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老年病科老年CHF住院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5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3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LVEF和6MW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NT-proBNP和LVDd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
- 蒋宜李宝善唐渝平周敏李婷婷褚静鑫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UAP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ECG)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有显著性减少,ECG表现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的临床改善情况及ECG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30/32)和84.4%(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UAP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UAP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李婷婷
- 关键词:心绞痛低分子肝素钙临床疗效
- 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老年ICM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调脂、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的基础治疗以及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并口服曲美他嗪。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实验室检查各指标以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LVEDD、LVESD、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ICM心力衰竭短期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钟淼李婷婷史若飞
- 关键词:左卡尼汀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3例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疗效。方法83例CHF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使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疗程36个月;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3年的总有效率90.4%,明显高于对照组41.5%(P<0.05)。心功能持续性改善,死亡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不仅持续改善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素,还能明显降低远期病死率。
- 裴文楠李婷婷唐渝平岳瑞华
- 关键词: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心力衰竭
- 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2名规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培训人员自主学习时间以及教学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课余学习总时间均多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解决问题能力,认知成熟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PBL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培训人员自身学习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蒋宜李宝善李婷婷褚静鑫唐渝平
- 关键词:PBL教学法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教学效果
-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相关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老年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AD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非AD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相关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Klotho蛋白水平(P=0.006)、简易智力状况显著(MMSE)评分(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患病情况、血脂水平、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连续回归分析提示,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和高龄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03,P=0.014)。结论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与AD发病相关,监测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对于AD的预防、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李宝善唐渝平马厚勋蒋宜李婷婷裴文楠
- 关键词:KLOTHO蛋白老年阿尔茨海默病
-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合并LVH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4例为LVH组,同期排除LVH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对比两组一般临床指标,分析L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VH组Klotho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同时2型糖尿病和高BMI也是高血压LVH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浆Klotho蛋白水平降低与LVH发生有相关性,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监测在LVH的预防、诊断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李宝善蒋宜唐渝平马厚勋裴文楠李婷婷周敏褚静鑫
- 关键词:KLOTHO蛋白高血压
-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Klotho蛋白水平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大于60岁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年龄、男女比例一致、无腔隙性脑梗死老年人9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血浆Klotho水平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组血浆Klotho蛋白水平(689.4±40.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848.5±38.7)ng/L(P=0.009),高血压患者比例(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4),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和高血压是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0R值分别为3.325、2.413,P值分别为0.003、0.021)。结论低血浆Klotho蛋白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有关,监测血浆Klotho蛋白水平对腔隙性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裴文楠李宝善钟淼唐渝平蒋宜李婷婷
- 关键词:KLOTHO蛋白脑梗死
- 海捷亚和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尿微量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比较海捷亚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EH)降压效果 ,并评价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EH随机分成 2组 ,海捷亚组 (40例 )和氨氯地平组 (40例 ) ,分别给予海捷亚每天 1片和氨氯地平每天 5mg治疗 ,疗程 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U- MAlb)、血和尿β2 微球蛋白 (β2 - MG)。结果 :2组药物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较基值降低 ,坐位偶测血压观察 ,海捷亚组降压幅度为 (2 4 3± 8 13) (15 . 8± 3 6 .)mmHg(1mmHg =0 .133kPa) ,P <0 . 0 1;氨氯地平组降压幅度为 (2 3. 8± 7 .5 7) (15 . 2± 5 . 9)mmHg ,P <0 . 0 1;但其降低值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 2组药物治疗前后U MAlb、血和尿 β2 - MG检测结果为海捷亚组差异显著 (P <0 . 0 1) ,氨氯地平组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结论 :海捷亚同氨氯地平一样对EH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同时 ,海捷亚还能降低U MAIb、β2- MG的排泄 ,改善肾功能。
- 唐渝平李婷婷
- 关键词:海捷亚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蛋白
-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研究组共32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1共30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2共30例采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24h平均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白天及夜间平均DBP和SBP、心率(HR)等指标,分析并比较各组的降压效果及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和8周24h平均DBP和SBP、白天及夜间平均DBP和S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8%(30/32)与对照组1的总有效率76.7%(23/30)、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70.0%(21/30)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且具有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理想的联合降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
- 李婷婷
-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坎地沙坦高血压老年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