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芝

作品数:62 被引量:220H指数:6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磁共振
  • 21篇成像
  • 17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MRI
  • 8篇波谱
  • 6篇肿瘤
  • 5篇腰椎
  • 5篇腰椎峡部
  • 5篇腰椎峡部裂
  • 5篇峡部
  • 5篇峡部裂
  • 5篇肝硬化
  • 5篇出血
  • 5篇磁共振波谱
  • 5篇磁共振波谱分...
  • 4篇代谢
  • 4篇导管
  • 4篇血管
  • 4篇原发性
  • 4篇乳腺

机构

  • 47篇威海市立医院
  • 5篇胜利油田中心...
  • 3篇天津中医学院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天津市黄河医...
  • 1篇威海市结核病...
  • 1篇威海市疗养院

作者

  • 58篇李振芝
  • 27篇王晓华
  • 19篇王黎明
  • 15篇王振福
  • 11篇吴伟
  • 8篇于进超
  • 6篇乔慧洁
  • 5篇乔秀丽
  • 4篇肖德贵
  • 4篇张金彪
  • 4篇刘芹
  • 4篇张勇
  • 3篇梁和业
  • 3篇王晓丰
  • 3篇王晶
  • 3篇高孝忠
  • 3篇王姝慧
  • 2篇楚庆速
  • 2篇王亮
  • 2篇周嘉慧

传媒

  • 6篇实用医技杂志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天津中医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8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肾动脉完全闭塞的疗效。方法  13例肾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行肾动脉再通术 ,肾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肾动脉支架分别为Palmaz(8例 )、Symphony(1例 )、Optimed(3例 )。结果  12例技术成功 ,其中血压下降至正常 4例 ,明显下降 8例 ;无效 1例。多数病例 (6 / 7)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1例发生严重合并症 (肾动脉破裂 )。
李选李子祥田昭俭李振芝曲雯谢敬霞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血管成形术介入性放射学
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及其与癌组织nm23、P53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癌组织nm23、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8例乳腺癌患者于手术治疗前行DCE-MRI检查,分析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增强情况,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术中留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m23、P53;对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病灶形态、边缘类型、内部强化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癌组织中nm23、P53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DCE-MRI共发现病灶65个。病灶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病灶边缘(光滑、不规则、毛刺状)、内部强化特征(均匀、不均匀、环形强化)与nm-23、P53表达无显著关联性(P均>0.0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nm-23表达有关(r=0.31P均<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有关,Ⅲ型曲线者肿瘤侵袭性可能更强。
乔慧洁王黎明李振芝吴伟王姝慧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动态磁共振预后因子
查体工作中肺结节的X线与CT诊断的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结节的X线与CT诊断的比较,首先分析了肺结节的影响学表现,如影像学特点,分类、内部特征等,其次明确了查体工作中肺结节诊断的意义,并对X线和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进行阐述,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王晓华李振芝余朝坤
关键词:肺结节体格检查
3.0 T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监测肝细胞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TACE或RFA治疗后的HCC患者,于TACE或RFA治疗后2~3个月内行MRI检查,MRI检查后2~4d内行DSA检查,观察MRI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的MRI征象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原发病灶有无肿瘤残存或复发以及有无新发病灶,并与DSA、临床资料对照。结果:40例HCC患者共发现88个病灶,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48个坏死灶,40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DSA结合临床检查显示47个病灶为肿瘤坏死,41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与DSA结合临床检查相比,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一致性好(Kappa值=0.931,P<0.05),敏感性97.9%,特异性95.1%,阳性预测值95.8%,阴性预测值97.5%,诊断正确率96.6%。结论: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HCC经TACE或RAF治疗后原发病灶残存或复发,是评价HCC介入治疗疗效的理想方法。
李振芝于进超吴伟王姝慧王振福
关键词:肝细胞化学栓塞治疗性导管消融术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MRI分数评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MRI分数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48例肝炎肝硬化病人均进行肝脏MRI平扫检查,观察测量肝脏长径、腹水厚度、侧枝循环数目等参数,并与Child-Pug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ild-Pugh分级与侧枝循环数目、腹水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肝脏长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脏MRI分数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935,P<0.01);运用肝脏MRI评分系统区分Child-Pugh A级与其他级别的肝硬化,其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8%、95.2%及92.6%。结论基于侧枝循环数目、腹水厚度及肝脏长径三项指标的肝脏MRI评分系统,可良好地运用于评估肝硬化的临床严重程度。
李振芝王晓华王黎明刘芹乔秀丽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磁共振成像肝功能评价
骨性鼻泪管的64层螺旋CT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利用64层CT各向同性特点探讨成人骨性鼻泪管多层螺旋CT解剖结构。方法对43例(86侧)成人骨性鼻泪管区容积扫描,在其薄层MPR重组图像上测量骨性鼻泪管部分径线及角度,并观察管腔内及内外骨壁情况。结果成人骨性鼻泪管上端左右径(5.2±0.8)mm,上端前后径(5.8±0.8)mm,中部前后径(4.5±0.9)mm,前后径(5.9±1.2)mm,下端左右径(5.0±0.8)mm,前后径(7.6±1.1)mm,上下径(12.6±2.3)mm,孔口距(30.2±2.4)mm,与水平面及矢状面间夹角分别为(60.4±6.7)°、(3.7±2.6)°。所有测量数据左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在骨性鼻泪管上口前后径、上下径及孔口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泪管且自上而下有向外侧倾斜(63%),向内斜(24%)和平行走行(13%);大部分骨性鼻泪管内侧骨壁为薄壁(72%);有11侧鼻泪管内含气(13%)。结论64层螺旋CT薄层MPR图像是显示骨性鼻泪管解剖结构和空间走行简易可靠影像学方法。
王培玺李振芝周嘉慧赵锦桥
关键词:骨性鼻泪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MELAS综合征1例MRI征象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4年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ME)是一组少见的线粒体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以脑和肌肉受累为主的多系统疾病。临床症状根据基因突变的比例及位置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如线粒体肌病伴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MERRF综合征、KSS综合征与Leigh综合征等,其中以MELAS综合征较为多见。现将我院近期经临床、MRI及病理证实的MELAS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
乔慧洁李振芝吴伟王黎明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磁共振成像
肝炎后肝硬化脑波谱改变与肝脏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脑波谱改变与肝脏MRI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49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脑化学位移成像及肝脏MRI检查,测量脑内各代谢物的峰下面积,并以Cr为参照计算各代谢物峰下面积相对于Cr的比值。对肝脏MRI图像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评定肝脏分数,分析脑代谢物变化与肝脏MRI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mI及Cho的峰下面积及mI/Cr、Cho/Cr与肝脏分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48,-0.783,-0.942,-0.718,P<0.01),Glx6峰下面积及Glx6/Cr与肝脏分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3,0.886,P<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脑内某些代谢物的变化与肝脏MRI改变之间关系密切。
李振芝王振福王晓华吴伟王黎明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磁共振波谱分析化学位移成像
肾包膜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MRI表现1例被引量:1
2016年
病例 男,62岁,查体超声发现右肾下极实性肿块,回声不均匀,与肾实质相连,外缘边界清,其内可见血流信号。病人无尿急、尿频、尿痛及腰部疼痛等不适。专科查体:双肾区对称无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
于进超王黎明李振芝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磁共振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由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综合征,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由颅脑外伤引起的SAH称外伤性SAH。自发性SAH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
李振芝王晓华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