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辉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病理生理学与高原生理学教研室全军高原生理与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平滑肌
  • 4篇肺动脉
  • 4篇肺动脉平滑肌
  • 3篇动脉平滑肌细...
  • 3篇平滑肌细胞
  • 3篇缺氧
  • 3篇肌细胞
  • 3篇肺动脉平滑肌...
  • 2篇线粒体
  • 2篇钙信号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平滑肌细胞增...
  • 1篇平滑肌增殖
  • 1篇缺氧性
  • 1篇缺氧性肺动脉
  • 1篇缺氧性肺动脉...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膜
  • 1篇细胞膜电位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李雪辉
  • 3篇王培勇
  • 3篇许蜀闽
  • 2篇张涛
  • 1篇孙玮
  • 1篇何秀娟

传媒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钙信号与HIF在缺氧肺动脉平滑肌增殖中的作用探讨
氧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物质之一。缺氧是高原病的直接原因,也是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和慢性缺氧均可以导致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李雪辉
关键词:缺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文献传递
缺氧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细胞质及线粒体Ca^(2+)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缺氧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膜电位、细胞质游离Ca2+及线粒体游离Ca2+的动态变化,探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triction,HPV)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成年Wistar大鼠PASMCs进行体外培养,将PASMCs分为3组:分别负载荧光指示剂Di-8-ANEPPS(2μmol/L)、Fluo-4/AM(4μmol/L)和Rhod-5F(5μmol/L)。利用Na2S2O4(2mmol/L)的强还原特性,对细胞进行化学缺氧干预,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缺氧环境下细胞膜电位、细胞质Ca2+和线粒体Ca2+的动态变化。结果用Na2S2O4对PASMCs施加缺氧刺激后,PASMCs细胞膜电位荧光强度迅速大幅度降低,继而迅速回升,于100s时升至峰值且高于初始水平,随后逐渐下降低于初始水平;缺氧刺激后PASMCs细胞质Ca2+荧光强度缓慢增高,并呈持续增高趋势;PASMCs线粒体Ca2+荧光强度在缺氧刺激后迅速增高,持续约30s后回降至低于起始值,随后开始回升,达到并逐渐高于起始值。结论缺氧刺激PASMCs,导致膜电位、细胞质Ca2+和线粒体Ca2+呈特定模式的升高和降低的动态变化,除了细胞质Ca2+稳态失衡之外,线粒体Ca2+变化可能在HPV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何秀娟许蜀闽张涛李雪辉孙玮王培勇
关键词:膜电位缺氧肺动脉平滑肌线粒体
Ca/CaM与缺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缺氧时钙内流、钙调素、NF□κB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的关系。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成年大鼠PASMCs,细胞分组处理后,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检测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增殖指数、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结果:2%O_2条件下培养12h显著刺激PASMCs增殖,与常氧组相比,细胞活力增加40%,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是常氧组的1.46倍, PCNA表达增强。L-型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nifedipine,NFD,10μM)、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TFP,10μM)、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剂PDTC(20μM)均抑制了缺氧诱导的PASMCs的增殖,其抑制作用的强度依次为NFD<PDTC<TFP。结论:钙信号转导参与缺氧诱导的PASMCs增殖,涉及通过L-型钙通道的钙内流、钙调素以及转录因子NF-κB激活等环节。
李雪辉许蜀闽王培勇
关键词:缺氧钙信号肺动脉平滑肌
不同因素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游离钙的作用效应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在化学缺氧、细胞膜去极化和血管舒缩活性物质等不同因素作用下线粒体游离钙([Ca2+]mit)的动态变化特点,探讨:[Ca2+]mit与缺氧性肺动脉收缩(hypoxia pulmonary artery constriction,HPV)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分离成年Wistar大鼠PASMCs进行体外培养,负载线粒体钙荧光指示剂Rhod-5F(5μmol/L),分组施加2mmol/L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化学缺氧、18mmol/LKCl、10-6mol/L血管紧张素II(Ang II)和100μmol/L一氧化氮供体(SIN-1)等不同刺激因素,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Ca2+]mit的动态的变化。结果:用Na2S2O4对PASMCs施加缺氧刺激,[Ca2+]mit荧光强度在缺氧刺激后迅速增高,持续约30s后回降至低于起始值,随后开始回升,达到并逐渐高于起始值,继而于100s缓慢回升,逐渐高于起始时荧光强度;向PASMCs加入KCl后,[Ca2+]mit迅速升高,40s后缓慢下降,于400s后恢复并维持在初始值;向PASMCs加入AngII后,[Ca2+]mit迅速小幅度升高,于20s时开始降低,于100s时至最低,形成低谷平台,持续至400s时逐渐回升,于600s恢复接近初始水平;向PASMCs加入SIN-1后,[Ca2+]mit迅速降低,于80s时降至最低,形成低谷平台持续至160s时开始回升,于200s时回升至平稳水平但仍低于初始值。结论:给予PASMCs缺氧、细胞膜去极化、舒缩血管活性物质等刺激,可以引起线粒体Ca2+发生相应变化,线粒体[Ca2+]mit可能在HPV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何秀娟许蜀闽张涛李雪辉王培勇
关键词:线粒体肺动脉平滑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