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安
-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已二酰基二芳基双硫脲化合物被引量:5
- 2005年
- 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抗毒剂和植物生长调艺剂等[1-4],但关于双酰基硫脲化合物的研究较少[5,6].
- 李工安刘清玲李建平郑鹏志邵军超
-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
- 2,6-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基)吡啶二酮的合成被引量:1
- 2005年
- 首次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2,6-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基)吡啶二酮,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 王峻岭刘锦贵苗长庆李工安
- 关键词:吡唑啉酮酰氯
- NaHSO_4·H_2O催化下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首次选用固体NaHSO4·H2O作催化剂通过不同的反应时间、不同用量的催化剂、不同酸醇比等对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影响,找到最佳反应条件.实验成果表明,采用NaHSO4·H2O作催化剂较传统浓硫酸催化剂合成法具有缩短酯化时间、催化效率高、酯的产率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小的优点.
- 刘锦贵李工安苏晓静
- 关键词:固体催化剂乙酸异戊酯
- 氟氯甲烷CC1_4,CFC1_3,CF_2C1_2,CF_3C1及CF_4的量
- 1996年
- 本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在HF/4-31G水平上对氟氯甲烷(CFCmn)分子作了计算,从分子结构参数及前沿分子轨道组合上做了详细分析。说明了随着F原子取代CC14中C1原子的增多,分子的各化学健均增强,稳定性增加,HOMO能级降低,LUMO能级升高;HOMO对C-F和C-C1键都无甚键合作用,LUMO对C-C1起反键作用,当HOMO上电子被激发到LUMO上时,分子发生解离。造成大气平流层臭氧消耗的分子光解出来的C1原子,εLUMO与εHOMO差值越大,光解需要的紫外光波长越短,发生光解时在大气中的高度越高,大气滞留时间越长,解离出的C1原子消耗的臭氧分子越多。
- 吕庆章李工安
- 关键词:平流层量子化学
- 利用头发诊断和预测人的疾病
- 1999年
- 本文详细阐述了利用头发诊断与预测人的疾病许多道理,并提出一些具体方法与步骤.该方法对于50 岁以上的人是诊断,对于青年人是预测有一定的可靠性.目前,我们已诊断与预测2 345 人次,其情况均与每个人健康状况相符.
- 马国中李工安马艳红王建玲张桂恩鲁平
- 关键词:头发疾病微量元素
- 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1
- 2006年
- 用4-氨基安替比林与3-甲酰基色酮、肉桂醛、茴香醛反应分别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了它们的结构。
- 王峻岭刘锦贵苗长庆李工安
- 关键词:4-氨基安替比林3-甲酰基色酮肉桂醛茴香醛席夫碱
- 多巴胺在聚茶碱/Nafion双层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21
- 2000年
- 研究聚茶碱/Nafion双层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和其电化学性质,并用于测定多巴胺(DA)。在pH7.4的PBS缓冲溶液中,DA在聚茶碱/Nafion双层修饰玻碳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DA浓度在1×10-7~4×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10-8mol/L。该双层膜对DA有增敏作用,对抗坏血酸(AA)有排斥作用,重现性良好,可用于DA的测定。
- 汪振辉郏建波李工安周漱萍
- 关键词:多巴胺
- N-3-苯基丙烯酰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 2005年
- 以3-苯基丙烯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得3-苯基丙烯酰氯,以丙酮和水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和氨基酸反应制得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氨基酸N-酰化衍生物,收率在50%~85%.并对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 王峻岭刘锦贵李工安苗长庆
- 关键词:酰化氨基酸
- 有机染料中间体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6
- 2007年
- 在乙酰苯胺氯磺酰化合成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反应工艺中,反应后期加入硫酸钠.探讨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时间、溶剂和硫酸钠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原料摩尔比:乙酰苯胺∶氯磺酸=1∶4.3.改进后,氯磺化的收率明显提高,废弃物排放量减小.
- 李工安刘锦贵李娟
- 关键词:乙酰苯胺氯磺化
-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酰基偶氮化合物
- 2003年
- 偶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被广泛地用作染料和分析试剂.在目前的信息时代,含有发色团的偶氮衍生物因具有光电导、光致变色等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可能作为信息存贮及光电开关器件等高科技材料[1,2],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重视,但由于一般偶氮化合物作为高科技材料如光致变色记录材料,因存在记录保存的稳定性、反复擦写的耐久性、对半导体激光具有的吸光特性及存贮密度不理想等问题,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 牛永生李工安李建平余书强王玉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