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侠
- 作品数:62 被引量:44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末端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末端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测试灌区的图像;在图像中定位出需要测算末端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末端渠;根据图像,确定末端渠的非田间渠道;将末端渠上的进水口确定为进水口计量点,将非田间渠...
- 徐志侠张金凤秦景赵勇马思超杨文杰刘聪贤徐怡博褚敏梁珂
- 文献传递
- 干旱区季节性湖泊面积动态变化及蒸发量——以艾丁湖为例被引量:18
- 2020年
- 干旱区湖泊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极为敏感,湖泊面积变化是区域水循环和水平衡改变的结果。以新疆吐鲁番艾丁湖为例,利用陆地卫星遥感影像采用水体指数法解译了艾丁湖1986—2018年的湖泊面积变化,分析了湖泊面积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河流径流量变化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艾丁湖历年最大湖水容积和湖面蒸发量变化。结果表明:艾丁湖最大湖面面积一般在3月,湖泊最大面积的年际变化规律与入湖河流径流变化基本一致,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东天山冰川萎缩造成河流径流增加,艾丁湖总体呈增大趋势;1996—2006年计算的最大湖水容积要明显大于湖水蒸发量。2006年以后随径流增加趋势减弱,湖面面积缩小。干旱区气温变化导致冰川萎缩影响的河流径流量是影响干旱区河流尾闾湖泊面积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 曹国亮李天辰陆垂裕徐志侠
- 关键词:干旱区湖泊面积
- 一种山区地下水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山区地下水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目标地域在待检测时间段内在多种水流量指标下的指标值,水流量指标值包括:河川水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未计入河川径流量的山前泉水流出量、河床潜流量、潜...
- 徐志侠王海军刘守财王兴文张雨华万福涛徐艳春刘永秋刘任翔梁珂褚敏
- 文献传递
- 一种估算干旱平原地区生态地下水位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估算干旱平原地区生态地下水位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对待研究干旱平原地区进行典型样方划分并获取环境要素;依据待研究干旱平原地区的历史时期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及环境要素,构建地表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反演模型;提取待研...
- 徐志侠王文婷赵慧徐伟伟郭乙霏梁珂褚敏张金凤马思超
- 文献传递
- 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水资源论证关键技术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关系的基础上,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河流纳污能力、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影响补偿、自来水厂水资源论证、论证专题的设立和评审、报告书编制收费标准8个方面分析了水资源论证的关键技术。
- 王浩徐志侠李丰龙
-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能力
- 基于生态系统分析的河道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Ⅱ)被引量:26
- 2005年
- 徐志侠王浩陈敏建唐克旺王研
- 关键词: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 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评述被引量:89
- 2004年
- 回顾了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的历史,介绍国内外河道内及河口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将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分为4类———历史流量法、水力定额法、栖息地法、整体分析法;总结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使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我国使用这些方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便正确使用这些计算方法.
- 徐志侠陈敏建董增川
- 关键词:河流生态需水
- 滨海核电厂水资源论证中的生态需水被引量:1
- 2009年
- 滨海核电厂的水资源论证中须考虑生态需水。水文学法宜用于对计算结果精度要求不高,并且生物资料缺乏的情况;栖息地评价方法宜用于生态保护目标为确定的物种及其栖息地;整体分析法宜用于流域整体生态需水评估。将生态需水分为天然生态需水、功能生态需水、目标生态需水等类。水资源论证中的生态需水应为目标生态需水,应先获得生态保护目标,再确定生态需水。
- 郑建锋徐志侠
-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生态保护目标
- 1960年以来河南省引黄灌区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根据河南省引黄灌区内及其周边12个气象站点近54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分析了河南省引黄灌区不同时段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秋季降水表现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其他季节降水整体上表现为不明显的增加趋势;研究区多年平均干旱覆盖百分率为27.3%,多年平均干旱发生频率为51.0%;与其他季节相比,冬季研究区内干旱发生频率大,影响范围广,是一年中干旱发生最严重的季节。
- 王冰徐志侠彭爵宜杨立疆代云秀
- 关键词:降水量变化干旱特征
- 生态用水决策过程、研究层次及生态需水重要概念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分析生态用水和生态需水研究的发展历史,确定了生态用水决策过程的 5个部分:生态问题、水与生态及价值关系、期望生态状况决策、保障措施和实施监测,并提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生态用水决策过程,提出生态需水研究的 6个层次: (1 )生态问题; (2 )水与生态关系; (3 )生态价值;(4)决策; (5)保障; (6)实施监测.通过对国内外生态需水概念的研究,提出生态需水、生态用水、生态耗水、生态保留水、期望生态需水、临界生态需水等定义.
- 徐志侠董增川唐克旺王研
- 关键词:生态用水生态需水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