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岩
- 作品数:70 被引量:15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绥远地区晋风民居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界定了绥远地区的概念,分析了走西口移民和绥远地区环境这两个要素对晋风民居的影响和制约,归纳出绥远地区晋风民居演变的适应性特征,总结出绥远地区晋风民居的适应性机制,最后讨论了晋风民居对于绥远地区的影响,指出我们应辩证看待适应以及适应有度的观点,更好地去探求当下文化的变迁与适应之道。
- 殷俊峰白瑞李岳岩
- 关键词:适应性
- “非礼”西安被引量:2
- 2008年
- 引言
刘克成:《中外建筑》杂志社从去年开始,每期举办了一个活动,以座谈的形式谈城市、谈建筑,比如在北京叫“是非建筑”,在上海叫“依然摩登”,广州叫“行进之城”等,这个活动就这么一个一个城市举行,现在也希望在西安做这么一次。主题叫做“上下之间”,“上下五千年”的意思。
- 彭诚黄磊刘克成李骊明屈培青张宁王陕生秦峰王建新茹雷柳成辉胡武功佟裕哲井敏飞樊淳飞段德罡李岳岩温建群林源
- 关键词:中外建筑杂志社城市
- 国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研究方法更加凸显出其在建筑设计前期对于碳排放控制的优越性。针对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国内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过研究,每位学者的研究均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参数与侧重点。本研究将这些学者的成果与本团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建筑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与减碳策略,以便为之后的研究者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参考。
- 张凯李岳岩
- 关键词: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一种搅拌旋转挤压墙体表面修复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旋转挤压墙体表面修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和可拆卸部分,主体部分包括支撑筒,支撑筒内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电动气缸连接有螺旋送料杆,螺旋送料杆进行送料,支撑筒的下端连接有可拆卸装置,可拆卸装置包...
- 王逸玮韩鹏乔柯李岳岩
- 文献传递
-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震中龙门古镇规划设计
- 通过深入调研本次地震灾区的传统村镇聚落与其民居,在震中龙门古镇重建的规划设计中,尊重本地山水格局和历史文脉,传承本土民居的生态经验,营造出组团化与院落化结合的整体空间格局。沿袭传统天井式民居的气候适应性,选取耐久性和抗震...
- 胡月萍毛刚李岳岩
- 关键词:民居空间乡土艺术
- “此地话”建筑
- 2015年
- "此地话"是陕西人对当地方言的统称,当然对应的是"普通话"。我小时西北大学的校园中长大,祖辈从外地来,周边的各色人也来自五湖四海,长辈们操着各种方言和南腔北调的普通话,普通话就成了我们这些孩子们最通用的语言。能说正宗的"此地话"反倒成了一件荣耀的事,于是就出现了"醋溜"的"此地话"。
- 李岳岩
- 关键词:中国建筑师武林外传
- 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与再生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通过对陕南两个乡村民居的改造设计,系统梳理了当地民居中传统的建筑技艺,并在设计中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建筑技艺进行了诠释,同时尝试对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本土化、地域化处理,并将其应用于传统民居的改造与更新之中。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实践,以期针对乡村建设领域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建筑的角度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并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建筑技艺的再生与发展。
- 李岳岩陈曦
- 关键词:建筑技艺乡村民居
- 四川汉旺地震遗址保护地概念规划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四川汉旺震后破坏状况的介绍和与其他破坏严重地区的比较可以看出,设置汉旺5·12地震遗址保护地具有必要性。遗址保护地规划应从遗址保护地的定位、规划设计原则、主要构思、规划空间结构、保护措施、展示方式、重要场所意向性设计等方面进行。
- 周庆华李岳岩陈静吴左宾
- 关键词:地震
-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与减碳策略被引量:31
- 2021年
-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以全面反映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以2005年建造的高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作为基准参数,与两栋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建造、使用和拆解阶段的全面控制,可以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的基准水平大幅下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
- 李岳岩张凯李金潞
- 关键词: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建筑数字化设计与技术”主题沙龙
- 2017年
- 当下,建筑学已步入了数字语境。古老的建筑学科在数字技术推动下,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息化转型。从一线设计机构的建筑数字化设计实践,到国际知名高校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探索,一批批建筑师、学者正在这场信息化转型中积极探索着、苦思冥想着。为此,我们诚邀多位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研究视野的建筑学者、建筑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建筑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当下在建筑数字化设计领域奋力探索的学者和建筑师提供有益建议。
- 孙澄刘玉龙谌谦赵元超刘抚英李岳岩张建涛倪琪赵宏宇姚家伟
- 关键词:建筑学科数字技术建筑师设计实践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