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红 作品数:15 被引量:6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监测记录入室到苏醒期间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呛咳、喉痉挛、屏气、SpO2<90%、术后恶心呕吐、舌后坠、躁动的情况;记录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各时点以及组间的MAP、HR、SpO2及R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K组术中呛咳、屏气,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高于S组(P<0.05)。K组的出入镜次数较S组多(P<0.05),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长于S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不良反应少,手术及麻醉恢复时间短的特点。 伍淑韫 黄俊伟 曾彩红关键词:气管异物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氯胺酮 布托啡诺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佳剂量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对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布托啡诺用于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在七氟烷吸人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儿120例,年龄6—1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布托啡诺10μg/kg组(B1组)、20μg/kg组(B2组)、30μg/kg组(B3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布托啡诺组患儿于手术结束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布托啡诺,C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监测四组患儿术前(TO)、进入PACU时(T1)、进入PACU后5min(T2)、10min(T3)、15min(T4)、20min(T5)、出PACU时(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以及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记录患儿术后2、4、8h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相比,B1组T1~T6时点的MAP、HR明显下降(P〈0.05);B2和B3组T1-T5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下降(P〈0.01)。与T0相比,B3组患儿T1~T3时点的MAP、HR明显下降(P〈0.05)。B1组术后中、重度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5),B2组、B3组术后中、重度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B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长于其他3组(P〈0.05);术后2、4hB3组镇静评分高于B1、B2组(P〈0.05),显著高于C组(P〈0.01);B3组术后嗜睡发生率较其他3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布托啡诺20μg/kg静脉注射对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能避免术后过度镇静。 黄俊伟 伍淑韫 曾彩红 梁秀兰 黄丹辉 关柏锐关键词:布托啡诺 小儿 苏醒期躁动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后肋问神经冷冻患者的效果。方法60例进行开胸手术患者(ASAI-Ⅱ级1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切皮前10min静脉缓慢推注喷他佐辛0.5mg/kg;B组切皮前静脉推注0.9%生理盐水2ml。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1h、4h、8h、24h进行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舒适度评分法(BCS)对患者术后1h、4h、8h、24h进行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日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病人各时段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BC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喷他佐辛超前镇痛有助于减轻开胸手术后肋问神经冷冻患者的疼痛不适,且不会导致患者苏醒延迟。 曾彩红 黄俊伟 张海贤 张建华 刘湘杰关键词:喷他佐辛 超前镇痛 肋间神经冷冻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行TURP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实施腰麻。3组的腰麻用药分别为:A组0.75%罗哌卡因1.3ml,B组0.75%罗哌卡因1.3ml+舒芬太尼5μg,C组0.75%罗哌卡因2ml。观察并记录麻醉效果评价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高,B、C组患者镇痛完善,但C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为病人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伍淑韫 黄俊伟 曾彩红关键词: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麻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儿童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儿童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儿90例,年龄大于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原则均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组)、单一方式镇痛组(S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M组和S组患儿术前均予对乙酰氨基酚栓40 mg/kg塞肛.M组患儿术前行局部阻滞,术毕前10 min 接镇痛泵行PICA.S组患儿术后每6 h予对乙酰氨基酚栓20 mg/kg塞肛至术后24 h.C组未予特殊处理.记录3组患儿的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拔管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术后1、4、8、16、24 h 随访,记录患儿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拔除气管导管即刻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停药后拔管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术后1、4 h 脉搏、血压低于S组(P〉0.05)和C组(P〉0.01).C组术后1、4 h 脉搏、血压显著高于组内其他时点.M组和S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M组也明显低于S组(P〉0.05).M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C组(P〉0.01),S组也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1、4、8 h M组、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术后16 h 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1、4、8 h时M组VAS评分低于S组(P〉0.01);组内比较显示术后1、4、8 h S组、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6、24 h (P〉0.01).术后3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误吸、凝血功能或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睡眠欠佳发生率显著高于M组和S组(P〉0.01).结论 与单一方式镇痛相比,多模式镇痛可在儿童腹腔镜术后提供更有效、更舒适的术后镇痛,同时并不增加术后拔管和在PACU停留的时间,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 黄俊伟 伍淑韫 曾彩红 梁秀兰 关柏锐关键词:小儿 腹腔镜手术 多模式镇痛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在开胸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在开胸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接受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B1组、B2组、B3组,分别使用布托啡诺8mg、10mg、12mg进行PCIA,记录术前、术后1、4、8、12、24h各时点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VAS、Ramsay、BC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1、B2组术后1、4h比较,B3组的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但仍在安全的范围内。三组患者在各时点均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其中VAS评分B3B2>B1(P<0.05)。B3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均高于B1、B2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剂量的布托啡诺用于开胸术后PCIA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10mg/100mL的配方更安全,舒适度更高。 黄俊伟 梁秀兰 关柏锐 曾彩红 伍淑韫关键词:布托啡诺 开胸手术 静脉自控镇痛 术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2019年1月-2021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研究1组29例予以0.3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研究2组29例予以0.5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以及不同时刻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研究1组(P<0.05)。两组VAS评分和GCS评分呈升高趋势,Ramsay评分呈降低趋势,且研究2组HR、RR、MAP水平低于研究1组(P<0.05)。研究2组Ramsay评分、VAS评分低于研究1组,GCS评分高于研究1组(P>0.05)。研究2组不同时刻HR、RR、MAP水平低于研究1组(P<0.05)。结论术中予以0.5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相较于0.3μg/(kg·h)静脉维持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意识状态情况更好,且舒芬太尼用量较少。 曾彩红 刘湘杰 顾文彤 程芳 伍淑韫 张小丹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 镇痛 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45岁,择期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B组(气管插管联合丙泊酚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3min、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即刻、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的呛咳、咽痛、声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置入喉罩即刻、置入喉罩后5min及拔除喉罩即刻、拔除喉罩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在置入气管导管即刻、置入气管导管后5min及拔除气管导管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升高,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的呛咳反应、术后24h咽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插管刺激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清醒快、拔管早、术后并发症少,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曾彩红 关柏锐 赖浚兴 王连叶 黄漫关键词:喉罩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妇科腹腔镜手术 不同方式超前镇痛对儿童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超前镇痛对儿童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儿90例,年龄5~ 1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组(A组)、布托啡诺喷鼻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患儿全身麻醉后予对乙酰氨基酚栓40 mg/kg塞肛;B组患儿予布托啡诺20μg/kg喷鼻;C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监测三组患儿术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拔管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记录患儿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B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也高于C组(P<0.05).术后1、4hA组、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术后8 h 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1、4、8hB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早于A组和B组(P<0.01),且按压总次数明显多于A组和B组(P< 0.01).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和布托啡诺喷鼻均可为儿童腹腔镜手术提供同样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更少,较适合在基层中推广使用. 黄俊伟 曾彩红 伍淑韫 梁秀兰 关柏锐 黄丹辉关键词:超前镇痛 腹腔镜手术 多模式镇痛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肺叶切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肾上腺素水平及苏醒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1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及次数,减少应激反应,不会影响患者苏醒。 曾彩红 刘湘杰 吴许芳 关栢锐 阳兴关键词:应激指标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