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梅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2篇动脉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诊断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衰
  • 1篇心血管

机构

  • 7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大学

作者

  • 7篇徐红梅
  • 2篇张姝兰
  • 2篇邱恒霞
  • 2篇姜阳
  • 1篇隋春兴
  • 1篇董敬
  • 1篇田晓虹
  • 1篇李敬涛
  • 1篇张益群
  • 1篇汪浩
  • 1篇张胜波
  • 1篇李洪涛
  • 1篇陈洪云

传媒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CH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 415例疑诊C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测定颈动脉IMT,以冠脉造影阳性作为诊断CHD的标准,将全部患者分为CHD组及非CHD组,分析颈动脉IMT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CHD组颈动脉IMT增厚的比例显著高,且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颈动脉IMT亦增厚。Gensini积分和冠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IMT呈线性正相关(P<0.001),颈动脉IMT与冠心病存在显著关联。结论颈动脉IMT增厚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为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红梅
关键词:冠心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0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人,对照组50人。治疗组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强心,抗栓,利尿,调脂,等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一个星期内观察并比较BNP的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BNP水平下降,而且较治疗前BNP下降明显,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对照组BNP没有太大变化,心功能没有好转现象。结论 BNP可以较好反映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心功能的好坏,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和心功能的增强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徐红梅
关键词:冠心病心衰BNP
高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在高龄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9年7月因冠心病行PCI治疗且年龄>80岁的135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抗凝组(9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血小板治疗,抗凝组采用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抗凝组患者轻微出血(BRAC 1、2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抗凝治疗并不会增加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
陈洪云张胜波徐红梅隋春兴姜阳安乐
关键词:冠心病心房颤动抗凝心血管不良事件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冠心病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次研究根据分析2011年8月~2014年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年龄<40岁确诊为冠心病并进行了PCI治疗的患者309例,按性别分为2组,其中男性病例264,女性病例45,观察并统计临床资料、抗栓治疗药物及其它药物的使用情况、院内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结果临床特征方面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轻。男性患者中主要是由于吸烟和高血压病,女性患者中主要由于单支血管病病变和糖尿病,性别差异显著不同。结论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明显,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患病机率较小。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不同,根据其临床特征制定治疗方案。
徐红梅
关键词:不同性别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267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影响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的相关因素,以提高TE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267例,先后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对比TET与CAG,计算TET的敏感性、特异性,并对影响TET真阳性和假阳性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AG阳性187例,其中TET阳性121例,阴性66例;CAG阴性80例,其中TET阳性38例,阴性42例,测得敏感性64.7%,特异性52.5%,假阳性47.5%,假阴性35.3%.②TET真假阳性临床相关资料分析,有典型心绞痛、糖尿病病史以及ST段下移>0.2mV,运动中诱发心绞痛的患者真阳性高于假阳性;运动中ST段的改变出现在Ⅱ,Ⅲ,aVF导联时假阳性高于真阳性;出现ST段损伤型抬高的患者均为真阳性.结论:对TET的结果,应结合TET中心电图变化的导联和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新的诊断模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张姝兰姜阳徐红梅邱恒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
不容忽视的应激性心肌病被引量:1
2012年
1990年日本HikaruSato教授首先描述了此临床综合征,目前称为应激性心肌病,有关此综合征的众多问题仍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特征为患者极度精神刺激后出现剧烈胸痛、心电图ST-T改变和轻度心肌酶增高类似急性心肌梗死、一过性左室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发生肺栓塞或室颤,
汪浩田晓虹李洪涛徐红梅张益群
关键词:应激心肌病心肌梗死泵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特点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和9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24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5.84±4.56)mmHg(1mmHg=0.133kPa)比(14.21±4.29)mm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5±8)%比(9±11)%,(7±6)%比(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及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相关。
张姝兰李敬涛董敬徐红梅邱恒霞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