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戊型
  • 3篇戊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
  • 2篇首乌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口服
  • 2篇何首乌
  • 2篇肝损害
  • 2篇病毒
  • 2篇病理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肽

机构

  • 10篇解放军第81...

作者

  • 11篇徐静
  • 8篇隋云华
  • 7篇汪茂荣
  • 5篇何长伦
  • 5篇乔飞
  • 4篇张馨
  • 3篇盛云峰
  • 3篇李平
  • 2篇郭银燕
  • 2篇李鑫
  • 2篇高蕾
  • 2篇郑文凯
  • 1篇汪朝晖
  • 1篇鞠九龙
  • 1篇董源
  • 1篇王敏
  • 1篇耿家宝
  • 1篇马丽佳
  • 1篇孟运运
  • 1篇谢芳

传媒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临床医学
  • 1篇肝脏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预后的指标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HS)近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5例CS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3个月内生存60例(38.7%),死亡95例(61.3%);生存患者PTA(31.26±6.08%)、球蛋白(32.28±9.13g/l)明显高于死亡患者(26.11±9.76%和29.32±7.14g/l,P<0.01和P<0.05);生存患者TBIL(335.74±123.27μmol/L)、WBC(6.5±3.0×109/L)和中性粒细胞比值(64.42±14.59%)明显低于死亡患者(382.78±141.15μmol/L、8.8±5.4×109/L、71.63±11.37%,P<0.05、P<0.05、P<0.01);中性粒细胞比值、球蛋白和PTA与生存密切相关。结论研究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情近期预后的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乔飞盛云峰徐静张馨马丽佳隋云华何长伦高蕾汪茂荣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凝血酶原活动度
水痘继发肝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了解水痘继发肝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3例水痘继发肝炎患者的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水痘继发肝炎患者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ALT和AST升高,多无总胆红素升高;肝组织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轻度浊肿,部分肝窦扩张、充血,部分汇管区有少量的炎细胞浸润。结论水痘继发肝炎患者肝组织损害较轻,预后良好。
李平于乐成何长伦盛云峰徐静邵珺
关键词:水痘肝炎病理
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戊型肝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3年~2007年收治的358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1:1;发病年龄以40~60岁组最高(50%);发病季节以第一季度为主(40.22%);职业以农民最多(33.80%),其次为工人(24.02%);临床类型以黄疸型为主(65.08%),重型肝炎占20.11%。结论戊型肝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必须加强预防。
隋云华汪茂荣徐静乔飞盛云锋
关键词:戊型肝炎临床流行病学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006年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600mg,胸腺肽10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使用12周后口服12周。对照组使用α干扰素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胸腺肽100mg,肌肉注射,每周2次,用24周。两组患者均为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者。HB-sAg、HBeAg、HBcAb阳性,HBVDNA≥10^5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0U/L。结果治疗24周,苦参素组52例中39例(75.0%)ALT正常,干扰素组48例中38例(79.2%)ALT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HBeAg、HBVDNAM例(59.6%)转阴。干扰素组HBsAg转阴1例(2.1%),HBeAg27例转阴(56.2%),HBVDNA29例转阴,占60.4%。两组病原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随访12—24周,苦参素组31例近期治愈者18例(58.1%)复发,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而干扰素组近期治愈的29例中10例(34.5%)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X^2=1.09,P〉0.05。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可以使用苦参素,但要延长疗程,和其他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可能有增加疗效的作用。
隋云华徐静郭银燕张馨李鑫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苦参素干扰素
近年南京地区戊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近年来戊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戊型肝炎中45例戊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结果在45例戊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男性38例(84.4%),发病年龄35~72岁(平均58岁);2~5月和7~11月分别集中发病24例(57.1%)和16例(31.5%);在45例患者中,31例(68.9%)存活,其中35例早、中期重型肝炎存活29例(82.9%),10例晚期患者仅2例(20%,P<0.05)存活;存活患者病程55~135天(平均76天);混合或重叠其它肝炎病毒感染19例(42.2%),其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2例(63.2%);伴有血清AFP升高者36例,存活29例(80.6%),在9例无AFP升高者中,仅3例(33.3%,P<0.05)存活。结论戊型重型肝炎并不少见,具有病情重、病程长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影响生存的因素主要与发病年龄、病期和合并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
汪茂荣隋云华何长伦高蕾汪朝晖乔飞徐静张馨
关键词:戊型肝炎重型肝炎
HCV RNA定量与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2005年
目的 探讨HCV RNA定量与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及判断疗效。方法 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5700型荧光定量PCR仪,对665例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行HCV RNA定量检测,对部分患者行血生化及肝穿刺病理检查,用不同类型干扰素治疗。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的HCV RNA定量值比肝炎肝硬化高(P〈0.001)。20例患者的HCV RNA定量与肝脏病理分析,HCV R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但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的高低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成正相关。32例用不同干扰素治疗,疗效与HCV RNA值可能有关,HCV RNA值越低,效果越好。结论 HCV RNA定量慢性丙型肝炎比肝炎肝硬化高,HCV R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干扰素治疗疗效与HCV RNA值可能有关。HCV RNA定量是丙型肝炎诊断和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一项可靠指标。
隋云华张馨徐静郭银燕李鑫
关键词:RNA定量丙型肝炎肝脏病理RNA定量检测肝组织炎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我国东部地区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调查2010—2014年我国东部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2014年我院收治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0—2014年我院收治戊型肝炎患者252例,其中第一季度140例,第二季度57例,第三季度29例,第四季度26例;男性198例,女性54例;〈20岁者3例,20~39岁者28例,40~59岁者131例,≥60岁者90例;72例合并有肝病基础,其中慢性HBV感染者45例。20例死亡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3例;≥60岁患者14例。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死亡率为3.4%(6/175),有肝病基础患者的死亡率为17.7%(14/79),P〈0.05。20~39岁、40~59岁、≥60岁例群的病死率分别为3.6%、3.8%、25.6%,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合并有慢性肝病基础的人群病死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耿家宝王敏刘倩楠董源徐静李平谢芳盛云峰郑文凯汪茂荣
关键词: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病死率
口服何首乌致肝损害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我科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40例口服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2±18...
徐静汪茂荣何长伦隋云华乔飞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何首乌病理机制
文献传递
口服何首乌致肝损害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分析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4年5月-200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40例口服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平均发病年龄45.2岁;服药原因主要为治疗脱发、白发;服药后发病时间最早的1.3周,最晚的24周,平均9.4周;服药剂量大部分为常规剂量,仅2例为大剂量。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为22例(占55%),胆汁淤积型为8例(占20%),混合型为10例(占25%)。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食欲减退、尿黄,其中有2例后期出现腹水,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以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为主。临床治愈38例,死亡2例。结论口服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诱发急性肝衰竭,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及老年人应慎重使用。
徐静汪茂荣何长伦隋云华乔飞
关键词:何首乌肝损害
42例成人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平徐静郑文凯汪茂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