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凉潘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直肠
  • 4篇肠癌
  • 3篇胆囊
  • 3篇直肠癌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2篇胆囊炎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重症
  • 2篇麻醉
  • 2篇结肠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局部麻醉
  • 2篇急性重症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赣南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4篇施凉潘
  • 3篇潘运龙
  • 2篇苏亦斌
  • 2篇肖海
  • 2篇董扬扬
  • 2篇席亚鸣
  • 2篇陈德波
  • 2篇洪志鹏
  • 2篇洪成业
  • 2篇王青兰
  • 1篇庄奕煌
  • 1篇林常平
  • 1篇王华曦
  • 1篇蒋伟忠
  • 1篇陈相波
  • 1篇池畔
  • 1篇李进义
  • 1篇陈志平
  • 1篇潘群雄
  • 1篇郑志华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重症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89例符合条件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均行PTGBD,对置管中、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均完成PTGBD,2例出现导管推送困难;3例胆道出血;3例导管脱出;5例导管堵塞;1例随访中出现急性胰腺炎,所有患者均于PTGBD术后1个月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无需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PTGBD可作为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一种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施凉潘苏亦斌郑志华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囊炎
直肠类癌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两种方法治疗直肠类癌的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13例,ESD11例,直接行直肠前切除术2例,分析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和ESD术后主要并发症(肠穿孔)发生率、手术切缘阳性情况及5年生存率。结果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与ESD各出现1例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1/13)与9.09%(1/11)。术后病理检查回报手术切缘阳性4例,全部为行ESD治疗患者,且肿瘤直径为1—2cm。随访满5年或随访期间死亡患者24例,随访率为92.3%(24/26)。首次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随访11例,随访期间无复发或转移。首次行ESD11例,肿瘤直径〈1cm7例,随访期间无复发或转移,肿瘤直径1~2cm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首次直接行直肠前切除术2例,随访期间1例出现肝转移死亡。总的5年生存率为87.5%(21,24)。结论肿瘤直径〈1cm的直肠类癌,两种治疗方式效果与预后相当。肿瘤直径≥1cm的直肠类癌,不具备内镜超声条件或不能熟练掌握ESD技术的医院不适合行ESD,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能更好地达到无瘤原则,为治疗首选。
陈志平潘群雄庄奕煌施凉潘陈相波
关键词:直肠类癌瘤外科手术内镜
PPH治疗重度痔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和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吻合器痔黏膜环状切除术(PPH)的效果。方法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下(局麻组)对112例Ⅲ、Ⅳ度痔患者行PPH和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腰硬联合麻醉组)对258例Ⅲ、Ⅳ度痔患者行PPH。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需镇痛药者,局麻组所占比例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组(Х^2=7.46,P〈0.01);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尿潴留方面的比较中,局麻组均少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1)。结论应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作用下行PPH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PH可取得同样的术中镇痛效果,但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和住院费用。
施凉潘潘运龙席亚鸣王华曦李进义
关键词:局部麻醉阴部神经阻滞
局麻联合镇静药物行PPH术治疗Ⅲ、Ⅳ度痔1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估局麻联合镇静药物作用下行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ing hemorrhoids,PPH)的可行性。方法:112例Ⅲ、Ⅳ期的内痔或混合痔患者在鲁米那+海俄辛+1.0%利多卡因局麻下行PPH术,在对术中、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返回工作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调查。结果:11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需转其它麻醉方式;术后肛周疼痛需镇痛药者42例;尿潴留者7例;9例患者有腹胀不适或肛内坠胀感;3例出现肛周水肿;1例出现肛门控便能力下降(表现为大便污裤),平均住院费用为(4537±364)元。结论:应用局麻联合镇静药物作用下行PPH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可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且可减少费用。
施凉潘肖海
关键词:局部麻醉PPH术
胃管引导下经肛减压管置入在直肠癌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胃管引导下经肛减压管置入治疗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5例直肠癌肠梗阻的患者资料,该55例患者采用胃管引导下经肛置入减压管,统计其成功率、肠梗阻的临床缓解率以及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55例患者有51例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92.7%;临床完全缓解47例、临床部分缓解2例、临床无缓解2例,临床成功率96.1%;1例置管后3 d因不慎牵扯导致管道脱落,再重新成功置入;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1例置管失败和2例因置管后减压效果差患者行急诊开放手术;52例行择期手术,其中1例开放手术、51经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术后1年随访发现肝转移1例,其余54例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一次性胃管引导下可更加高效、安全地经肛置入减压管,有效地解除直肠癌导致的肠梗阻,适合在没有消化内镜设备的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邹文兵董扬扬钱惠阳施凉潘
关键词:一次性胃管减压管直肠癌肠梗阻
一种新型打结训练装置对提高深部打结技能的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打结训练装置在提高深部打结技能方面的效果。方法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共1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60人,分别在简易打结训练装置、新型打结训练装置上进行打结训练,训练结束后对其进行考评。结果在速度、质量、轻柔性、规范性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打结训练装置能显著提高深部打结技巧,可应用于外科基本技能教学以及青年外科医生的训练。
邹文兵董扬扬钱惠阳施凉潘
关键词:手术基本操作临床技能培训
蛋白质组学检测P4H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其与CRC疾病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2D-PAGE)分析12例配对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运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和MS/MS法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标记点进行鉴定和分析。找出CRC组织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脯氨酰-4-羟化酶(P4HB)β亚单位作为兴趣蛋白后,通过Western-blot验证,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4HB在CR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2D-PAGE分析和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CRC组织中P4HB表达丰度比正常黏膜组织上调2.01倍(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CRC组织中P4H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配对的正常黏膜组织[(1.36±0.54)vs(0.74±0.35)](P<0.05)。P4HB蛋白在CRC组织、腺瘤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依次减低,分别为43.85%(82/187),19.35%(12/62)及12.67%(19/150),三者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4HB蛋白表达与CRC的TNM分期(P=0.003)、肿瘤分化程度(P=0.020)、肿瘤大小(P<0.001)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P=0.880)、年龄(P=0.464)及肿瘤部位(P=0.293)无关。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在CRC患者中,P4HB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10)。结论 CRC组织中P4HB表达上调,这与CRC更晚的分期、低分化及较大的肿瘤相关。
陈德波洪成业王青兰洪志鹏施凉潘池畔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蛋白质组学脯氨酸羟基化质谱分析法
甜橙黄酮通过抑制铁死亡途径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功能障碍的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甜橙黄酮通过抑制铁死亡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黏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UC模型。在造模的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灌胃等量0.9%NaCl,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灌胃10、20、40mg·kg^(-1)甜橙黄酮,阳性组给予灌胃50mg·kg^(-1)美沙拉嗪,每天1次,灌胃14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结肠长度、肠质量指数、疾病活动指数(DAI)、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以试剂盒法检测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非糖基化的xCT(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血清DAO分别为(9.23±1.28)、(34.61±3.95)、(29.36±3.34)、(23.41±2.74)和(16.75±2.57)U·mL^(-1),血清D-LA分别为(7.04±1.71)、(18.25±1.05)、(15.14±1.56)、(11.43±1.70)和(8.93±1.56)ng·mL^(-1),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08、0.25±0.05、0.37±0.03、0.48±0.05和0.66±0.07,Claudin-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3±0.09、0.33±0.05、0.47±0.05、0.59±0.06和0.72±0.07,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5±0.06、0.23±0.05、0.36±0.04、0.53±0.06和0.72±0.08,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5±0.06、0.30±0.04、0.42±0.05、0.65±0.05和0.84±0.05。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甜橙黄酮可抑制铁死亡途径,进而改善UC小鼠肠道黏膜功能障碍。
余莉萍施凉潘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结直肠癌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8年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其机制在不断地改变.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在许多临床肿瘤中已被证实是一个判断转移,预测预后的新指标.血管形成作为肿瘤生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与并影响着肿瘤的特征性生物学行为,即侵袭和转移.而侵袭和转移的细胞又可诱发新一轮的血管形成,如此反复,形成一条递增链式反应.本文主要描述与结肠癌的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相关的特征性分子,并集中说明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施凉潘潘运龙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管形成
基于危险度分层差异的kit阳性胃肠间质瘤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侵袭性c-kit突变型胃肠间质瘤(GISTs)组织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筛查影响GISTs侵袭和转移相关的新分子标志物。 方法应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分析已确认c-kit突变型的高、低危型GISTs组织各5例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标记点进行鉴定。 结果41个表达差异至少2倍的蛋白质斑点;应用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27种不同分子特性的蛋白质。其中,在高危型GISTs组织中表达上调的14种蛋白质包括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I(UQCRC1)、含TCP1伴侣蛋白亚基-2(CCT-2)、丙酮酸脱氢酶β(PDHB)、过氧化物酶3(PRDX3)、抑制素、蛋白酶体激活剂28β(Pa28β)、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5A(COX5A)、线粒体基质酪蛋白酶水解亚基(CLPP)、线粒体的Tu翻译延伸因子(TuFM)、谷胱甘肽S转移酶ω1(GSTO1)、下视丘分泌素(食欲素)受体1(HCRTR1)、转移抑制蛋白NM23-H1及未知蛋白,下调的13种蛋白质包括载脂蛋白A1(APOA1)、结合珠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1(HEBP1)、染色体1开放阅读框123(C1orf123)、热休克蛋白β6(HSPB6)、SH3域结合富含谷氨酸蛋白(SH3BGRL)、谷胱甘肽-S-转移酶Mu2(GSTM2)、原肌球蛋白α-1链(TPM1)、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A3(PDIA3)、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DAH1)、肽重复序列结构域1(TTC1)、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NRNPC)及DJ-1蛋白等。 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能较好地提示基于危险度分层差异的GISTs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筛选出27种差异蛋白有助于GISTs预后判断和转移预警。
陈德波蒋伟忠洪成业王青兰洪志鹏施凉潘林常平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蛋白组学分子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