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术的围麻醉期处理
- 联体儿属于罕见先天畸形,新生儿期行分离手术者生存率38.2%,如能避开新生儿期,病儿营养状况改善,抵抗力增加,而且充分的术前准备能争得体桥相对延长的时间,手术成功概率增加。但常由于心肺疾病等原因而早期手术,麻醉
- 张溪英王江平童易如周星星屈双权李开华安频
- 文献传递
- 小儿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麻醉处理
- 2004年
- 李开华张溪英王江平
-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麻醉隐睾血流动力学
- 新生儿腹腔巨大肿瘤的麻醉处理
- 目的探索新生儿腹腔巨大肿瘤临手术的最佳麻醉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年来共10例新生儿腹腔巨大肿瘤的麻醉处理方法,对术中麻醉用药,麻醉中监测,麻醉中液体管理以及麻醉后转归做一回顾性分析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麻醉诱导与维持平稳...
- 李开华张溪英王江平
- 文献传递
- 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术的围麻醉期处理
- @@联体儿属于罕见先天畸形,新生儿期行分离手术者生存率38.2%,如能避开新生儿期,病儿营养状况改善,抵抗力增加,而且充分的术前准备能争得体桥相对延长的时间,手术成功概率增加。但常由于心肺疾病等原因而早期手术,麻醉及管理...
- 张溪英王江平童易如周星星屈双权李开华安频
- 关键词: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围麻醉期处理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斜视矫正术的住院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取七氟醚合用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诱导;术中以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合用氯胺酮、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诱导,术中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儿插管前、插管时、术中及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麻醉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A组插管时心率血压波动较B组大,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B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眼心反射A组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躁动A组更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血液动力学稳定,可以明显减少眼心反射的发生,苏醒快,但术后躁动发生比例较高。
- 欧敏张溪英王江平李开华杜真
-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异丙酚小儿斜视矫正术
- 胸腔镜下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食道闭锁合并食道气管瘘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收集7例新生儿胸腔镜下食道闭锁修补手术的麻醉记录,回顾其麻醉诱导和维持期的麻醉管理,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体温等指标.结果 术中患儿无一例死亡.麻醉诱导期,患儿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平稳.麻醉后所有患儿均出现体温下降,气胸至瘘口结扎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适当辅助通气下可维持较好水平.结论 术前积极改善全身状况,能提高患儿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麻醉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注意保暖,加强监测,维持呼吸、循环平稳,可提高麻醉的满意度.
- 汪丽娜李开华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麻醉
- 超声可视化在婴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可视化在婴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1岁以下须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和解剖定位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超声可视化穿刺置管,B组采用解剖标志定位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总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均高于B组,而穿刺次数和总穿刺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B组相比,A组出现血肿、损伤动脉等并发症较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术期婴儿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应用超声可视化技术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义颜璐璐李开华安频邝日裕屈双权
- 关键词:婴儿超声检查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儿童喉罩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表面在儿童手术中抑制心血管不良反应及减少术后喉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患儿10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喉罩组(A组)和石蜡油喉罩组(B组)。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即刻(T2)及喉罩置入后3min(T3)患儿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术后拔喉罩时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与T1比,A组在T2、T3患儿的SBP、DBP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在T2、T3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拔喉罩时喉痉挛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抑制喉罩全麻患儿心血管不良反应及术后拔喉罩时喉痉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汪丽娜李开华裴冬杰
- 关键词:软膏喉面罩
- 氯普鲁卡因用于婴幼儿单次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2%氯普鲁卡因在婴幼儿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在单次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氯普鲁卡因组(观察组)和利多卡因组(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一次性注入2%氯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8~10mg/kg。观察记录患儿的HR、NBP、RR、SPO2和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中HR、MAP、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1.53±0.72)minvs.(3.97±0.78min)]和痛觉消失时间[(4.08±0.83)minvs.(5.94±1.58)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68.51±5.88)minvs.(73.98±6.67)min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感觉阻滞神经节段相同。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结论:2%氯普鲁卡因能安全用于婴幼儿单次硬膜外麻醉。
- 李开华朱诗利张溪英刘晶晶
- 关键词:氯普鲁卡因婴幼儿单次硬膜外麻醉
- 一例巨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麻醉处理
-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少见的血管肿瘤,多发生在软组织及肺、骨、脑、小肠等脏器,原发于肝脏的甚为少见,由weiss等于1982年首次命名,但Isha...
- 李开华张溪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