篇气中
  • 1篇温室气体
  • 1篇夏季
  • 1篇夏季大气
  • 1篇近海
  • 1篇近海海域
  • 1篇颗粒物
  • 1篇控制领域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天津市气象局

作者

  • 5篇徐准
  • 2篇孔少飞
  • 2篇韩斌
  • 2篇金亮茂
  • 2篇白志鹏
  • 1篇毕晓辉
  • 1篇王瑞
  • 1篇史国良
  • 1篇周明华
  • 1篇游燕
  • 1篇王婷
  • 1篇解以扬
  • 1篇郭啸洋
  • 1篇陆炳
  • 1篇张裕芬
  • 1篇田瑛泽

传媒

  • 2篇高教学刊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工科背景下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创新与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年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控制和空气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很多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远远超出目前人类的科学认知和技术水平,使用传统工学的技术方法恐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大气污染治理现状。为应对新的挑战,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多元化、创新型卓越人才。为此,首先立足根基,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建立大气污染控制领域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全程控制、精准施策的系统知识体系。此外,将教学育人与科研育人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领域前沿的敏感性。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性成果转化,发表论文、获得奖励、申请课题等。进而指导学生作为"学术带头人"申请科研项目或参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促进实践出真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多元化多举措并行,不仅夯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从理论创新、技术研发、社会实践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培养,建立了具有环境新工科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创新与实践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王婷史国良毕晓辉田瑛泽孙妍徐准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途径--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7
2021年
在新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素质对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着科研素质培养欠缺、创新精神重视不够和教学内容与方式单一等共性问题,文章分析了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原则和重要性,提出了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途径,包括科研思维方法的培养、科研设计与技能培养、创新成果的凝练和转化等,有望为培养具有新工科思维特色、科研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景佳娜孙妍徐准周明华
关键词:环境工程
天津近海大气中CH_4,N_2O和CO_2季节变化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为研究渤海天津近海海域温室气体污染状况,分别于2006年8月、12月和2007年4月、11月在渤海天津近海对CH4,N2O和CO2三种主要温室气体进行了观测,并采用后轨迹模型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到结果认为采样期间区域大气受到天津沿海地区影响较大,表现出城市温室气体分布特征,同时可能受到海洋自身的影响.样品分析结果发现渤海天津近海大气中CH4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夏季为2.61μL/L,最小值在冬季为1.87μL/L.N2O的浓度范围为319.33~347.67nL/L,且各点位浓度值的分布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CO2浓度的变化范围是375.4~648.4μL/L,采暖期高出非采暖期.渤海天津近海海域3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已超过2005年全球平均本底浓度,应引起足够重视.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共同的源影响,尤其是CO2和N2O,自相关性显著且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一致.
孔少飞陆炳韩斌白志鹏徐准游燕金亮茂郭啸洋王瑞
关键词:温室气体
天津近海夏季大气颗粒物元素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1
2010年
2006年夏季在天津近海海域走航采集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用于研究近海海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来源。采集到的样品通过重量分析得到颗粒物浓度,同时进行元素分析。并结合气象要素分析,显示陆源污染物在陆风影响下传输到海上,解释了采样期间近海海域TSP浓度较高的现象。研究使用富集因子和化学质量受体平衡(CMB)模型对近海海域TSP进行解析。通过富集因子分析,估计近海海域TSP来源主要有人为源、地壳源和海盐粒子源。CMB结果显示燃煤飞灰所代表的人为源对TSP贡献最大(36.14%),其次是地壳源类(33.26%)以及海盐粒子(1.58%),其他未识别的源为30.58%。由此推断陆地污染源对近海海域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远远高于海盐粒子,因此对渤海周围陆地污染源的控制应得到足够重视。
韩斌白志鹏解以扬张裕芬孔少飞徐准金亮茂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气象特征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
天津开发区和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与来源研究
我国多数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居高不下,是城市大气复合污染中的首要污染物。水溶性离子、金属元素和碳元素是气溶胶的重要组分成分,它们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质量浓度及分布规律可表明二次粒子的来源及形成规律,可以用于分析研究原生...
徐准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大气污染控制近海海域水溶性离子碳元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