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良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红外
  • 3篇红外辐射
  • 2篇岩石力学
  • 2篇遥感-岩石力...
  • 2篇加载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断层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岩石
  • 1篇应力集中
  • 1篇渗水
  • 1篇失稳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热辐射
  • 1篇矿产
  • 1篇矿产资源
  • 1篇混凝土
  • 1篇基于GIS
  • 1篇管理信息

机构

  • 4篇河北理工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国良
  • 2篇吴立新
  • 2篇刘善军
  • 2篇张艳博
  • 1篇解志薇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河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混凝土破裂与渗水过程的红外辐射特征被引量:28
2009年
对内含水体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红外热像仪并辅以声发射仪,观测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红外辐射与声发射变化特征,研究混凝土破裂与渗水的红外异常前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应力的阶段性发展,试样表面的红外辐射呈现早期整体性均匀上升、中期局部高温异常、后期低温异常的主要特征,声发射相应出现早期微量增加、中期均匀增加、后期快速增加的特征。加载中、后期红外热像出现的局部辐射温度"先升后降"现象是混凝土破裂–渗水的重要红外异常前兆,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应力和声发射前兆。整个破裂与渗水过程中,高温区域包围低温区域的温度场分布是热像的主要特征。基于实验结果,分析试样红外辐射阶段性变化以及破裂、渗水异常前兆的机制,讨论应力、红外及声发射灾变前兆时间差异性的原因。实验结果对水库大坝以及其他储水混凝土工程破裂与渗水的遥感监测与灾变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善军张艳博吴立新李国良陈群龙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混凝土渗水红外辐射安全监测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8
2008年
传统的矿产资源管理手段落后,已无法满足国土信息化的要求,针对矿政部门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从总体设计、数据库建设、所采取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介绍了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含的工作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结构,以及采用的技术特点。该系统的建成,将极大提高矿产管理水平,并为制定矿产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解志薇李国良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加载岩石红外辐射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红外仪对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加载变形破坏过程进行监测,得到试件破坏过程的红外热像。另外,利用RFPA软件对试件在加载过程进行数值实验,并对试件进行应力状态分析。由红外实验与数值实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到:试件破坏过程中整体以升温为主,弹性阶段压应力集中区的岩石试件表面红外辐射温度升高,而拉应力集中作用区温度降低。裂纹越集中区温度升高越明显。这一实验结果可以为利用红外手段预测预报地震、岩体工程破坏失稳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李国良
关键词:红外热像数值模拟应力集中
拐折非连通断层加载失稳的热辐射演化特征被引量:7
2009年
为研究构造活动及其失稳过程的红外异常特征,选择拐折非连通断层作为模拟对象,利用单轴加载试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模型受力及失稳过程的热辐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力的增高及阶段性变化,热像首先在下部断层出现1个高温异常点,强度逐渐增强,临近失稳前在岩桥端部又出现2个高温异常点,并具有交替出现的特征,最终演化为一热条带,继而断层连通失稳。"三点高温"和"交替演化"的红外辐射异常特征,与断层预滑、岩桥区应力集中及迁移有因果关系;(2)岩桥区的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在断层活动过程中呈现3个阶段的变化特征,表现为低应力阶段的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中间应力阶段的缓慢上升和临失稳阶段的加速上升。AIRT短暂降温之后的加速上升是断层破裂失稳的重要前兆;(3)断层周围不同区域的AIRT变化特征不同,与不同区域应力性质差异存在密切关系。应力、应变、红外辐射等多参数的对地集成观测是未来构造活动及其灾变分析的关键。
刘善军吴立新张艳博李国良陈群龙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红外辐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