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栋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致脑损伤中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致感染性脑损伤中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LY组颈内动脉注射0.2mL(7μg)PLY]和生理盐水(NS)组(颈内动脉注射等体积NS),每组40只。每组按观察时间点分为6h、12h、24h、48h4个亚组,每亚组10只,其中5只注射EB,甲酰胺法测定脑组织EB含量判断血脑屏障(BBB)的破坏程度。5只不注射EB,取脑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分别检测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IF蛋白含量和细胞凋亡。结果与NS组比较,造模后各时间点PLY组大鼠脑组织EB、NSE、GFAP、AIF蛋白含量均较高。细胞凋亡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Y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与AI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59,P=0.000)。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PLY诱导的脑损伤的发展过程,A1F可能介导了神经细胞的凋亡。
- 王越王怀立禚志红李国栋田培超罗强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溶血素感染性脑损伤细胞凋亡凋亡诱导因子
-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致幼鼠感染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颈内动脉注射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建立感染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PLY制作幼年大鼠感染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选取健康普通级1月龄SD大鼠160只,体质量100~120 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PLY组和对照组,其中PLY组(实验组)80只,颈内动脉注射PLY0.2 mL(7μg);对照组80只,颈内动脉注射等体积9 g.L-1盐水。根据不同观察时间点(注射后6 h、12 h、24 h及48 h),将PLY组SD大鼠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中分别有10只注射伊文思蓝(EB),测定不同时间点脑组织EB水平;注射EB组经右颈外静脉近心端注入20 g.L-1EB(2 mL.kg-1),推注时间1~2 min。各组处理后,待观察至相应时间点,将大鼠麻醉行心脏灌注后断头取脑,用于制作脑组织标本,以备观察。采用干湿质量法检测其脑组织含水量(BWC),甲酰胺法测定其脑组织EB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E染色光镜下观察,PLY组脑组织可见血管扩张、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细胞浸润、神经元空泡变性、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增大肿胀、细胞核固缩等改变。各时间点PLY组BWC、EB水平、NSE及GFAP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经幼鼠颈内动脉注射PLY可以成功建立幼鼠感染性脑损伤模型。
- 徐云娜王越王怀立禚志红田培超罗强李国栋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溶血素感染性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