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林业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石羊河流域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石羊河流域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退化的典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重要源地之一,影响到整个北方地区的天气状况。本研究在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对1999年和2004年两期卫片进行比较,并到现场进行重点核实,首次建立了石羊河流域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荒漠化面积呈发展趋势,而且从程度上来说,向两极发展,即极重度、轻度面积增加,中度和重度面积减少,这与有关专家的预测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 李萍徐广
- 关键词:荒漠化评价指标石羊河流域
- 黄河首曲生态恶化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黄河首曲——玛曲县是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本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对黄河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分别从不同角度重点就玛曲县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导致玛曲县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分析。
- 李萍魏金平徐广
-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恶化
-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土地总面积为3.06×106hm2,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该区曾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趋于干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分析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现状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结合天然草地分布的实际状况,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该区的草地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均属于中度和强度脆弱范围。并就此分析了其原因,以期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
- 魏金平李萍
- 关键词:生态脆弱度降水气温
- 甘肃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文章以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统计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40年来甘肃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975年到2016年,全省林地面积由630.87万hm2增加到1046.35万hm2,增长65.9%;有林地面积由186.83万hm2增加到263.89万hm2,增长41.2%;森林面积(含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由2006年的470.67万hm2增加到2016年的509.73万hm2,增长8.3%;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由1.96亿m3增长到2.84亿m3,增长45.1%。森林面积蓄积“双增”幅度较大。全省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由1975年的99.31m3/hm2微降到2016年的95.45 m3/hm2,下降4.1%,森林质量较低。同时乔木林树种、林龄结构不够合理。采用回归分析预估,到2035年和2050年,森林面积分别达到639.15万hm2和742.68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4.21%和16.52%,乔木林蓄积量达到3.2亿m3和4.1亿m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6亿m3和4.5亿m3。
- 张龙生程小云李萍张旭华曹容车启龙赵方圆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介绍了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程度变化的历史沿革。通过对1999年和2004年荒漠化监测结果的对比表明,石羊河流域荒漠化总面积增加了164 271.6 hm^2,比1999年增长6.47%,年均递增率1.29%。分别从荒漠化类型变化和程度变化两方面分析了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现状。进一步的监测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整体好转局部恶化。
- 徐广李萍
-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荒漠化水资源
-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荒漠化治理
- 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荒漠化过程与其逆过程即荒漠化治理中,水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约17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16亿m3,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亿m3;中游地区超采地下水的情况普遍存在,地下水位下...
- 李萍魏金平
-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荒漠化
- 甘南黄河源区生态足迹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甘肃甘南黄河源区“中华水塔”的统计年鉴为资料依据,在对该区进行了现地考察以后,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区:重点保护区、修复治理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分别对三个功能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果:重点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略有盈余(1.4644),而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承载力出现亏损(-0.8230),修复治理区的生态承载力介于两者之间,略有盈余(0.2312)。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提出了甘南黄河源区进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 李萍魏金平谢继全陈翔舜
-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被引量:4
- 2008年
- 文章通过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后,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对策,以期对政策的制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起指导性作用。
- 沈天成李萍
-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几种退耕还林树种成活率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对甘肃通渭县秋季造林树种山毛桃、刺槐、沙棘、柠条造林成活率的统计分析表明:山毛桃成活率为76.7%;刺槐成活率为91.4%;沙棘成活率为84.8%;柠条成活率为87.2%,结果显示:刺槐和柠条混交的成活率最高,值得推广。
- 刘书盛李萍
- 关键词:山毛桃刺槐沙棘柠条成活率
- 甘肃省天然林碳汇现状及其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5次复查以来的3期调查数据,利用不同森林类型蓄积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来估算甘肃省天然乔木林的生物量,分析甘肃省天然林总体及分龄组、树种(组)和林种的面积、碳储量、碳密度现状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甘肃省天然林面积为383.2×104 hm^2,主要分布在甘肃南部、东部和祁连山;全省天然林碳储量由2006年的63.59TgC增加到2016年的74.57TgC,碳储量呈线性均匀增加,10年间累计增加10.99TgC,年均增长率为1.06%;(2)林龄结构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龄林、过熟林面积依次占比为21.85%、31.18%、20.69%、17.57%和8.71%,中龄林比例较高,呈单峰左偏山状曲线,林龄结构较差,需人工促进更新;(3)防护林和特用林的碳储量相差不明显,但防护林幼龄林面积增加的趋势明显,较符合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省需要;(4)天然乔木林碳储量主要集中在栎类、阔叶混交林、冷杉、云杉和其他硬阔类。其中阔叶混的面积和碳储量增长量最大并远大于其他树种(组),且加速增长的趋势明显,使得甘肃省天然林树种组成在向混交林演变,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质量等都在提高。同时,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差异较大,其中,栎类碳密度最大,华山松碳密度最小。
- 程小云张龙生李源张黎敏李萍赵方圆
- 关键词: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