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朝辉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激光
  • 2篇冠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壁冠状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迂曲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神经官能...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照射

机构

  • 3篇郑州市第二人...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罗先润
  • 4篇李朝辉
  • 4篇苗莉
  • 3篇曹程浩
  • 3篇张辉
  • 3篇牛颖
  • 3篇王朝霞
  • 2篇罗荣辉
  • 1篇娄云霄
  • 1篇魏娜
  • 1篇毋小茜

传媒

  • 2篇激光杂志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绿弱激光穴位照射联合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术联合红绿弱激光穴位照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支架术治疗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绿弱激光穴位照射,观察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血脂和Hs-CRP变化情况。结果:冠脉支架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缺血表现及血脂较对照组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并且Hs-CRP明显降低。结论:应用红绿弱激光穴位照射,可以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罗先润罗荣辉李朝辉苗莉王朝霞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支架术
非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像学研究
2011年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段时期以来一直将有频繁发作心绞痛的病人诊断为冠心病,随着64排螺旋CT成功运用于冠脉检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部分病人的心绞痛发作并非冠心病所致,而可能为其他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致。
罗先润王朝霞曹程浩张辉苗莉李朝辉牛颖
关键词:壁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迂曲心脏神经官能症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壁冠状动脉的价值
2011年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64SCTCA)探讨壁冠状动脉的检测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冠心病的1000例患者行64SCTC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CPR冠脉重建并进行分析,观察有无壁冠状动脉(MC),测量MC的长度、厚度等。对64SCTCA发现MC的病例均行冠脉造影(CAG)并与64SCTCA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检查的1000例患者中380例(38%)有MC存在,其中314例发生在前降支及其分支,32例发生在回旋支及其分支,13例发生在右冠及其分支,另外21例为多支病变。64SCTCA发现MC的长度及厚度分别为7~56mm,平均22mm,肌桥的厚度为1~5.5mm,平均2.4mm。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壁冠状动脉显示率高,并能对其临床症状进行预测,有着特殊的临床价值。
王朝霞罗先润曹程浩张辉苗莉李朝辉牛颖
关键词:壁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心肌缺血
绿激光穴照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通过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和单纯西药干预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对血脂、心功能EF(%)、Hs-CRP等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绿激光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提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能更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罗先润罗荣辉魏娜娄云霄张辉苗莉李朝辉曹程浩牛颖毋小茜
关键词:绿激光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