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18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缺损
  • 12篇楔状缺损
  • 5篇远期
  • 5篇疗效
  • 4篇修复体
  • 4篇牙齿楔状缺损
  • 4篇中老年
  • 4篇中老年人
  • 3篇咬合
  • 3篇远期疗效
  • 2篇牙体
  • 2篇远期疗效观察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复合体
  • 2篇侧方
  • 1篇调HE
  • 1篇多发
  • 1篇牙齿咬合
  • 1篇牙颈
  • 1篇牙磨损

机构

  • 13篇江西省人民医...
  • 1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6篇李萍
  • 10篇王嘉德
  • 8篇张清
  • 6篇汪骏
  • 5篇张海华
  • 2篇潘洁
  • 1篇李萍
  • 1篇徐萍
  • 1篇卢晓玲
  • 1篇姜毅
  • 1篇李劼
  • 1篇王勇

传媒

  • 6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2
2001年
目的 评价楔状缺损 (简称楔缺 )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75例 5 0 9颗楔缺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于修复后 1、2及 4年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结果 楔缺修复后的临床成功率从 2年时的 85 5 %下降为 4年时的 2 7 7% ,并发现1 8% (修复后 2年 )和 6 6 % (修复后 4年 )的患牙原楔缺修复体颈缘下方出现的新“楔状缺损”。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有咬合因素患牙组的临床失败率明显高于无咬合因素组。结论 楔缺修复治疗的临床成功率受患牙承担咬合力的大小和修复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提示在楔缺的治疗中 。
李萍张清王嘉德潘洁张海华汪骏
关键词:牙颈咬合力楔状缺损
牙齿楔状缺损与侧方工作侧咬合接触关系的调查被引量:2
2003年
张清王嘉德李萍
关键词:牙齿楔状缺损牙齿咬合
中老年人牙楔状缺损程度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确定楔状缺损侧影深度指标对实际缺损程度的代表性。方法选取69副牙石膏模型上的193颗上颌患楔状缺损牙齿,游标卡尺测量牙颈部缺损的侧影深度、宽度和高度,计算测量体积;其中9颗牙齿楔状缺损用复合树脂修复,取出修复体称重,换算缺损实际体积。结果以实际体积为Y,测量体积为X,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0.4735+2.5948X;确定系数R2=0.9472,回归系数经检验F=125.57,P<0.01。表明该回归方程成立,实际体积与测量体积的相关性好。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实际体积(缺损)=0.4735+2.5948X侧影深度×宽度×高度(缺损)/6。楔状缺损侧影深度与实际体积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楔状缺损一维测度可以代表牙颈部缺损程度。
姜毅张清王嘉德李萍
关键词:牙缺失牙磨损
三种酰胺类局麻药在牙髓治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在牙髓病的治疗中,疼痛使患者产生巨大的恐惧,无法忍受的剧痛往往使患者放弃或无法配合治疗,为消除患者的痛苦,达到无痛操作的日的,必然涉及到麻醉药物的使用,我们对目前较为常用的三种酰胺类局麻药物在牙髓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评定。
李萍汪骏
关键词:牙髓病牙髓麻醉
治疗楔状缺损的两种材料修复体的质量和寿命
<正>[目的]观察治疗楔状缺损两种材料修复体的质量和寿命。[方法]75例患者509颗楔缺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于修复后1、2、4及8年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价修复体的质量,评为劣质的修复体重做...
李萍李劼张海华汪骏王嘉德张清
文献传递
松动牙内固定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重度松动的牙采用根管内-骨内种植术后的远期(8年)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35例46颗因严重牙周炎(其中包括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15颗)而松动度在三度以上的单根牙行松牙内固定术(根管内-骨内种植术),分别在1年、5年、8...
李萍
文献传递
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测量牙齿咬合面磨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使用新研制的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对健康人牙齿咬合面的磨损情况进行定量测定。方法 选择 32名牙列完整的健康中老年人 5年前后的牙颌模型 ,用统一方法确定个体参照平面和上颌第一恒磨牙测量范围 ,用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测量研究对象 5年内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的磨损量和平均磨损速度。结果  5年内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的磨损情况 :以高度平均值变化为指标 ,平均磨损量为 0 2 93mm ,平均每年磨损速度为 0 0 5 9mm ;以体积变化为指标 ,平均磨损量为 97 881mm3 ,平均磨损速度为 19 5 76mm3 /年。结论 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及相关的必要设置 ,可作为测量健康人牙齿磨损情况的有效工具。
潘洁王嘉德王勇李萍汪骏
501名中老年人楔状缺损与磨损的发生情况和相互关系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牙齿慢性损伤性改变———楔状缺损和磨损的发生情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Smith和Kmight牙齿磨损指数TWI分度方法,对501名中老年干部进行了口腔检查。结果该组人群楔状缺损患病率为8962%,磨损发生率为10000%。发生率和病损程度均与年龄和牙位有关,磨损程度重的患者楔状缺损程度也重。结论楔状缺损与磨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牙病,二者之间发生因素有相同之处。
李萍李萍李萍
关键词:楔状缺损磨损中老年人
牙齿楔状缺损的病因与防治研究
李萍张清王嘉德李吉张海华汪骏万茜等
该课题对493名中老人楔状缺损发病相关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得出了牙合应力疲劳和刷牙与楔状缺损的发生相关的结论。研究了楔状缺损患者的牙齿咬合力和接触合力与患牙楔状缺损深度和体积的相关关系,为咬合力是楔状缺损发生和发展的重...
关键词:
关键词:牙齿楔状缺损病因牙体缺损
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应用两种材料修复的远期疗效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牙齿楔状缺损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体的质量和寿命。方法75例509颗楔状缺损牙齿分别用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于修复后1、2、4及8年用改良的直接临床评价系统(USPHS)评价修复体的质量,评为劣质的修复体重新修复计算寿命。结果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体寿命超过4年者分别为28.6%(85/297)和26.3%(50/190),8年为3.7%(11/297)和3.5%(6/173);两种修复材料第2年的优良率为85.5%(435/509),第4年为27.7%(135/487),与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第8年为3.6%(17/470)和63.0%(296/470),与1、2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4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保存率高于光固化学合体,第2年分别为97.9%(188/192)和94.6%(300/317),第4年为91.1%(173/190)和65.7%(195/297),第8年为82.1%(142/173)和51.9%(154/297),两种材料1~8年的优良率和保存率有下降趋势。第4年以前修复体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因咬合因素患牙的修复体失败率较高。结论治疗牙齿楔状缺损的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体超过2年后,质量和保存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李萍王嘉德张海华汪骏
关键词:牙损伤复合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