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崖雪

作品数:77 被引量:374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三叉神经
  • 25篇三叉神经痛
  • 25篇神经痛
  • 25篇经痛
  • 17篇针刺
  • 12篇疗效
  • 10篇电针
  • 10篇治疗三叉神经...
  • 9篇针灸
  • 7篇穴位
  • 6篇深刺
  • 6篇疗效观察
  • 6篇刺法
  • 5篇推拿
  • 5篇下关穴
  • 5篇临床疗效
  • 4篇穴位贴敷
  • 4篇原络配穴
  • 4篇针法
  • 4篇针灸治疗

机构

  • 66篇黑龙江中医药...
  • 56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作者

  • 76篇李崖雪
  • 32篇刘潇
  • 16篇李晓陵
  • 14篇王丰
  • 10篇孙士红
  • 8篇张帆
  • 8篇黄晓媛
  • 7篇任那
  • 6篇闫禹竹
  • 6篇梅晨健
  • 6篇宣威
  • 5篇程为平
  • 5篇曹丹娜
  • 5篇高瑞雪
  • 4篇张雪松
  • 4篇赵立刚
  • 4篇任佰亮
  • 4篇吴迪
  • 3篇马莉
  • 3篇郑祖艳

传媒

  • 19篇针灸临床杂志
  • 9篇中医药信息
  • 6篇航空航天医学...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医药学报
  • 4篇山东中医杂志
  • 3篇中国针灸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配方对中风患者血浆中GMP-140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三组针刺配方对中风(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浆中GMP-140的影响,筛选最佳组方。方法将入选的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阳经穴位组)、B组(阴经穴位组)、C组(阴阳经联合组)。经过21天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血浆中GMP-140的变化及三组间疗后比较。结果三组均可使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恢复,阴阳经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阳经穴位组、阴经穴位组(P<0.05);三组均可使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中GMP-140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阴阳经联合组使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中GMP-140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阳经穴位组、阴经穴位组(P<0.05)。结论运用阴阳经联合配方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并可使其血浆中GMP-140含量显著下降,从而降低血小板的高活性,改善血小板活化程度,改善血液粘、凝、聚的病理状态,改善脑供血,防止血栓蔓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朱永志李崖雪张桂波陈英华李岩梅晨健
关键词:针刺取穴中风脑梗死
针刺丰隆穴脑激活区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针刺丰隆穴脑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对16名受试者右侧丰隆穴及非穴进行针刺并采集fMRI数据,利用DPARSF、统计参数图(SPM12)及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非穴,针刺丰隆穴增强脑激活区包括:右侧额下回(BA45)、顶上小叶(BA7),左侧顶下小叶(BA40);减弱脑激活区包括:右侧边缘叶、丘脑、前扣带回(BA32)、额中回(BA46)、小脑后叶,左侧海马旁回(BA35)、脑岛(BA13)、小脑前叶。结论针刺丰隆穴与非穴比较脑激活区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些脑区与认知、痛觉处理等功能相关。
李晓陵张坤宇蔡丽娜刘晓慧竺柏年姜晓旭马健李崖雪王丰
关键词:针刺丰隆穴非穴
壮骨麝香止痛膏穴位贴敷法的独特运用被引量:4
2012年
穴位敷贴法是流传久远的一种外治方法,将穴位应用贴敷方法以及贴敷药物综合运用治疗疾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原则,选用适当药物根据经络理论,在患者相应的腧穴上进行敷贴,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李崖雪程为平赵立刚
关键词:穴位贴敷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临床疗效、Northwick Park颈部疼痛量表(NPQ)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NPQ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3.33%(22/30),60%(18/30);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有效率。
李崖雪于瑶高松梁悦丛迪迪张婧懿
关键词:颈肩综合征气滞血瘀型
针刺六经原穴(阴经输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运用针刺手足六经原穴(阴经输穴)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0例。采用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采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可明显减少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与药物组比较(P<0.05),临床总有效率达95%。结论:针刺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李崖雪闫建华王丰金弘张秦宏李晓陵
关键词:针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穴位帖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揭示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通过神经递质研究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将入选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与贴敷组,每组30例,分别用按分支穴位贴敷法及毫针刺法进行治疗,15日为一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其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P物质(致痛物质)、β-内啡肽(镇痛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穴位贴敷法可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针刺组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贴敷法可使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明显下降(P<0.05),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用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且不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的治疗新方法。
李崖雪程卫平刘潇任那
关键词:穴位贴敷法三叉神经痛P物质Β-内啡肽
“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亚健康失眠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与常规针刺结合艾司唑仑片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亚健康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及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结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γ-氨基丁酸(GABA)、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方面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 05);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方面,治疗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PSQ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NPY、GABA、IL-1、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在治疗亚健康失眠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日间功能及睡眠质量,对其体内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物质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及推广上价值颇高。
李崖雪刘梦佳张洋曹丹娜赵旭刘潇
关键词:音乐疗法亚健康失眠Γ-氨基丁酸PSQI肿瘤坏死因子Α
电针治疗尿道综合征2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尿道综合征患者主要症状的影响及其疗效,为临床治疗尿道综合征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方法:将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论: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黄晓媛李崖雪孙申田
关键词:尿道综合征针灸治疗电针
针刺治疗手-口综合征9例被引量:1
2007年
黄晓媛李崖雪孙申田
关键词:手-口综合征针刺治疗症候群上肢面部半侧
针刺解溪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究针刺解溪穴引起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双源双梯度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12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足阳明胃经解溪穴Bold信号数据,应用统计学参数计算软件包SPM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进行图像数据处理。结果:针刺解溪穴引起脑部正激活区域包括:左侧垂体前叶、脑干、中脑、颞叶,颞横回,枕叶(Ba19)、楔状叶、额中回,右侧边缘叶、扣带回(Ba24)、顶叶(Ba7)、楔前叶、额叶、中央旁小叶;引起脑部负激活区域包括:左侧小脑后叶、枕叶、枕中回、岛叶(Ba13)、额叶、额下回,右侧额叶、额中回(Ba46)、额下回、额上回。结论:针刺解溪穴引起的激活脑区与其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相同脑区Bold信号在针刺时可能存在时间相关性改变。
周佳华张帆李晓陵李晓宁王丰曹丹娜李崖雪
关键词: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激活脑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