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顺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栽培
  • 5篇小麦
  • 3篇氮肥
  • 3篇稻田
  • 3篇立体栽培
  • 3篇白菜
  • 2篇氮肥施用
  • 2篇氮肥施用时期
  • 2篇氮素
  • 2篇稻田套播
  • 2篇鱼藤
  • 2篇鱼藤酮
  • 2篇玉米
  • 2篇弱筋小麦
  • 2篇施氮
  • 2篇施用
  • 2篇施用时期
  • 2篇水体
  • 2篇套播
  • 2篇土壤

机构

  • 12篇扬州市职业大...
  • 10篇扬州大学
  • 8篇扬州环境资源...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0篇徐顺飞
  • 6篇张军
  • 5篇许轲
  • 5篇张洪程
  • 5篇刘萍
  • 5篇戴其根
  • 5篇张瑛
  • 5篇杜庆平
  • 5篇霍中洋
  • 5篇王奎萍
  • 4篇徐志英
  • 3篇陈小军
  • 2篇居萍
  • 2篇任莉
  • 1篇孟志远
  • 1篇徐志英
  • 1篇孙燕
  • 1篇刘娟
  • 1篇谢兆伟
  • 1篇李成忠

传媒

  • 3篇北方园艺
  • 3篇中国蔬菜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现代园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苏玉31’和‘苏玉33’为材料,设置4个播期:6月17日(A1,CK)、6月24日(A2)、7月1日(A3)和7月8日(A4),测定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特征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成熟期测定产量及考察其构成因素。[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播种至吐丝的时间缩短,灌浆期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产量显著受播期影响,2013年A3处理的产量最高(‘苏玉31’为11 420.4 kg·hm^(-2)),2014年A1处理的产量最高(‘苏玉31’为12 782.7kg·hm^(-2),‘苏玉33’为11 619.3 kg·hm^(-2)),其他处理产量降低主要表现在穗粒数和籽粒质量下降明显;各品种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着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2013年A3处理、2014年A1处理各指标值在吐丝期最大,并在吐丝后保持了较慢的下降速率,而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则与上述情况相反。[结论]中熟夏玉米适期播种(6月底至7月上旬)有利于形成高光效群体和提高产量。
刘萍徐顺飞杜庆平王奎萍
关键词:夏玉米播期光合特性
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上的消解特性被引量:8
2018年
农药制剂的形态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在环境中的残留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制剂的最佳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58~2.74 d和2.88~3.07 d;施药量为100 g·(667 m^2)^(-1)和150 g·(667 m^2)^(-1)时,鱼藤酮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符合残留要求,可以安全使用。
徐志英任莉陈小军徐顺飞王奎萍张清霞刘静陈昊
关键词:普通白菜土壤半衰期
稻麦套种对小麦花后地上部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采用稻麦套种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稻麦套种对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0号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花后叶、茎鞘、颖壳、穗轴、籽粒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套种对不同类型小麦花后地上部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他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与条播栽培方式相比,稻麦套种小麦花后地上部器官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均较低,二者差异显著。在同一栽培方式下,弱筋小麦宁麦9号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套种方式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形成,此栽培方式下宁麦9号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中筋小麦扬麦10号的部分品质指标下降。
张军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张瑛徐顺飞
关键词:小麦游离氨基酸籽粒品质
水旱轮作对后茬设施草莓生产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长季节设施栽培草莓,一般全年只种一茬草莓,其余时间大棚为自然休闲。这样不但不能缓解连作障碍,而且大棚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草莓和水生蔬菜轮作,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试验研究了连作设施草莓田轮作水芹等水生蔬菜后,对后茬草莓的病害发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徐顺飞
关键词:水旱轮作设施草莓
鱼藤酮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特性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综合评价鱼藤酮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解吸附特性,采用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鱼藤酮在砂壤土、黏壤土及壤土3种农业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鱼藤酮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46 8),吸附常数(K_(f-ads))在1.52~11.39之间,吸附能力为:黏壤土〉砂壤土〉壤土;而解吸附常数(K_(f-des))在1.02~4.55之间,解吸附强弱次序为壤土〉黏壤土〉砂壤土。鱼藤酮在砂壤土、黏壤土和壤土3种土壤中有机碳吸附常数(K_(OC))分别为982、101 7和219,而滞后系数(H)分别为0.687 3、0.556 9和0.892 3,表明鱼藤酮在黏壤土及砂壤土中移动性较弱,有正迟滞作用,而在壤土中移动性较强,无迟滞作用。该研究将对鱼藤酮的环境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徐志英任莉陈小军陈小军宋玥颐孟志远徐顺飞张迎娣
关键词:鱼藤酮土壤
氮肥施用时期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以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为材料,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南麦区,总施氮(纯氮)量为225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1∶1的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蛋白质组分、磨粉品质、面粉及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抽穗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小麦子粒接近或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品质最优,但高产和优质较难协调。
张军张洪程许轲戴其根霍中洋张瑛徐顺飞
关键词:施用时期施氮肥强筋小麦子粒面团品质
无纺布挂式立体栽培普通白菜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无纺布作栽培基质,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小型叶菜栽培的水肥一体化轻简栽培系统。以普通白菜品种扬州青1号和高梗白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该栽培模式下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普通白菜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浓度对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有极显著影响;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两个普通白菜品种的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SPAD值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系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25%全价营养液处理有利于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并保持根系较低的丙二醛含量。
刘萍杜庆平汤朋先徐顺飞王艺霏
关键词:普通白菜无纺布营养液浓度
鲜食玉米/乌塌菜/樱桃番茄周年安全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
2016年
选用扬州及周边地区特种蔬菜果、蔬兼用型鲜食玉米、当地地理标志性产品乌塌菜和樱桃番茄,集成大棚鲜食玉米/乌塌菜/樱桃番茄周年高效生产模式及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的选择、合理的茬口安排、用种量以及密度、整地施基肥、温光管理、水分管理、肥料运筹、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整个栽培环节。
刘萍徐顺飞施艳波杜庆平王奎萍
关键词:鲜食玉米乌塌菜樱桃番茄栽培技术
稻田套播和施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被引量:7
2007年
为研究稻田套播及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比较的方法,研究稻田套播和氮肥对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相同的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弱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高于条播处理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磨粉品质、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在江淮地区采用稻田套播方式较利于弱筋小麦优质的形成。增加施氮量则宁麦9号的产量、蛋白质含量、面粉品质和磨粉品质的主要指标提高,但不利于弱筋专用品质的优化。稻田套播弱筋小麦宁麦9号在总施氮(纯氮)量为225 kg/ha、基蘖肥与拔节追肥比例为5∶5∶0的条件下可实现高产与优质相协调。
张军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刘艳阳张瑛徐顺飞
关键词:弱筋小麦稻田套播氮素
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以马铃薯郑薯6号为材料,进行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其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垄栽覆盖地膜方式马铃薯的出苗率最高,成熟期最早,植株最高,分枝数最多;但茎粗、叶面积指数、匍匐茎长、产量和单株生物学产量则以浅旋耕覆盖稻草方式最高;商品薯率以传统垄栽方式最高。不同栽培方式下,除蛋白质含量外,马铃薯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以及V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以浅旋耕覆盖稻草方式最高。因此,生产上采用浅旋耕覆盖稻草栽培方式,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王如平张军万靓军刘娟谢兆伟徐顺飞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方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