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华

作品数:56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蛋白
  • 8篇凝血
  • 6篇蛋白原
  • 6篇贫血
  • 6篇纤维蛋白
  • 6篇纤维蛋白原
  • 5篇地中海贫血
  • 5篇血小板
  • 5篇血型
  • 5篇细胞
  • 5篇分析仪
  • 4篇动脉
  • 4篇血浆
  • 4篇综合征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Α地中海贫血
  • 3篇血栓
  • 3篇孕妇
  • 3篇凝血活酶

机构

  • 52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信宜市中医院

作者

  • 56篇李广华
  • 19篇罗燕飞
  • 17篇范小斌
  • 15篇龚彩平
  • 11篇谢红东
  • 8篇黄锦维
  • 7篇叶联珍
  • 6篇葛艳芬
  • 5篇梁玲
  • 5篇王景健
  • 4篇荣卡彬
  • 4篇马建宏
  • 4篇钟彩霞
  • 4篇黄革
  • 3篇李运雄
  • 3篇黄美群
  • 3篇邸玉玮
  • 3篇郑洪
  • 3篇侯铁英
  • 3篇李正康

传媒

  • 11篇血栓与止血学
  • 7篇临床输血与检...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异常HbI的家系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报道1例异常Hb I的家系分析结果。方法采集患者一家四口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测、血红蛋白电泳、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实验、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检测及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血红蛋白电泳发现先证者为罕见的α链变异的异常Hb I,儿子、女儿均为异常Hb I,妻子Hb未发现异常。4例的血液学参数及基因型均正常。结论α链变异的异常Hb I是我国罕见的一种异常血红蛋白变异体,携带α链变异的Hb I突变不会对个体的临床表型产生影响,异常Hb I杂合子无临床症状。
葛艳芬王景健李广华黄锦维黄革
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家系分析
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临床可报告范围的建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可报告范围。方法参考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6-P2文件和相关文献,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D二聚体分析测量范围验证实验、最大允许稀释度验证实验,并结合功能灵敏度建立其临床可报告范围。结果D二聚体的分析测量范围为29~1980ng/mL,最大允许稀释度为1:8;其临床可报告范围为54.7-15840ng/mL。结论临床可报告范围的建立,对于高值有特别意义的检测项目至关重要。
李广华范小斌梁玲谢红东黄锦维叶联珍葛艳芬王景健
关键词:临床可报告范围D二聚体分析测量范围
A型患者缺乏抗-B1例报告
2004年
钟彩霞李广华
关键词:血型Α地中海贫血
利用孕妇血浆中的胎儿DNA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利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cffDNA)对广东省最常见17种β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基因进行扩增,探讨非创引个伤常性物见产,对位前c点诊ffD和断Nβ9A-个地进少中行见海二位贫次点血P突C的R变可,反的行向共性斑。17点方种杂法β地交贫技①基术羊因检水;测途②β径抽地:取中抽孕海取妇贫孕外血妇周的羊血突水,变共柱基9分例因离,。采法结用提果反取向及9例斑凝孕点胶妇杂回中交收有技纯5术化例检D经N测羊A中,水设国检计人测群3对证8实胎儿有父系的β地贫基因,有2例孕妇外周血中检测到胎儿(父系)β地贫基因,与羊水检测相符。结论利用cffDNA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检测方法可行,但由于母源性DNA背景的污染,以及胎儿DNA因含量而导致检出率低,希望进一步改进该技术后有望可用于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李广华荣卡彬罗燕飞陈冬龚彩平吴劲邸玉玮葛艳芬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游离胎儿DNA反向斑点杂交
急性髓性白血病引起ABO血型改变2例被引量:4
2009年
人类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强度在正常情况下终身保持不变。但在特定条件下却会发生抗原减弱、血型改变。如骨髓移植会因为基因型的改变而导致血型表现型的改变,而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可由于ABO抗原的减弱,出现暂时性的血型改变。现就我院两例因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引起ABO血型改变的病例作如下探讨。
吴劲李广华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抗原减弱
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对比分析2005年与2008年广州地区泌尿生殖系感染者支原体感染和药敏情况。方法:对2005年及2008年的泌尿生殖系感染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患者做10种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2005年与2008年男性患者感染率是31%和30%,女性是38.7%和50%,总感染率是36.6%和45%。支原体对抗生素敏感性最强的是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两年相同。2005年对抗生素耐药性最强的是四环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2008年对抗生素耐药性最强的是氧氟沙星、四环素、司帕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结论:2008年感染率和耐药率均高于2005年。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是本地区治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加强成年男女对支原体相关医学知识的健康教育,降低感染率。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高效药物足剂量足疗程用药,降低耐药率。
樊瑜欧湘峰李广华毕燕玲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药敏耐药
血小板聚集功能生物参考区间验证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血小板聚集仪CHRONO-LOG CA 560的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以保证其适用于临床。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C28-A2推荐的方法,验证项目选择健康参考个体20例,用仪器CHRONO-LOGCA 560血小板聚集仪进行检测。结果 20例健康个体数据中,以胶原作为聚集剂95%结果符合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而另外两个聚集剂二磷酸酰苷(ADP)和肾上腺素的结果则100%符合该生物参考区间。结论原厂家提供的生物区间适用于广东省地区人群,可供使用。实验验证简单易行,容易发现生物参考区间的偏离,值得建立完善的验证制度和程序,并推广应用。
马建宏李广华周东铭梁玲黄美群欧阳维富黄锦维贾雪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功能PLATELETAGGREGATIONREFERENCE推广应用肾上腺素
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TAK1抗体处理肿瘤组织,然后测定肿瘤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得到R<Sub>1</Sub>;同时,用TAK1抗体处理其肿瘤旁边的正...
邸玉玮李广华骆新兰李卓升侯铁英郑有为
文献传递
结肠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检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结肠癌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狼疮抗凝物质(LA)相关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结肠癌患者体内狼疮抗凝物质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A-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50例结肠癌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PLG)、抗凝血酶(AT)指标及LA比值。结果结肠癌组LA值及aPTT、DD、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T、PLG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肠癌患者组LA值与aPTT相关性显著(正相关);LA值与PLG、AT相关性显著(负相关);LA值与D-D、Fbg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A比值的增高与结肠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有关,增加患者形成血栓风险。
范小斌罗燕飞龚彩平李广华
关键词:结肠癌狼疮抗凝物质高凝状态
联合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诊断尿路感染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联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UF-100和干化学分析仪检测110份洁净中段尿中的白细胞、细菌和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110份标本都作尿细菌培养,比较结果。用配对资料的"2检验评价UF-100联合干化学法与定量尿细菌培养的一致程度并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UF-100和干化学联合检测与定量尿细菌培养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敏感性是76.1%,特异性是93.5%,准确率是86.4%。结论:UF-100和干化学联合可以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辅助指标。
李广华陈雄雁罗燕飞叶联珍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干化学法中段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