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建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3篇综合征
  • 2篇掌跖
  • 2篇皮肤表现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白塞病
  • 2篇贝赫切特综合...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得宝松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色素失...
  • 1篇性疾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疾病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因素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作者

  • 9篇李晓建
  • 4篇陈明华
  • 4篇顾俊瑛
  • 4篇史玉玲
  • 3篇李秀丽
  • 2篇刘志昱
  • 2篇郑志忠
  • 2篇罗燕
  • 1篇项蕾红
  • 1篇黄琼
  • 1篇刘至昱
  • 1篇高飞
  • 1篇王晓川
  • 1篇王茠茠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残毁性掌跖角化病一例
2007年
患者20岁,女性,从2岁起掌跖皮肤出现红斑、增厚伴脱屑并逐渐加重,12岁时左手示指甲脱落并发生指背溃疡,溃疡无疼痛和压痛。目前双手拇指节末端杵样膨大。食指缩短,中指伸侧有蜂窝状凹陷,各手指关节伸侧对称性分布暗红色角化性斑疹;手掌合拢困难;足趾角化增厚边缘附黄色鳞屑,足跖部见胼胝样角化增厚斑块;皮损无瘙痒感。结合X线、实验室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残毁性掌跖角化病。给予阿维A治疗,疗效较好,并对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
李晓建罗燕顾俊瑛王晓川项蕾红陈明华
关键词:皮肤角化病掌跖少见病阿维A
白塞病发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白塞病是主要累及口、眼、生殖器和皮肤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白塞病发病和多种遗传学因素有关,且父母患白塞病的儿童发病年龄也提前。综述白塞病的遗传学状况及其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及非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关系的进展。
李晓建陈明华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遗传学因素白塞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炎症性疾病生殖器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和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就治的111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为特殊部位(尿道口、系带或宫颈部位)的疣体患者,共17例,单用ALA-PDT治疗;余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_2激光治疗和单一CO_2激光治疗。ALA-PDT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CO_2激光治疗根据疣体大小一次或分次清除疣体。3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每1、2、3个月分别电话随访一次。结果单用ALA-PDT组一个疗程结束后的清除率为93.4%(16/17),3个月后总复发率为11.8%(2/17)。联合治疗组和CO_3激光单一治疗组3个月后的总复发率分别为14.9%(7/47)和55.3%(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57,P<0.001)。结论ALA-PDT联合CO_2激光治疗CA疗效确切,复发率低;ALA-PDT可有效治疗特殊部位的疣体,临床适用范围广。
顾俊瑛史玉玲李秀丽李晓建刘至昱高飞
关键词:尖锐湿疣CO_2激光
HLA—B51与白塞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HLA—B51等位基因和白塞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61例中国汉族白塞病患者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的HLA—B5101-HLA—B5109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11例阳性,11%)相比,白塞病组HLA—B51频率(18例阳性,29.5%)明显增高(r=8.79,P〈0.01,RR=3.39),且白塞病组与对照组中HLA—B51阳性者均为HLA—B5101等位基因。HLA—B51阳性者中男15例,女3例,HLA—B51阴性者中男22例,女21例,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51阳性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8.4±10)岁,HLA—B51阴性者(37.3±12)岁,二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各临床表现中,包括类型、病程、皮损、生殖器溃疡、眼部损害、针刺反应、关节受累及皮损类型等均未见到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LA—B5101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白塞病发病相关,并与患者性别及发病年龄有明显相关性。
李晓建陈明华郑志忠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等位基因皮肤表现
白塞综合征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白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收集的128例白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男女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2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1.5:1,发病年龄多为20~39岁(78.3%)。平均发病年龄(32.0±12.1)岁,病程1~22年,平均病程5年。其中不完全型80例(62.5%),完全型48例(37.5%)。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28例,:100%),其次为皮肤损害(115例,89.8%),生殖器溃疡(92例,71.9%),针刺反应阳性(70例,54.7%),眼部损害(38例,29.7%)。人白细胞抗原(HIA)-B51阳性率为29.5%(18/61)。口腔溃疡为最常见的首发表现(91例,71.1%),其次为皮肤损害(69例,53.9%),外阴溃疡(61例,30.9%),眼部损害(15例,11.7%)。男女间在发病率、皮损类型、眼部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差异显著。结论:白塞综合征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多变,男女间差异明显。
李晓建史玉玲顾俊瑛陈明华郑志忠
关键词:白塞综合征
残毁性掌跖角皮病一例
目的报道一例由残毁性掌跖角皮病导致的手足畸形。方法经体格、专科、X线、实验室和病理检查, 诊断为残毁性掌跖角皮病。结果患者20岁,女性,从2岁左右起掌跖皮肤出现红斑、增厚伴脱屑并逐渐加重,12岁时左手食指甲脱落并发生指背...
李晓建罗燕顾俊英王晓川项蕾红陈明华
文献传递
新生儿色素失禁症1例被引量:2
2010年
李秀丽史玉玲李晓建刘志昱
关键词:新生儿色素失禁症足月新生儿足月顺产近亲婚配出生时会阴部
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六例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探讨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LCLE)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例LCLE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LCLE多单侧发病,表现为带状或线状分布的暗红斑,伴毛细血管增生扩张,部分黏着性鳞屑.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为真皮浅、深丛细血管周围及毛囊、皮脂腺、汗腺周围有致密团块状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可见表皮角化不全,毛囊角栓,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类似盘状红斑狼疮组织像.治疗以氯喹为首选,对于皮疹范围较广泛,且组织病理改变见淋巴细胞浸润达真皮深部甚至皮下脂肪小叶处的患者,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明显.结论 LCLE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
罗燕李晓建黄琼
关键词:皮肤表现病理学
得宝松局部封闭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得宝松局部封闭联合伐昔洛韦等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得宝松局部封闭配合口服伐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和对照组(80例,单纯口服伐昔洛韦、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法的临床有效率及痊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应用得宝松局部封闭及伐昔洛韦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秀丽王茠茠史玉玲顾俊瑛刘志昱李晓建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得宝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