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和
-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液体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合成被引量:10
- 2001年
- 采用质量分数为 5 0 %的工业双氧水为引发剂 ,乙醇为溶剂 ,丁二烯为单体 ,在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 ,合成了液体端羟基聚丁二烯。考察了引发剂、溶剂、温度、时间、搅拌转速等因素对产品产率及性能的影响 ,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粘度、羟值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双氧水以分批加入为宜 ,选用适合的起始用量及补加量能较好地控制丁羟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羟值 ,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113± 2 )℃ ,时间3h ,搅拌速度 70r/min ,乙醇用量 80~ 10 0g(按 10 0g丁二烯计 )。
- 沈春晖沈景春吕锡元丁彩凤刑政李德和
- 关键词:端羟基聚丁二烯自由基聚合液体橡胶
- FTIR在聚氨酯弹性体化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1997年
- 对聚氨酯弹性体中氢键化的各特征基团的振动吸收峰进行了系统的归属。通过变温红外对其结构的研究表明:N-H振动区,羰基区和醚链区各特征基团吸收谱带的位置,峰形都会随温度的变化发生改变。FTIR对反应过程中反应基团NCO吸收峰(V~2275cm-1)面积的减小,脲羰基峰面积的增加进行快速定量扫描跟踪,可以准确的研究反应动力学反应过程中形态的发展。FTIR在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也是研究其结构变化的一个有力工具。
- 李再峰李德和杨光华
- 关键词:FTIR红外光谱
- 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的合成
- 1992年
- 采用30%的工业双氧水为引发剂、95%的工业乙醇为溶剂、丁二烯为单体,在高压釜中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了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考察了引发剂、溶剂、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产率及产品性能的影响,对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粘度、官能度等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且在小试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40立升两釜连续聚合工艺扩大实验,为羟丁的民用开发打下了基础.
- 吕锡元姚薇由永浡李德和
- 关键词:端羟基聚丁二烯
- 光化法合成液体端羟基聚丁二烯被引量:2
- 1991年
- 研究了丁二烯/过氧化氢/乙醇体系的光化聚合反应。首次采用有机光敏剂作为助引发剂,提高了聚合速率。同时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及反应速率的影响。产物为液态物质,其羟基官能度为2.0~2.4。表征结果说明聚合产物为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
- 韩其汶吕锡元姚薇傅立新朱凤珍李德和
- 关键词:端羟基聚丁二烯光化学反应
- 温度对交联聚氨酯尿(PUU)的形成与性能的影响
- 李再峰辛浩波赵菲孙学红邢政张田林李德和
- 关键词:温度
- PP/PE共混物的声发射和断裂行为
- 1989年
- 本文考察了不同共混比的 PP/PE 试样单轴拉伸时的声发射现象,探讨了共混比、拉伸速率对声发射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取向结构及微裂纹的形态,提出了这类共混物在拉伸时应力分布存在“趋表效应”、断裂是流变断裂的观点。
- 叶林忠冯少华杨连琪贾军李德和
- 关键词:声发射
- 化学交联网络对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形态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1999年
- 研究了化学交联网络对聚氨酯(PUU)弹性体的形态、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FT-IR的数据表明,不同交联网络的PUU弹性体具有不同的形态,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弹性体的微相混合程度增加。DSC的结果揭示了软段区内由于化学交联键的存在,使得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显著增加。力学性能的结果表明,交联密度越高,弹性体的300%定伸模量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当软段区内的化学交联网络较完善时,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达到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交联PUU弹性体的回弹性上升的幅度及硬度下降的幅度均大于线性PUU。
- 李再峰辛浩波邢政孙学红李德和杨光华
- 关键词:交联聚氨酯脲弹性体
- 端异丙黄原酰硫基液体聚氯丁二烯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 1985年
- 端异丙黄原酰硫基液体氯丁橡胶具有良好的耐介质性能及耐烯性,可作为化工设备的衬里材料、极性固体橡胶的耐抽提性增塑剂及耐燃涂料使用。对三元乙丙橡胶具有一定的增粘作用,可作为固体橡胶的改性剂。
- 李德和左小青戴明德
- 关键词:抽提塑料助剂衬里材料硫基
- QH—87型聚合物声速测定仪的研制 Ⅰ.电路及主机设计
- 1987年
- 本文简要介绍自制QH—87型聚合物声速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控制电路及时基信号电路的设计。
- 杨连琪贾军李德和
- 关键词:声速
- 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弹性体与芳纶帘线的粘合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以MDI、TDI、预聚物为帘线的表面处理剂,考察了它们对羟丁型聚氨酯弹性体(HTPBPUR)和芳纶帘线粘合的作用。其中以预聚物作表面处理剂粘合效果最好,抽出力>206N。
- 郝立新赵少英刘锦春曾立平李德和
- 关键词:聚氨酯弹性体粘合表面处理剂帘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