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福

作品数:72 被引量:1,02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篇变质
  • 21篇地球化
  • 21篇地球化学
  • 20篇橄榄岩
  • 20篇大陆科学钻探
  • 16篇中国大陆科学...
  • 16篇高压变质
  • 16篇超高压变质
  • 14篇地幔
  • 12篇主孔
  • 11篇榴辉岩
  • 11篇辉岩
  • 10篇变质作用
  • 9篇地球化学特征
  • 9篇石榴石
  • 9篇石榴石橄榄岩
  • 9篇化学特征
  • 8篇中国大陆科学...
  • 8篇科学钻探工程
  • 8篇高压变质作用

机构

  • 65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地质矿产...
  • 3篇北京市地质矿...
  • 3篇斯坦福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甘肃省地质调...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湾成功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中国大陆科学...
  • 1篇江苏省地质矿...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2篇李天福
  • 46篇杨经绥
  • 26篇许志琴
  • 20篇徐向珍
  • 18篇陈松永
  • 17篇任玉峰
  • 15篇刘福来
  • 13篇李兆丽
  • 11篇陈世忠
  • 10篇孟繁聪
  • 8篇张泽明
  • 7篇张仲明
  • 6篇薛怀民
  • 6篇陈方远
  • 5篇戚学祥
  • 5篇李化启
  • 4篇李金阳
  • 4篇梁凤华
  • 3篇方青松
  • 3篇白文吉

传媒

  • 23篇岩石学报
  • 10篇地质学报
  • 7篇中国地质
  • 6篇地质通报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现代地质
  • 2篇标准化报道
  • 2篇地学前缘
  • 2篇2004年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西北地质科学
  • 1篇2014年中...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山西段木札尔特河和独库公路沿线火山岩与晚古生代板块构造的关系被引量:8
1997年
描述了天山西段两条调查路线上的古生代火山岩的分布和岩相,划分了火山岩的碱度和系列,大多数酸度较低的火山岩碱度较高。根据各种判别图解和方法,运用火山岩岩石化学资料对其构造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判别分析,结合地质特征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推测。最后,主要结合晚古生代板块构造的演化过程,对火山岩的形成在构造上做了概貌性的推断,认为那拉提山和哈尔克山北坡、博罗科努山北坡的石炭纪火山岩为活动陆缘和岛弧的喷发产物,并且后者(即巴音沟一带)还有洋脊火山岩,因而认为巴音沟蛇绿岩是成熟洋盆的洋壳残余;而伊犁地块内部的火山岩是陆内张性环境的喷发产物。
李天福杨军臣
关键词:火山岩晚古生代
新疆博格达白杨沟的枕状熔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新疆博格达造山带北段东侧白杨沟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岩石主要由亚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组成,其中分布有大量保存极好的枕状熔岩。枕状熔岩主要为基性熔岩,SiO2含量50.17%~54.66%,Al2O3为13.10%~16.44%,MgO为4.62%~7.89%,TiO2为1.23%~2.79%,CaO为7.06%~13.07%,Na2O为2.76%~4.99%,K2O为0.07%~0.82%。基性熔岩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一组为富集如Rb和Ba,另一组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和Ta在N-MORB标准化图解上都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熔岩的稀土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中表现为总体平坦,轻稀土元素(LREE)轻微富集的右倾曲线,δEu为0.89~1.12。从Sr-Nd-Pb同位素组成来看,εNd(t)为+2.8~+3.1,143Nd/144Nd(i)为0.512407~0.512422,εSr(t)为-14.0~-17.5、87Sr/86Sr(i)为0.70293~0.70317、206Pb/204Pb(i)为17.622~17.835、207Pb/204Pb(i)为15.374~15.463、208Pb/204Pb(i)为38.163~38.339,具有亏损地幔端元的特征。本区火山岩在构造环境图解上具有MORB与WPB的特点,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研究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岩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是在古亚洲洋关闭过程中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环境形成。
熊发挥杨经绥贾毅徐向珍陈松永李天福任玉峰左国朝
关键词:枕状熔岩岩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亏损地幔弧后盆地
新疆北天山沙湾地区晚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天山北部沙湾地区火山岩由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组成,主要包括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英安质熔结凝灰岩、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为钙碱性系列。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主量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SiO2=51.03%、77.33%,TiO2=0.76%、0.16%,CaO=10.30%、0.43%,MgO=5.19%、0.89%,Na2O=2.10%、1.27%,K2O=1.28%、2.54%;稀土元素特征分别为:∑REE=369.1×10-6、729.0×10-6,(La/Yb)N=5.0、3.5,(La/Sm)N=2.7、2.4,δEu=0.82、0.54;Sr、Nd、Pb同位素特征分别为:(87Sr/86Sr)t=0.70680和0.70476,(143Nd/144Nd)t=0.52224和0.51225,εNd(t)=0.2和0.1,(206Pb/204Pb)t=17.775和17.720,(207Pb/204Pb)t=15.790和15.826,(208Pb/204Pb)t=38.240和38.876。火山熔岩亏损Nb、Ta、Ti和P,富集K、Rb、U、Th、Zr和Hf,玄武安山岩的Zr为117×10-6~121×10-6,Zr/Y比值为5.63~5.82。流纹岩是玄武安山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流纹岩LA-ICPMS锆石的U-Pb年龄为(310±2)Ma。本区火山岩原始岩浆产出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是源自软流圈地幔的大陆玄武岩浆受到岩石圈地幔和大陆上、下地壳混染的结果。玄武安山岩中辉石斑晶的结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76.4℃,4.13 kpa,相当于16.7 km的深度,反映了混染的大陆玄武岩浆在中、上地壳缓慢结晶形成单斜辉石斑晶后,因陆壳的拉张、快速上升至地表的过程。
刘飞杨经绥李天福陈松永徐向珍李金阳贾毅
关键词:火山岩地球化学北天山
新疆南天山东段库兹山基性超基性岩特征和成因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新疆南天山东段库兹山基性超基性岩带,前人缺乏研究,但该带的岩石成因和形成地质背景对认识南天山的构造格架具有重要意义。该带中的主要岩石类型有单辉橄榄岩,辉绿岩和辉长岩等。单辉橄榄岩的橄榄石为富镁型:Fo为93~96;副矿物铬尖晶石属于高铬低镁型,Cr#(Cr/(Cr+Al)×100)值78~99,Mg#(Mg/(Mg+Fe)×100)值1.8~41.4,属于造山带中的阿拉斯加型超基性岩类型。辉绿岩中辉石为普通辉石,Mg#(Mg/(Mg+Fe)×100)显示一个连续的从高到低的演化趋势,反映了岩浆的分异作用;长石为拉长石和中长石。辉长岩中辉石为普通辉石;斜长石已经蚀变成钠长石,Ab在95以上。辉绿岩和辉长岩K2O含量均很高,平均值分别为0.75和0.85,且LILE相对HFSE明显富集,认为它们可能与单辉橄榄岩同属造山带中的侵入体,形成在南天山的造山阶段。基性岩的同位素年代学指示该岩浆事件由石炭纪延续到二叠纪(331~286 Ma)。
李金阳杨经绥徐向珍郭国林陈松永李天福任玉峰左国朝
关键词:超基性岩基性岩
中国东部几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兼论幔源包体的成因被引量:13
2002年
以中国东部宽甸、汉诺坝和明溪含有幔源包体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 (巨 )晶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新的单斜辉石 -熔体平衡温压计对单斜辉石斑 (巨 )晶 -熔体进行了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共生的亚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 ,单斜辉石巨晶的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单斜辉石斑晶。这说明碱性玄武岩的形成深度大于亚碱性玄武岩 ,单斜辉石巨晶是更高压力下的结晶产物 ,单斜辉石斑晶在岩浆上升的不同深度均有晶出。回归分析表明 ,尽管携带幔源包体的玄武岩浆上升速度较快 ,但并不是绝热上升。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条件与同一地点幔源包体平衡温压条件的对比表明 ,单斜辉石巨晶和碱性玄武岩中的部分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大于幔源包体的平衡温压 ,表明了包体寄主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包体的深度。因此 ,幔源包体是寄主岩浆上升途中捕虏的上地幔碎块 ,而非寄主岩浆形成源区的残留体。
李天福马鸿文
关键词:新生代玄武岩幔源包体温压计
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H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2011年
He同位素是区分地壳、地幔物质,研究壳-幔相互作用最灵敏的示踪剂之一,但其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目前仍不清楚,因而制约其在榴辉岩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作为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带分布的重要地区,榴辉岩产出得天独厚,大洋、大陆两种俯冲成因榴辉岩均有分布。本文在归纳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He同位素示踪在榴辉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李兆丽李天福
关键词:HE同位素榴辉岩
东海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橄榄岩及其原岩和成因类型的判别——以PP1孔和PP3孔为例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在总结全球地幔橄榄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个用于判别HP-UHP变质带中变质橄榄岩原岩及其成因类型的判别图解。该图主要由镁铁总量MgO+(%)和一个参数m+f/si比值构成。另用Al2O3和CaO分别与MgO+(%)制成两个辅助图解,以示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之间在Al2O3和CaO含量上的分界。通过原岩判别结果和研究表明,PP3孔和PP1孔两者在变质组合、原岩成因类型、地球化学和变质条件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重大差异。分别代表来自两种极端的地球化学类型和两种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UHP变质体。PP3钻孔以Ol+Gt+Cpx+Opx+Sp为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的含石榴石纯橄岩,其原岩系来自地幔残余成因的方辉橄榄岩遭受UHP变质作用的产物,它以成分高度均一,富Mg(Mg’=92),极端亏损不相容元素REE(∑REE<1×10-6可称为超亏损型)为特征。在变质相中仍保留原岩的残余矿物铬尖晶石(Sp),其成分显示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成分趋势。并出现以Gt和Sp共存相为特征的变质相。据实验结果(klemme,2004)表明该共存相的稳定域的P-T条件Cr-Sp可达7Gpa,T1400℃,即形成于200km的地幔深度。综合研究显示该孔变质橄榄岩原岩(方辉橄榄岩)具有大洋岩石圈地幔残余成因的某些印记,而不是同深度原生地幔岩相转变的产物。PP1孔变质橄榄岩是由无水矿物相(Ol+Opx+Cpx+Gt)+含水矿物相(Phl±Chu)组成的石榴石橄榄岩杂岩,其原岩来自两种不同成因的超镁铁岩系列:一为具地幔成因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系列(可能相当于地幔楔中的Al型橄榄岩),另一部分(少数)来自具岩浆成因的超镁铁岩系列(纯橄岩—异剥橄榄岩—辉石岩组合,可能相当于A2型橄榄岩)。该套变质橄榄岩,以成分高度不均一,极端富集REE(∑REE平均>20×10-6可称为超富集型)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为特征。这种异常现象并不反映其原岩�
王希斌杨经绥李天福陈松永任玉峰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橄榄岩
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岩性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被引量:18
2010年
文章以龙门山中央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汶川地震破裂带南段虹口乡八角庙地区地表断裂带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结合汶川地震科学钻探1号孔(WFSD-1)岩芯部分研究成果,探讨龙门山中央断裂带的物质组成及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映秀-北川断裂带由很多次级小规模断裂(破碎带)以及夹持其中的块体所构成,其中断层泥的厚度由几毫米到25cm不等,与WFSD-1岩芯记录的地震断裂现象基本一致。从虹口乡八角庙露头来看,映秀-北川断裂带整体宽约120m,分布有近80条含有断层泥的次级断裂带。以台湾车笼埔断裂钻探项目(TCDP)和汶川地震科学钻探(WFSD)研究来看,一次大地震只能形成几毫米至约2cm厚的断层泥,推断映秀-北川断裂带中每层断层泥至少发生过1次到13次地震,该区总厚度约150cm的断层泥中发生地震次数至少为183次,说明沿着映秀-北川断裂带重复发生过多次强地震活动。每次地震活动并不完全沿袭老的地震断裂主滑移带滑动,而是沿着断层泥边部区域滑动。从整个断裂带中断层泥分布特征来看,地震断裂活动具有向断裂下盘迁移的趋势,并且断层泥的厚度与断裂活动性成正比关系,表明断裂带宽度与地震活动次数及其演化历史有着成因上的直接联系,多次地震活动叠加可能是龙门山形成的主要成因。
王焕李海兵裴军令李天福黄尧赵志丹
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断层泥
康金拉地幔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正>康金拉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东段,罗布莎蛇绿岩体的东段,主要由变质地幔橄榄岩、堆晶岩和基性岩墙组成。由于工作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等原因,迄今为止,人们对该地区地幔橄榄岩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作者对采自该地区的26件...
李兆丽杨经绥徐向珍李天福
南苏鲁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C”类组构及其形成条件探讨被引量:18
2005年
上地幔地震的各向异性主要归因于橄榄石的优选方位,不同的橄榄石优选方位模式可以作为上地幔不同动力学作用的指示剂。不同应力和含水量条件下的高温变形实验已经确定出五类橄榄石组构模式(“A”型、“B”型、“C”型、“D”型和“E”型)。本文运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来自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橄榄石进行了优选方位测定,不同变形程度的橄榄石均显示了[100]轴近垂直于面理和[001]轴近平行于线理的特征,为“C”类组构模式,可见组构类型与变形程度没有关系,并且橄榄石组构所显示的NW向SE的剪切指向,与围岩-正、副片麻岩中形成于折返过程的石英优选方位所显示的SE向NW的剪切指向完全不同,说明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C”类组构是折返前形成的。结合橄榄石结构水的测量和已有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形成的温压条件,推测该组构形成于含水俯冲带中,认为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原岩来自于高含水的上部地幔楔碎块,与俯冲的陆壳物质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并最终折返至地表。
许志琴陈晶王勤曾令森杨经绥陈方远李天福梁凤华
关键词:橄榄石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作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