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婷婷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微球
  • 3篇氧化硅
  • 3篇二氧化硅
  • 2篇巯基
  • 2篇离子
  • 2篇纳米
  • 2篇二氧化硅微球
  • 2篇发光
  • 1篇单分散
  • 1篇点击化学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致发光
  • 1篇修饰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胺
  • 1篇银离子
  • 1篇银纳米粒子
  • 1篇质子电导率
  • 1篇质子交换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化工学院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0篇李婷婷
  • 6篇沈启慧
  • 6篇刘岩
  • 6篇白晓
  • 3篇于东冬
  • 3篇周建光
  • 2篇于清波
  • 1篇钟芳丽
  • 1篇李昊龙
  • 1篇赵冰
  • 1篇周伟红
  • 1篇王旭
  • 1篇贾琼
  • 1篇邹东雷
  • 1篇宋薇
  • 1篇吴杰
  • 1篇董双石
  • 1篇朱伟
  • 1篇钱宁
  • 1篇孙杨

传媒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巯基光点击化学用于二氧化硅微球表面修饰被引量:1
2017年
在水体系下,一步法可控制备单分散、粒度分布均一、粒径为0.5~2μm的二氧化硅微球,并且表面覆盖大量的巯基,巯基密度能够达到0.7μmol·g^(-1),利用巯基-烯光点击化学反应特性,在365 nm紫光灯照射下,敞开水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巯基受光子激发,形成自由基,与烯烃双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完成微球末端官能团的修饰。该修饰方法具有简单、可控性强、无副产物、绿色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医药领域。
刘岩白晓邓凤梅李婷婷沈启慧于东冬周建光
关键词:微球表面修饰
溶胶-凝胶法制备单分散功能性二氧化硅球被引量:14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该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富集大量的官能团,提供反应活性位点。具体研究配料比、搅拌速度、电解质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通过加入具有官能团的硅烷从而得到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可以用于生物样品分析检测。
刘岩于清波白晓李婷婷沈启慧
关键词:溶胶-凝胶SIO2微球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银纳米粒子复合纳米纤维及其SERS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聚丙烯腈/银纳米粒子复合纳米纤维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通过调节聚丙烯腈溶液的浓度可得到不同直径、不同厚度的纤维薄膜,将聚丙烯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得到聚丙烯腈/Ag种子溶液,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Ag种子/AgNO3复合纳米纤维;加入AgNO3并利用水合肼二次还原后可制备适合拉曼检测的聚丙烯腈/Ag纳米粒子复合纤维膜,聚合物纤维表面和内部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密度可调节。通过调节不同的纳米粒子的密集程度,可构筑出具有较高的电磁场增强效果的特殊的"热"结构(高局域强电磁场的亚波长区域)。而聚合物纤维内部的银纳米粒子可通过溶胀作用吸附更多的探针分子,提高拉曼检测的灵敏度。该基底有很好的SERS信号,并且可大规模制备。
宋薇李婷婷王旭赵冰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丙烯腈银纳米粒子
大尺寸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Stber法,在水体系中制备大尺寸二氧化硅微球,选取不同硅烷为原料,通过优化硅烷浓度、氨水浓度、电解质浓度,得到粒度分布相对均一的二氧化硅微球.通过XRD和SEM表征证实得到的微球为二氧化硅材质,并且形貌为球形,粒度为1~2μm的微球,无粘连等现象.结果表明,选取巯基硅烷加入量为800μL、氨水加入量为50μL、电解质浓度为2.85 mmol/L,最终得到单分散性较好的大尺寸二氧化硅微球,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刘岩于清波白晓李婷婷沈启慧
关键词:微球大尺寸
半导体纳米材料CdSe/ZnS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以半导体纳米材料CdSe/ZnS作为发光层,ZnO作为电子传输层,用Al和氧化铟锡(ITO)分别作为两极材料,采用旋涂和真空蒸镀膜技术制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器件发射黄光,峰位为575nm,半峰宽30nm,最大发光强度2 000cd/m^2;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该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无明显衰减;当半导体纳米材料CdSe/ZnS及ZnO分别作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时,可制备具有高电流密度且稳定的发光二极管主体材料.
刘岩白晓李婷婷朱伟沈启慧
关键词:半导体纳米材料电致发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新型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银离子的吸附被引量:6
2016年
表面具有大量巯基的二氧化硅微球与介孔二氧化硅一样,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通过溶胶凝胶一步法制备巯基功能化的二氧化硅微球,该微球粒度分布均匀、成球率高,直径在1μm左右。红外和拉曼光谱证明,微球表面富含大量的巯基,超短的吸附平衡时间说明巯基与Ag+迅速螯合,而不同于介孔的扩散吸附。溶液的p H对Ag^+吸附量的影响不明显,巯基功能化的微球对Ag^+的吸附遵守Slips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能够达到102 mg/g,并且拟合度达到99.6%。
刘岩白晓李婷婷孙杨沈启慧于东冬周建光
关键词:巯基二氧化硅微球银离子
基于响应面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制备与优化被引量:6
2015年
为使TiO2能在可见光作用下发挥光催化作用,并易于从水中分离,将掺有稀土金属离子Er3+的上转换发光剂Er3+:YAlO3与TiO2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再将其负载于聚氨酯海绵(PS)载体表面,制备Er3+:YAlO3/TiO2-PS光催化剂。利用响应面(RSM)方法对光催化材料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根据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设计出3因素5水平析因实验,以光催化剂对苯酚的降解率作为响应值,得到最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在水热处理温度110~114℃、光催化剂中TiO2质量浓度60~65mg/L、海绵/溶胶负载比20g/L时苯酚降解率最佳,与实测结果相符。
邹东雷李婷婷高梦薇钱宁张高瑞洋董双石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光催化苯酚聚氨酯海绵
量子点@SiO2微球的水相合成及其在流式分析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表面配体交换将巯基硅烷包覆在量子点(QDs)表面,并与过量的硅烷共水解制备出包覆QDs的荧光硅球。该方法通过化学键合避免了QDs的泄露以及QDs荧光性质的改变,而且微球表面富集大量的巯基,为后续的反应提供活性位点。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对荧光微球形成的影响,优化条件得到了尺寸均一、单分散性的荧光微球。将荧光微球用于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微球的数量和荧光强度能够满足流式分析检测的需要,适合制备成编码微球。
刘岩白晓李婷婷钟芳丽沈启慧于东冬周建光
关键词:量子点
主链全碳型芳基聚合物质子交换膜
2023年
质子交换膜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液流电池、水电解制氢等能源储存和转换技术,是我国“双碳”目标下亟需的关键材料。全氟磺酸膜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质子交换膜材料。然而,全氟磺酸膜存在着缺点,如低湿条件下电导率显著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和合成工艺复杂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致力于发展各种替代材料,如聚醚醚酮、聚苯醚、聚砜和聚酰亚胺等。但是,这些聚合物的主链结构中通常含有杂原子,当长时间处于复杂的实际工况下,杂原子位置容易发生断键,从而降低了这类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相比而言,主链全碳型芳基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是一类极具潜力的质子交换膜替代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主链全碳型芳基聚合物的近期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类聚合物材料的合成策略、结构-性能关系及其在质子交换膜领域的应用。
李婷婷李海宾刘炳辉赵成吉李昊龙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质子电导率结构-性能关系
磷酸三丁酯与三烷基胺类萃取剂对锌离子的协同萃取被引量:13
2008年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B)和三烷基胺萃取剂(N235,R,N,R=C8~C10)在HCl介质中对Zn^2+的萃取,该混合体系对Zn^2+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协萃系数为12.34。用斜率法和恒摩尔法探讨了萃取机理,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R3N)15·ZnCl2.B,协萃反应方程式:ZnCl2(n)+1.5R3N(o)+B(o)-(R3N)1.5·ZnCl2·B(o)。计算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函数△H、△G和△S,证明反应为放热过程。比较了TBP-N235的混合体系萃取Zn^2+和Cd^2+的性能,并考察了TBP与另一种胺类萃取剂N,N′-二(1.甲庚基)乙酰胺(N503)的混合体系对Zn^2+和Cd^2+的萃取。结果表明:TBP-N235的混合体系对Cd^2+没有明显的协同效应;TBP-N503的混合体系对Zn^2+和Cd^2+协同效应都不明显。计算了TBP-N235的混合体系对Zn^2+和Cd^2+的分离系数,证明此体系可以从富镉溶液中分离锌。
贾琼吴杰李婷婷周伟红
关键词:磷酸三丁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