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华

作品数:111 被引量:826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9篇关节
  • 62篇关节置换
  • 43篇膝关节
  • 39篇置换术
  • 34篇全膝关节
  • 32篇全膝关节置换
  • 32篇膝关节置换
  • 27篇髋关节
  • 26篇术后
  • 23篇髋关节置换
  • 21篇全膝关节置换...
  • 21篇膝关节置换术
  • 18篇手术
  • 17篇全髋
  • 17篇假体
  • 16篇全髋关节
  • 16篇全髋关节置换
  • 13篇置换术后
  • 13篇髋关节置换术
  • 13篇成形术

机构

  • 103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上海长征医院
  • 4篇复旦大学
  • 3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1篇李晓华
  • 88篇吴海山
  • 78篇吴宇黎
  • 56篇钱齐荣
  • 41篇祝云利
  • 35篇符培亮
  • 27篇赵辉
  • 12篇周维江
  • 12篇刘伟
  • 11篇丛锐军
  • 11篇王波
  • 10篇谢庆云
  • 9篇张阳
  • 7篇侯春林
  • 7篇孙久一
  • 6篇陈宜
  • 6篇翁伟峰
  • 6篇付奇伟
  • 5篇王波
  • 5篇丁喆如

传媒

  • 1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0篇中华骨科杂志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9篇中华关节外科...
  • 8篇实用骨科杂志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2013年上...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第十一届全军...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骨科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2007SI...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19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重建方式对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重建方式恢复单侧Crowe1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的患肢长度后关节功能与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方法将21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单侧Crowe1V型DDH患者随机分为代偿长度组11例(转子下截骨后按照代偿法测得的双下肢长度差重建患肢长度)和绝对长度组10例(按照双下肢绝对长度差重建患肢长度)。平均随访10年,比较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一36(theMOS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一36)评分;以翻修作为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假体生存率;根据症状及X线表现评价关节功能和假体松动情况。结果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0年。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主要的SF一36评分和假体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代偿长度组患者SF一36评分的“心理健康”项优于绝对长度组。10例出现聚乙烯磨损,6例出现大转子区严重骨质疏松,3例骨溶解。5例翻修:1例感染、1例假体周围骨折、3例无菌性松动。结论两种不同重建方式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和假体生存率无差异。绝对长度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低于代偿长度组,术后持续感觉双下肢不等长。
丛锐军符培亮吴宇黎陈松王波李晓华付奇伟祝云利
关键词:髋脱位关节成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肿瘤被引量:3
2000年
李晓华周维江吴海山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兔膝关节退变软骨的影响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观察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兔膝关节炎模型中退变软骨的影响。 方法 :以 2 4只成年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 ,建立 Hulth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 ( 12只 )于术后第 8周开始 ,每周关节内注射 1%透明质酸钠 1ml,连续注射 5次。对照组 ( 12只 )不作任何治疗。注射后 6周处死动物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膝关节表面 ;取股骨内髁软骨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取内侧胫骨髁软骨作氨基己糖测定。结果 :实验组动物软骨细胞退变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实验组软骨内氨基己糖测定值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 P<0 .0 5 )。 结论 :关节内注射外源性透明质酸能减轻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 。
吴海山李晓华
关键词:透明质酸关节软骨膝关节退变关节内注射
全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的回输应用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评价全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临床意义和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对 2组条件相似的初期关节置换的5 0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实验组 ( 2 5例 )术后使用自体引流血回输装置 ,对照组 ( 2 5例 )使用负压吸引球。记录引流 /回输血量及与输血有关的反应。结果 :实验组平均回输引流血 492 ml,未输库血 ,也未发现输血反应及菌血症。对照组平均术后输库血 40 0 ml。二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体引流血回输是全关节置换术后安全有效的补充术后失血的方法。在术前没有自体血储备的情况下 ,该技术减少了输注库血的机会 。
吴海山李晓华吴宇黎周维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自血回输安全性
髋臼缺损时全髋置换非骨水泥髋臼的重建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研究髋臼缺损时全髋置换术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等原因导致髋臼缺损的 118例 ( 12 5个髋 )行全髋置换术或翻修术 ,应用非骨水泥髋臼 ,并采用加深髋臼、上移髋臼、大型髋臼填充或结构植骨等方法。 118例中的 10 2例 (男 3 7例、女 65例 )得到随访 12个月至 10年 ,平均 62个月 ,另 16例失随访。结果 :根据 Merle D′Aubigne评分方法 ,优 2 2例 ,良 48例 ,中 3 1例 ,差 1例。结论 :各种髋臼骨缺损应根据 X线片及 CT加以明确 ,观察其运动中心、上移程度 ,结果对髋臼重建方法的选择特别有意义。非骨水泥髋臼重建成功与否有赖于假体稳定 ,并尽量与宿主骨接触 。
李晓华周维江吴海山
关键词:髋臼缺损全髋关节置换术
压迫性褥疮的外科治疗
1992年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较小范围褥疮可用传统方法治疗,而巨大压迫性褥疮治疗困难。自1984年7月以来,作者采用带血管蒂组织瓣局部移位治疗褥疮84例(104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男56例,女28例。
侯春林刘岩李晓华林亚君曾骏
关键词:褥疮外科手术
兔关节内植物植入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体周围感染感染,可靠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比较细菌数量与模型的关系,观察模型建立后实验动物的生存率,以及后期细菌毒力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60只新西兰大白兔使用定制非骨水泥假体行膝关节置换后,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共5组,给予金葡菌液1ml,浓度分别为1×104,1×105,1×106,1×107,1×108CFU/ml)。采用大体评分、组织学、细菌生化检验、金葡菌遗传学和毒理学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细菌遗传物质分析的方法,验证模型构建的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基线齐性检验、动物模型大体评分,浓度梯度分析采用多组间卡方分析,细菌致病基因分析采用和AFLP分析采用组间聚类分析-平均联结法方法。结果动物生存率、感染率不完全相同,组间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3.695,P<0.01);组织学、细菌培养、生化检验和23SrRNA基因、nuc基因检测支持金葡菌感染,使用1ml,1×105CFU/ml金葡菌膝关节直接接种能够成功构建模型。致病基因分析和AFLP检测显示,细菌在自然繁殖过程中出现变异,但各基因变异率和基因组总体变异率低于10%。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的关节置换术后金葡菌感染动物模型,发现细菌感染初期的基因变异和毒理学改变。该模型可用于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急性感染的相关研究。更远期的变异情况可能导致感染模型的不稳定,需进一步研究。
丛锐军符培亮刘伟李晓华吴海山吴宇黎赵辉王波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细菌感染多态性分析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止血效果的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方法将80例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术中关节囊内局部喷撒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进行止血,对照组不喷撒MPH。记录术中引流量,常规放置引流,计算显性失血量,并按Gross推荐的公式计算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量、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屈曲至90°时间、主动活动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后,试验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的丢失,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主动活动达90°的时间以及术后15d内主动活动度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深静脉血栓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比较上,试验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止血有助于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有助于早期康复训练,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符培亮吴宇黎吴海山李晓华钱齐荣祝云利陈宜
关键词:止血药止血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腰痛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单侧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腰痛症状的变化。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对39例合并腰痛的单侧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7例,女性32例,患者平均年龄53岁(38~73岁)。CroweⅠ型4例,CroweⅡ型20例,Ⅲ型8例,Ⅳ型7例。全部患者于真臼位置重建髋臼或小于2cm的运动中心上移进行髋关节置换。分别于术前,术后3、24个月对同一患者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腰痛Oswestry评分。髋关节术前Harris评分(44±7)分,Oswestry评分平均(36±4)分。结果3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髋部和腰部疼痛和功能均获得了显著改善,3个月后Harris评分(80±6)分(P〈0.01),24个月为(84±6)分(P〈0.05)。术后3个月Oswestry评分为(25±4)分(P〈0.01),24个月为(23±4)分(P〉0.05)。结论对合并下腰痛的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后,下腰部疼痛和功能在3个月后得到显著改善,2年后仍保持并提高。
李桓毅吴海山李晓华吴宇黎祝云利赵辉
关键词:髋脱位关节成形术腰痛
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表达谱的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谱的特征及变化,了解其慢性炎症状态。方法选取2016年1—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住院的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OA患者共20例,设为OA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共20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两组血浆中趋化因子表达谱水平。结果OA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IL-8(CXCL8)、IP-10(CXCL10)、Eotaxin(CCL11)、MCP-1(CCL2)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血浆中,TARC(CCL17)和RANTES(CCL5)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膝OA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的产生趋于平稳甚至逐渐降低,而炎症反应可能更多的局限于关节局部。
谢庆云符培亮陈宜王波李晓华钱齐荣
关键词:骨关节炎趋化因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