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裕民

作品数:33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8篇颅内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血管
  • 7篇颅内动脉
  • 7篇基因
  • 6篇动脉狭窄
  • 5篇血管造影
  • 5篇血小板
  • 5篇血小板活化
  • 5篇血小板活化因...
  • 5篇硬化性
  • 5篇硬化性狭窄
  • 5篇造影
  • 5篇粥样硬化性狭...
  • 5篇卒中

机构

  • 17篇广东省人民医...
  • 9篇广东省人民医...
  • 7篇汕头大学
  • 6篇梅州市人民医...
  • 6篇广东省医学科...
  • 4篇广东省梅州市...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曹裕民
  • 25篇张雄
  • 21篇王丽娟
  • 17篇代成波
  • 15篇马桂贤
  • 14篇王硕
  • 12篇万鑫
  • 9篇张玉虎
  • 7篇马腾云
  • 7篇龙隆
  • 4篇杨哲贤
  • 4篇李水彬
  • 3篇刘新通
  • 3篇段振鹏
  • 3篇徐昆明
  • 2篇唐红梅
  • 2篇成钢卫
  • 2篇黄飚
  • 2篇赖舒帆
  • 1篇杨玉先

传媒

  • 7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医师在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别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性别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的研究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708例,未见明显颅内外动脉狭窄1476例,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2232例,分析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结果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和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48.3% vs 25.2% vs 26.5%),且男性比例明显大于女性(68.8% vs 31.2%,P〈0.01).与≤40岁比较,41~64岁、65~79岁、≥80岁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降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41~64岁比较,65~79岁、≥80岁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降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中国人性别差异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有关,男性发生率可能高于女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具有年龄特征性.
曹裕民张雄万鑫王硕代成波马桂贤张玉虎王丽娟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性别因素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rs1799983位点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CAA)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的关系。方法 选择324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及血液标本,根据脑血管狭窄程...
万鑫代成波曹裕民张雄张玉虎马桂贤王丽娟
血浆型PAF-AH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
背景: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存活者致残率高达到75%。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城市人口死亡比...
曹裕民
关键词:脑梗死
文献传递
PAF乙酰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首次研究血浆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第4外显子275 (G→A)、第7外显子593 (T→C)、第9外显子994 (G→T)突变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曹裕民张雄王硕万鑫代成波马桂贤王丽娟
PAF乙酰水解酶4号外显子突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Arg92His(位于4号外显子;G→A)突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AS)及其颅内、外分布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642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
曹裕民张雄龙隆万鑫王硕代成波马桂贤杨哲贤马腾云王丽娟
性别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性别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之间的关系,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的研究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3708例,动脉狭窄...
曹裕民张雄万鑫王硕代成波马桂贤王丽娟
心房颤动患者29495例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出院诊断为AF的住院病历共计29495例,选取AF患者因缺血性卒中入院或住院期间有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患者入组为病例组,而将其余AF患者作为对照组。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观察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及合并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中、其他血管疾病(除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瓣膜置换及其他手术病史]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及年份间变化的情况。结果在1990年至2015年期间,住院AF患者总数增长了6.2倍。AF并发症患病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缺血性卒中呈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心力衰竭呈下降趋势。采用相关性分析并计算相关系数(odd ratio,OR),结果显示年龄≥75岁,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疾病是AF患者新发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1,P<0.05)。女性(OR=0.994,P=0.898)、心力衰竭(OR=0.38,P<0.001)及风湿性心脏病(OR=0.623,P<0.001)不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AF住院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比例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可能与年龄≥75岁,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应成为减少AF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干预手段。
廖一夫曹裕民曹裕民张丽代成波马桂贤张雄
关键词: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rs2297518、rs8081248位点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CAA)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的关系。方法收集患者324例,根据脑血管狭窄部位与程度将其分为CAA组243例和对照组81例,CCA组又分ICA患者137例为ICA亚组。分析各组患者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并比较rs2297518、rs808124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结果 CAA组及ICA亚组的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CAA组中rs2297518位点的基因型GG及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CA亚组中rs2297518位点的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OS基因rs2297518位点的多态性与CAA及ICA有关,基因型GG可能是CAA的易感因素,等位基因G可能是CAA及ICA的易感因素;iNOS基因rs8081248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CAA或ICA无关。
万鑫代成波曹裕民张雄张玉虎王硕马桂贤王丽娟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颅内动脉硬化脑血管造影术基因频率等位基因
吸烟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关联性分析
<正>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收住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cerebr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马腾云张雄曹裕民龙隆王硕代成波马桂贤王丽娟
文献传递
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大鼠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从超微结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ecombinant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rPAF-AH)对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rPAF-AH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在第2、7、14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rPAF-AH组大鼠在第7天[(1.62±0.74)分vs (2.14±0.73)分,P<0.05]、第14天[(1.29±0.46)分vs (1.71±0.64)分,P<0.05]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下降。透射电镜下生理盐水组可见神经细胞水肿,周围间隙增宽,细胞变形,染色质凝集,随着时间延长,神经元细胞不可逆损伤而逐渐凋亡,核内染色质松散甚至完全溶解;rPAF-AH组初期可见神经细胞明显水肿,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可逆性损伤可逐渐改善。结论 rPAF-AH能有效改善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可能与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保护作用有关。
徐玉玲王启征黄蕾曹裕民高玉元廖一夫唐晓娜张雄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脑梗死再灌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