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倩倩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产地毒性中药千金子质量研究
- 目的:通过性状鉴别、粉末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泻下成分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一系列研究,对不同产地毒性中药千金子进行质量评价,为千金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方法,确保毒性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收集河南南阳、河...
- 慈倩倩
- 关键词:千金子
- 文献传递
- 不同片型规格对醋炙香附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片型规格对醋炙香附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香附药材加工成不同片型,经醋炙后,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片型对醋炙香附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醋炙后总黄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醋中厚片和醋薄片提高率最高,醋小粒提高率最低,醋切片比醋颗粒含量提高幅度大。结论:不同片型规格对醋制香附中总黄酮含量有一定影响,醋中厚片和醋薄片中总黄酮含量较高。
- 武玉婷李英霞慈倩倩
- 关键词:香附总黄酮
- 千金子霜质量标准研究
- 2015年
- 目的对千金子霜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TLC)法,并对10批不同产地的千金子霜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千金子霜中这两种泻下成分、水分、灰分及脂肪油的含有量进行测定。结果 10批千金子霜在与千金子甾醇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对应的TLC位置上,均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水分含有量为5.55%-7.22%,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有量分别为5.95%-6.82%和0.12%-0.45%,含油量为18.04%-20.00%,千金子甾醇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含有量分别为0.134%-0.182%和0.212%-0.24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千金子霜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为其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验基础。
- 李英霞侯立静高华刘桂霞苏丽君慈倩倩
- 关键词:千金子霜TLCHPLC
- 香附炮制前后总皂苷含量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香附炮制前后总皂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氯酸显色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香附醋炙后总皂苷含量比生品提高28.21%,酒炙提高22.48%。结论:香附炮制后总皂苷含量明显升高,醋炙比酒炙香附总皂苷含量高。总皂苷是否为香附中的有效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李英霞曲永胜慈倩倩
- 关键词:香附总皂苷
- HPLC测定千金子和千金子霜中两种泻下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对不同地区千金子药材及其炮制品千金子霜中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kromasil C18柱(150mm×4.6mm,5μm),柱温:40℃,检测波长:280nm。结果: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分别在0.200μg~1.200μg、0.206μg~1.65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和r=0.9999。不同产地千金子中所含两种成分的量略有差别,续随二萜酯的质量分数在0.4508%~0.6251%,多数在0.4500%以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的质量分数在0.6923%~0.7529%,多数在0.7200%以上。千金子霜中两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1568%~0.2211%(多数在0.2000%以下)和0.2322%~0.2830%(多数在0.3000%以下)。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脂肪油中两种泻下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毒性中药千金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 李英霞袁敏陈永艳侯立静邵新慈倩倩
- 关键词:千金子千金子霜HPLC
- 香附的本草考证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为研究香附的品种来源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从品名、生境与分布、品种与药用部位、采收与加工、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等方面加以考证。并结合现代对香附品种来源的认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考证出香附的原植物是莎草科莎草Cyperus rotundus L。宋朝前期,香附的苗和花用于除胸中热,益气充皮毛。"根下子"(即今根茎)可治一切气,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气。明清时期则多用地下根茎,侧重于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多用于胸脘胀满、两胁疼痛,妇女月经不调、胎产诸病。古代以湖南、广东、四川所产香附为佳,而现今以山东、浙江、湖南、福建等地为主产地。结论:古代香附在品种、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功效方面与现今基本一致,在主产地、性味归经方面存在一定变迁。
- 慈倩倩李英霞张文邵新
- 关键词:香附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