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6H指数:8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内注药治疗内脏痛的神经基础与皮肤经络的实质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研究家兔胃伤害性刺激牵涉区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分布规律及其末梢分布。方法:在家兔胃伤害性刺激牵涉区皮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逆行神经追踪,观察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分布规律及其末梢分布规律。结果:在C4~T10脊神经节(SG)发现标记细胞,以C6~T8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腹腔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腹腔神经节标记细胞较多。在下丘脑、脊髓后角、骶脊肌的肌膜、胃、膀胱壁的外膜和黏膜、心肌的内、外膜,腹主动脉壁的内、外膜发现有荧光密集区。结论:胃伤害性刺激皮肤牵涉区初级神经元分布在C4~T10脊神经节,交感神经元分布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腹腔神经节,以腹腔神经节标记细胞较多。其末梢分布于皮肤、血管壁、肌膜、空腔脏器的外膜和粘膜等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区,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可能有递质上行至脊髓后角和下丘脑,这可能是皮内注药治疗内脏痛的神经基础也可能与皮肤经络的实质有关。
- 章云海周震球曾因明李小明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 关键词:内脏痛神经系统交感神经
- 皮内注射局麻药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的镇痛效应被引量:29
- 2004年
- 局麻药皮内注射治疗内脏痛已经取得了明显疗效[1],本研究拟观察在相应皮区皮内注射局麻药对结肠镜检查引起内脏痛的临床效果.
- 章云海曾因明雷玲赵志斌孔庆云葛洋于爱玲赵琳朱珊珊李小明颜明
- 关键词:局麻药皮内注射结肠镜检查镇痛效应内脏痛
- 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2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9
- 2004年
- 章云海周震球曾因明李小明耿祝生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 关键词:疱疹神经痛地塞米松
- SPECT用于与牵涉区相关的皮部腧穴通路的研究
- <正>目的:应用SPECT研究与胃牵涉区相关的皮部腧穴通路方法:将家兔分为A、B、C三组,A组在已确定的家兔胃伤害性刺激的皮肤牵涉区,取双侧“风门”穴,左侧皮内、右侧皮下注射核素钼锝(99Tco4,-99mTc)为示踪剂...
- 章云海宋长祥雷玲李玉李静孙波徐志强耿祝生卢文沈国容曾因明张兆剑李小明赵琳
- 文献传递
- 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实验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完成。在4只雄性家兔经“风门”穴的肌膜注射神经追踪剂荧光素核黄,成活18~24h,分别取C2~L5背根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骶部骶棘肌、肝、膀胱、脾、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淋巴节、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ZX-00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另一套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其是否与皮内感受器通路相关。结果:4只家兔均成功地进行了风门穴肌膜注射荧光素核黄,共获得胶片288张。①在C3~L3脊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T3~T12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大脑的侧脑室壁标记到大量带状排列的小细胞;下丘脑的四脑室底部标记到部分多角细胞。②在脊髓前、后角、小脑、骶棘肌、背阔肌、膈肌的肌膜、心肌的内、外膜,胃、膀胱壁、肺支气管壁、肝管壁、胆囊壁的外膜和黏膜、肩关节滑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以及牵涉区和骶部及耳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有荧光密集区。结论: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由大脑和下丘脑高位中枢的部分神经细胞、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副交感神经元等四大神经网络组成,较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更为广大。
- 徐志强章云海卢文李玉李静曾因明刘克芳陆爱蓉耿祝生雷玲沈国容李小明赵琳
- 关键词:风门肌膜神经节神经节交感下丘脑
- 家兔胃外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部经络的相关实验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观察内脏的感觉感受器通路网络,探讨家兔胃外膜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部经络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完成。将4只家兔分别经胃体、胃底、贲门、幽门处的胃外膜注射神经追踪剂荧光素核黄逆行神经追踪,成活18~24h和30~36h后,分别取C2~L5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结、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骶部骶脊肌、肝、膀胱、脾、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淋巴结、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ZX-00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另一套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是否与皮内感受器通路相关。结果:4只家兔均成功取材,共获得胶片288张。①追踪18~24h在C3~L3脊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T3~T12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脊髓前、后角、骶脊肌的肌膜、胃、膀胱壁的外膜和黏膜、心肌的内、外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以及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有荧光密集区。大脑、小脑、丘脑、脑干没有见到明显的荧光密集区。②追踪30~36hC3~T2脊神经节标记细胞大部分消失,T3~T10仍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的标记细胞与追踪18~24h相似,荧光密集区的部位同追踪18~24h。结论:家兔胃外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主要在脊髓及脊髓前,与高位中枢关系不大。胃外膜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与胃牵涉区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在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相互重叠,其末梢感受器上、下行通路网络在脊髓前、后角、骶脊肌的肌膜、胃�
- 耿祝生章云海雷玲李玉李静徐志强曾因明刘克芳陆爱蓉李小明赵琳
- 关键词:神经网络经络
- 皮内注射利多卡因示踪剂观察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逆行神经追踪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利多卡因是否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神经系统形成高药物浓度,并与静脉注射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将1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皮内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两组,每组6只,两组又分为给药后18,22,26h3个亚组,每亚组2只。皮内注射组在家兔肩胛区脊柱T3~4棘突两旁1cm的皮肤皮内注射10g/L利多卡因4mg/kg,分两三点注入,使之呈苍白桔皮样皮丘;静脉注射组经静脉缓慢推注10g/L利多卡因4mg/kg。在给药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兔,取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脊髓、下丘脑和肌肉,分别匀浆测定利多卡因含量。每组3个时间点所取组织作为一组,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2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组间比较: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下丘脑和肌肉的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248.1±8.6),(164.1±4.7),(15.7±1.0),(23.7±2.6)ng/g;(29.8±2.4),(55.7±2.8),(0.98±0.26),(1.98±0.3)ng/g,P<0.01];脊髓利多卡因含量显著低于静脉注射组[(20.7±2.7),(24.8±2.3)ng/g,P<0.05]。②组内相比: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肠系膜下神经节(P<0.01);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显著高于脊髓、下丘脑和肌肉(P<0.01)。结论:皮内注射利多卡因,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形成高药物含量,还能到达下丘脑,高于静脉给药途径。皮内注药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
- 章云海孙增先陈贵华扬聪颖耿祝生雷玲李玉李静徐志强曾因明刘克芳陆爱蓉李小明
- 关键词:注射皮内利多卡因神经节皮内注射示踪剂
- 皮肤与内脏相关的神经基础研究(英文)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在皮内注药治疗遗尿症及内脏痛有效的基础上,研究皮肤与内脏相关的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家兔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ansBlue),胃内注入甲醛致胃伤害性刺激,观察皮肤渗漏斑,找出皮肤牵涉区;在牵涉区皮肤和胃黏膜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用神经逆行追踪法分别观察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分布规律。结果家兔胃痛的皮肤牵涉区在肩及肩胛区,在牵涉区皮肤和胃黏膜分别注射HRP和NY在C8~T8脊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相互重叠。结论胃痛的皮肤牵涉区与胃黏膜初级神经元分布的特点是在脊神经节呈节段性分布且相互重叠,在交感神经节呈弥散性分布,无节段性分布,也相互重叠,这可能是皮内注药治疗内脏痛的神经基础。
- 章云海周震球曾因明李小明耿祝生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 关键词:遗尿症内脏疼痛交感神经元皮肤
- 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被引量:49
- 2003年
- 目的 在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疗效机制的神经学基础。方法 在家兔肩胛区皮内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用神经逆行追踪法研究皮内神经末梢到神经节神经细胞的上行轴浆流通道及初级神经元分布规律。结果 皮内注射HRP、NY分别在C4-T10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腹腔神经节、标记到神经细胞,脊神经节在C6-T8标记的细胞较多,交感神经节比脊神经节标记的细胞多,荧光标记神经细胞分布范围与HRP法基本一致或前后各多一个节段,而相同节段的标记神经细胞数明显比HRP标记的多。结论 动物实验从形态学上验证了皮内神经末梢到神经节神经细胞的上行轴浆流通道及初级神经元分布规律,皮内注药治疗PHN疗效可能与此通道有关。
- 章云海曾因明周震球李小明田月霞耿祝生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 关键词: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
- 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与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6
- 2000年
- 汪洪流黄慧建李小明何浩明田小平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红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