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丹凤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耐磨
  • 4篇耐磨性
  • 4篇合金
  • 1篇硬质
  • 1篇硬质合金
  • 1篇深冷
  • 1篇深冷处理
  • 1篇陶瓷
  • 1篇铁基
  • 1篇铁基自熔合金
  • 1篇涂层
  • 1篇镍基
  • 1篇镍基高温
  • 1篇镍基高温合金
  • 1篇喷焊
  • 1篇喷焊层
  • 1篇喷焊层组织
  • 1篇强流脉冲
  • 1篇强流脉冲电子...
  • 1篇自熔合金

机构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任鑫
  • 6篇曹丹凤
  • 5篇朱鹤
  • 3篇孔令梅
  • 2篇王峰
  • 2篇王书浩
  • 1篇张若愚
  • 1篇郝胜智
  • 1篇徐洋
  • 1篇吕宝臣

传媒

  • 4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深冷处理时间对GCr15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了深冷处理时间对GCr1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冷处理促进了钢中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和细小碳化物的析出。随深冷处理时间的延长,GCr15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冲击性能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
任鑫朱鹤王书浩曹丹凤王峰
关键词:深冷处理耐磨性
NiCr-CrAl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2015年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在高温合金K438表面制备了一种NiZr-CrAl涂层和单渗铝涂层,通过循环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形貌观察及物相分析等对比研究了两种涂层在1000℃下的循环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单渗铝涂层和NiCr-CrAl涂层均由β-NiAl构成;在循环氧化300h后,NiCr-CrAl涂层质量增加明显低于单渗铝涂层的;单渗铝涂层表面氧化物由α-Al2O3、NiAl2O4和TiO2混合氧化物组成,涂层出现了明显的NiAl向Ni3Al退化,涂层抗氧化性能下降;而NiCrCrAl涂层表面氧化物仍由致密的α-Al2O3相构成,涂层中仅出现轻微的退化,表现出优异的抗循环氧化性能。
任鑫玄兹航曹丹凤孔令梅朱鹤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铝化物涂层
Ni-P-Ti_3SiC_2化学复合镀被引量:1
2013年
Ti3SiC2层状陶瓷具有易加工、热稳定性好和自润滑等特点,将Ti3SiC2陶瓷粉末引入到化学镀中制备出一种新型的Ni-P-Ti3SiC2复合镀层,利用SEM、XRD对镀层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磨粒磨损试验机对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i-P-Ti3SiC2复合镀层沉积方式为颗粒堆积,相对于Ni-P二元镀层表面比较粗糙;Ti3SiC2的加入使Ni-P合金的非晶化程度增大;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比二元镀层有显著提高,耐磨性是基体的3.7倍,是二元镀层的2.2倍。
任鑫曹丹凤吕宝臣王峰朱鹤
关键词:化学复合镀层状陶瓷显微硬度耐磨性
固溶温度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制备了一种新型Al-9Si-2Cu-0.3Mg合金,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合金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35~545℃固溶温度范围内,随固溶温度升高,合金中析出第二相细化,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合金硬度及耐磨性逐渐增大;550℃固溶时,出现过烧,使晶界熔化,组织粗大,硬度下降,耐磨性变差。经545℃×4 h固溶+170℃×8 h时效后,合金硬度值可达120.7 HBW,耐磨性最好。
任鑫孔令梅王书浩朱鹤曹丹凤张若愚
关键词:AL-SI-CU-MG合金固溶温度耐磨性
CeO_2对铁基自熔合金喷焊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
2014年
为改善铁基喷焊层的组织和耐蚀性能,利用氧-乙炔火焰喷涂+重熔的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含有CeO2的铁基自熔合金喷焊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极化曲线研究了CeO2含量对喷焊层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焊层组织主要由固溶区及熔覆区组成;随CeO2含量的增加,组织明显细化,当CeO2含量为1.7%时组织细化效果最好,超过1.7%后组织又粗化;喷焊层的耐蚀性随稀土CeO2含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CeO2含量为1.7%时喷焊层的耐蚀性最好。
任鑫朱鹤曹丹凤孔令梅玄兹航
关键词:CEO2耐蚀性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对WC-Co硬质合金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表面改性技术,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由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诱发的温度-应力耦合作用,改性层内组织细化并生成纳米新相WC1-x、Co3W3C、Co3W9C4和石墨,从而改善合金的理化性质以及力学性能等,达到表面强化的目的。本文研究了HCPEB表面改性处理后YG8、YG6X和YG6硬质合金耐磨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3.4 k V、25次辐照处理后的YG8硬质合金耐磨性提高3倍;27 k V、20次辐照处理后YG6X的耐磨性提高6.4倍;27 k V、20次辐照处理后YG6硬质合金耐磨性提高4.4倍。HCPEB处理后的WC-Co硬质合金的耐磨性均有明显提高。
任鑫曹丹凤徐洋郝胜智
关键词:硬质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耐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