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荣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掌纹自动识别的图像特征抽取方法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身份识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掌纹作为生物特征的一种,具有信息量大、唯一性强、易采集的优点,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面向刑侦领域的应用需求,围绕刑侦领域专用掌纹图像特征抽取...
- 李荣荣
- 关键词: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识别特征抽取图像处理
- 城市与市民内在关系的呈现——以美国加州悠然城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利用经验与表述的关系作为框架分析市民投票决定某私人农场能否进行商业发展的个案。地方作为一种抽象的情感结构一方面使得城市与市民的内在关系的建立得以可能,另一方面使得具体的个体具有连接起来的形式。文章最后指出城市与市民之间的关系不是给定的,而是在社会生活的经验得以表述的过程中出现的。
- 李荣荣
- 关键词:市民城市田野调查私人农场情感结构
- “个人”的日常经验与意识形态表述:一个美国小城社会生活的民族志
- 本文以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尝试在美国加州一个小城市的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探究“以个人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如何可能”这个中心议题,希望能为作为地区研究的美国研究提供一种关注日常生活的人类学视角。
“个人”是人类...
- 李荣荣
- 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被引量:10
- 2008年
- 涂尔干以《社会分工论》开启了现代社会的分化研究,其理想型“有机团结”兼容社会分化与社会团结,从中可推导出现代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逻辑之一在于分化与整合的统一。回顾经典有益于反思现实,维护社会各领域的相对自主与配合默契,既是逻辑要求,也是现实要求。
- 李荣荣
- 关键词:《社会分工论》
- “差序格局”与个体主义之间的距离被引量:3
- 2008年
- 20世纪初,个体主义作为一个舶来品进入中国,然而,个体主义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与传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并不相容。从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到当代普通民众,往往简化了个体主义的复杂内涵并把它用作服务于各种目标的工具。进入中国百年,个体主义至今依然作为一种他性而存在于中国社会。回顾文献,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个体主义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相互牵涉与抵牾的支流。更深刻的认识则有待我们进一步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参与观察他者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获得。
- 李荣荣
- 关键词:个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