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艳玲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嗅鞘细胞
  • 2篇细胞
  • 1篇嗅鞘细胞移植
  • 1篇诱发电位
  • 1篇神经导管
  • 1篇神经发育
  • 1篇神经可塑性
  • 1篇神经损伤
  • 1篇迁移
  • 1篇细胞迁移
  • 1篇细胞移植
  • 1篇面神经
  • 1篇面神经损伤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朱艳玲
  • 1篇何成
  • 1篇朱秋蓓
  • 1篇徐亚平
  • 1篇范静平
  • 1篇曹莉
  • 1篇苏志达
  • 1篇顾健
  • 1篇戴尉君
  • 1篇陈宜张

传媒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嗅鞘细胞形态和运动可塑性的研究
黄智慧王莹曹莉苏志达朱艳玲陈宜张袁小兵何成
关键词:嗅鞘细胞神经发育神经可塑性细胞迁移
嗅鞘细胞移植对面神经干缺损的修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ECs)移植对面神经干缺损治疗的疗效。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正常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模型组均建立一侧(左侧)面神经颞外段总干缺损10mm的动物模型。治疗组1和治疗组2均建成模型后用自制神经导管套接吻合神经缺损。治疗组1:在神经导管里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治疗组2:在神经导管内移植0.1mL以调整好浓度的OECs;各组分别于8周和12周检测面神经诱发电位,利用潜伏期和波幅做组间t检验。结果 8周和12周后移植OECs组的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与波幅均有所恢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移植的OECs辅以神经导管对面神经干缺损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面神经干缺损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顾健朱秋蓓朱艳玲徐亚平戴尉君范静平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嗅鞘细胞神经导管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