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螺旋藻泡载分离法采收的实验室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在一种斜臂泡沫分离装置上,较为详细地研究了泡沫塔构造、起泡剂Tween 20浓度、载气流率、pH值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螺旋藻泡载采收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斜臂泡沫塔可明显改善藻细胞的泡载性能, 当Tween 20浓度为100 mg/L、载气流率为30 L/h及pH(11、乙醇浓度为1((()时,泡载采收过程的分离因子R和浓缩倍数(可分别达到5.04~6.52和2.74~4.31.
- 曾文炉李浩然李宝华丛威蔡昭铃欧阳藩
- 关键词:螺旋藻采收
- 低溶气压力下微藻细胞的气浮法采收被引量:10
- 2002年
-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通过添加微量表面活性剂以实现在较低溶气压力下进行微藻气浮采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添加适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 2 0可降低待分离体系的表面张力 ,改善微气泡的质量 ,在较低溶气压力下 (≤ 0 .2 5MPa)可获得良好的采收效果。无论是批式过程还是连续操作 ,当溶气水中含有浓度为 10 0mg/kg的Tween 2 0时 ,采收性能都得到较大改善。
- 曾文炉李宝华石红丛威蔡昭铃欧阳藩
- 关键词:气浮分离采收螺旋藻微藻TWEEN
- 微藻细胞的气浮法采收被引量:7
- 2002年
- 实验以螺旋藻为模型藻种,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气固比、气浮塔构造特性、溶气压力和溶气时间等操作条件对微藻气浮采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藻液值为可使藻液产生良好的絮凝性能; pH 12.0 高径比较大的气浮塔具有更优越的采收效能;气浮采收率随气固比、溶气压力的增加以及溶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提出的气浮采收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
- 曾文炉李浩然丛威李宝华蔡昭铃欧阳藩
- 关键词:气浮分离螺旋藻微藻动力学模型
- 微藻细胞的连续泡沫分离法采收被引量:12
- 2002年
- 为考察连续泡沫分离法采收微藻细胞的可行性 ,在一种斜臂泡沫分离装置上 ,以螺旋藻为模型藻种 ,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载气流率、藻液进料流率、浓度、pH值、离子强度、乙醇浓度、进料位置、泡沫段与液相段高度之比等因素对泡载采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载气流率、藻液进料流率或藻液浓度较低时采收性能良好 ;当 pH值为 11、离子强度为 1 3× 10 4 μs·cm-1、乙醇浓度为 3%(体积 )时泡载收率可达 2 5 %~ 45 %;采用泡沫相段进料有利于提高泡载采收性能。提出的连续泡载采收动力学模型与实验值拟合较好 .
- 曾文炉李宝华李浩然丛威蔡昭铃欧阳藩
- 关键词:微藻螺旋藻动力学模型细胞培养
- 一种制备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方法,其包括(1)用含有编码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核苷酸序列之核酸构建体转化适当的原核宿主细胞;(2)在适于所选原核细胞生长条件下培养经转化的宿主细胞;(3)在适于脱氧...
- 刘斯奇冯小黎王超李宝华郝丕良任艳汪建杨焕明
- 文献传递
- 微藻细胞的连续气浮法采收被引量:14
- 2003年
- 以螺旋藻为模型藻 ,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藻细胞的絮凝行为以及回流比、藻液浓度、溶气时间和溶气压力因素等对藻细胞连续气浮采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调节pH值为 11— 12可使藻液产生良好的絮凝性能 ;增大回流比、提高溶气压力、延长溶气时间和接触停留时间 ,可有效地提高气浮采收效率 ;藻液浓度较低时 ,气浮采收效率较高。所提出的连续气浮采收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实验结果。
- 曾文炉李宝华蔡昭铃丛威欧阳藩
- 关键词:气浮螺旋藻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