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纯厚

作品数:386 被引量:2,573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3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 30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6篇农业科学
  • 9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7篇生物学
  • 20篇天文地球
  • 9篇经济管理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74篇养殖
  • 37篇群落
  • 37篇浮游
  • 31篇海域
  • 29篇植物
  • 28篇污染
  • 26篇渔业
  • 26篇群落结构
  • 26篇浮游植物
  • 25篇浮游动物
  • 24篇生态系统
  • 23篇鱼类
  • 20篇鱼礁
  • 19篇底栖动物
  • 17篇大型底栖动物
  • 17篇人工鱼礁
  • 15篇水域
  • 14篇生态
  • 13篇对虾
  • 12篇生态环境

机构

  • 342篇中国水产科学...
  • 68篇上海海洋大学
  • 26篇广东海洋大学
  • 18篇中国水产科学...
  • 16篇中华人民共和...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0篇浙江海洋大学
  • 9篇大连海洋大学
  • 7篇三亚热带水产...
  • 6篇厦门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暨南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广东省水产技...
  • 3篇广州大学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作者

  • 376篇李纯厚
  • 125篇贾晓平
  • 79篇刘永
  • 71篇林钦
  • 62篇肖雅元
  • 57篇蔡文贵
  • 47篇徐姗楠
  • 47篇杜飞雁
  • 46篇甘居利
  • 43篇黄洪辉
  • 42篇林琳
  • 33篇王增焕
  • 31篇戴明
  • 23篇陈丕茂
  • 21篇张汉华
  • 20篇杨美兰
  • 19篇颉晓勇
  • 19篇陈作志
  • 18篇魏小岚
  • 16篇王雪辉

传媒

  • 27篇中国水产科学
  • 27篇南方水产科学
  • 22篇南方水产
  • 15篇湛江海洋大学...
  • 14篇生态学报
  • 1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2篇水产学报
  • 1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0篇生态学杂志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7篇热带海洋学报
  • 6篇中国水产学会...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海洋水产研究
  • 5篇水产科技
  • 4篇湖南农业科学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中国海洋学会...
  • 3篇海洋渔业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16篇2019
  • 22篇2018
  • 5篇2017
  • 16篇2016
  • 12篇2015
  • 19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35篇2011
  • 22篇2010
  • 19篇2009
  • 15篇2008
  • 19篇2007
  • 16篇2006
  • 30篇2005
3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韩国赤潮监测、预报体系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2001年
文章根据作者赴韩对韩国沿岸水域的赤潮状况,赤潮生物种类的鉴别、分离和培养,有毒甲藻的毒性,分子生物学在快速检测赤潮生物中的应用以及赤潮的监测、预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考察,从韩国赤潮及渔业损失基本概况、韩国赤潮监测、预报中心、韩国赤潮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韩国赤潮相关学科的研究概况等方面简要概述了韩国赤潮监测,预报体系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对我国赤潮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建议。
李纯厚陈碧鹃
关键词:赤潮
南海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5年
为了有序利用和合理保护南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根据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以往调查资料,对南海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南海北部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状况、保护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保护对策。
李纯厚贾晓平杜飞雁蔡文贵张汉华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胶州湾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解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通过2016年冬季在胶州湾12个站位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6种,其中环节动物32种,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分别为17种、9种和3种,脊索动物2种,纽形动物、头索动物、半索动物各1种。优势种为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青岛文昌鱼(Bra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优势度分别为0.02、0.147和0.024。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76.7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159.5 g/m^2。水平分布显示,栖息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湾内近岸海域、湾外海域、湾内离岸海域,生物量水平分布湾外海域>湾内海域。多样性指数(H')取值为1.19~3.54,平均值为2.65;丰富度指数(d)取值为0.91~2.29,平均值为1.47;均匀度指数(J′)取值为0.46~1.00,平均值为0.87。根据Cluster结果,可将调查站位划分为4个群落。ABC曲线显示,群落Ⅰ受到严重的扰动(H'=1.65),群落Ⅱ(H'=2.84)和群落Ⅲ海域(H'=2.32)有轻微的扰动,群落Ⅳ未受干扰(H'=3.54)。BIOENV分析表明,与群落结构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水深、溶解有机碳(DOC)、中值粒径和Zn含量(r=0.524)。胶州湾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多,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需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价。
符芳菲李纯厚徐姗楠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半滑舌鳎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被引量:5
2009年
半滑舌鳎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半滑舌鳎的形态特征、自然栖息环境、食性特点、年龄与生长、繁殖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分析指出半滑舌鳎养殖技术关键,为我国南方沿海开展半滑舌鳎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颉晓勇李加儿李纯厚区又君陈利雄
关键词:半滑舌鳎生物学养殖技术
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系统结构被引量:25
2006年
对虾工厂化养殖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有限水体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依托一定的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作为技术支撑,融合无公害生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养殖。文章就构建对虾工厂化养殖平台中的各系统环节及该种生产模式的概况作系统综述。
曹煜成李卓佳贾晓平文国樑李纯厚
深圳近岸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初步研究
深圳市海岸线较长,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多样性十分丰富,包括典型的海湾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等类型;根据水域面积,深圳大亚湾水域251 km2,大鹏湾水域174 km2,深圳湾水域82 km2...
刘永李纯厚蔡文贵陈海刚
基于等级模型的考洲洋石油烃污染状况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等级模型的创建,在GIS的支持下,对1999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考洲洋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枯水期湾内表层海水的石油烃含量为0.036~0.060mg/L,水平为2~3级,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石油烃污染;丰水期表层海水的石油烃含量均低于0.050mg/L,为1~2级水平,整个水域石油烃污染程度较轻.枯水期湾内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为16.0×10-6~657.0×10-6(干重),处于1~3级水平,其中湾中部至北部沿岸大部分水域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相对较高,为2~3级水平,表明该片水域表层沉积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石油烃污染;丰水期湾内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污染程度较枯水期轻,整个水域的石油烃含量均低于500.0×10-6(干重),其中除吉隆河口附近水域的含量稍高,为2级水平外,其余绝大部分水域均为1级水平.通过GIS的加权运算,分别将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进行综合的分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考洲洋石油烃的综合水平在2个调查季节的变化趋势分别与表层沉积物石油烃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调查期间整个水域石油烃的综合污染水平较低,为1~2级水平.2个调查航次相比,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平均含量均为枯水期>丰水期.而从各个站位石油烃的含量水平来看,除个别站位外,绝大多数站位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甘居利吕晓瑜李纯厚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石油烃GIS
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08年
人工鱼礁是用于营造海洋牧场、调控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增殖生物资源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投放入海后,受海水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影响,礁体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出现明显的时空变化。文章综述了影响人工鱼礁附着生物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它因素,探讨了目前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为我国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关键词: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
南海深水金线鱼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深水金线鱼是我国南海主要渔业经济种之一.为了探讨南海深水金线鱼资源评估和管理对策,本文采用9个微卫星标记,对南海4个深水金线鱼群体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100个,...
孔啸兰陈作志林琳李纯厚
关键词:微卫星种群遗传结构
胶州湾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
根据2016年冬季在胶州湾全海域开展的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以及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6...
符芳菲李纯厚徐姗楠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聚类分析环境因子
文献传递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