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燕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大学堂
  • 1篇学史
  • 1篇学堂
  • 1篇意象
  • 1篇意象选择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中国文学史
  • 1篇中国文学史研...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文化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情趣
  • 1篇师大
  • 1篇诗歌
  • 1篇情趣
  • 1篇文化
  • 1篇文学革新
  • 1篇文学史
  • 1篇文学史研究

机构

  • 2篇中华书局股份...

作者

  • 2篇戴燕

传媒

  • 2篇文学遗产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8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论本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被引量:26
1996年
以“文学史”名义对中国文学的历史进行研究和写作,在中国始于本世纪初。1904年,林传甲出任京师大学堂大学国文教席,编写了一部七万字左右的《中国文学史》讲义,这是现在已知的开山之作。从那时起到今天,中国文学史研究起了很大的变化,描述这一研究领域的进程也许还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可是,如果要辨别其中变化的环节与不变的因素,并找出它们的原因,恐怕情况就要复杂得多。将中国已往的文学以“文学史”形式记录下来,实际上是现代学术思想以及方法在传统学术领域波及和运用的后果,要想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史”的著作作一番整理,为它们的不断产生、不断变异找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戴燕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研究京师大学堂林传甲
六朝诗歌声律说的形成问题被引量:1
1989年
虽然文学史上的每一次变化都可以在社会文化中寻找到它的动因。——如政治、经济、习俗、宗教、哲学等等方面的变动都可能引发文学革新——但文学形式与技巧上的更新,其产生原因却要复杂得多。因为它不仅仅是审美情趣、意象选择这样一些由主体意愿能决定的问题,而是一种既有观念因素,又涉及到实际操作因素的问题。就好比科学发明的天才构想往往可以"超前"发生,而实际创造却有待于具体的图纸与相应的技术条件。所以,当我们考察六朝诗歌声律理论时,不得不既要考虑它产生的前提条件,又要分析它产生的现实文化因素,以及促使它最终萌生的直接原因。因为诗歌声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技巧,它的形成既有赖于人们审音能力的提高与诗歌自身形式的成熟,又有赖于一个适合它、刺激它完成的现实文化土壤,而且还必须遇到一个能使它在诗歌创作中与诗人直接遇合的契机。
戴燕
关键词:六朝诗歌社会文化文学形式文学革新审美情趣意象选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