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黎

作品数:508 被引量:2,203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0篇期刊文章
  • 131篇专利
  • 48篇会议论文
  • 14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8篇建筑科学
  • 158篇电气工程
  • 5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电子电信
  • 30篇理学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文化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5篇输电
  • 50篇开关
  • 46篇隔震
  • 45篇地震
  • 44篇输电线
  • 43篇绝缘
  • 38篇电极
  • 29篇绝缘子
  • 26篇气体开关
  • 25篇输电线路
  • 25篇电线路
  • 24篇支座
  • 24篇时程
  • 23篇输电塔
  • 22篇电机
  • 21篇铅芯
  • 19篇铅芯橡胶
  • 19篇桥梁
  • 18篇石墨
  • 17篇石墨电极

机构

  • 499篇华中科技大学
  • 32篇国网河南省电...
  • 10篇中国电力工程...
  • 9篇同济大学
  • 8篇国家电网公司
  • 8篇中国工程物理...
  • 8篇广东电网有限...
  • 7篇武汉理工大学
  • 6篇广东电网有限...
  • 5篇三峡大学
  • 5篇电子工程学院
  • 5篇信息技术有限...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4篇湖北第二师范...
  • 4篇中铁第四勘察...
  • 4篇中国电力工程...
  • 4篇中南建筑设计...
  • 4篇上海启亦电子...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中交第二公路...

作者

  • 506篇李黎
  • 61篇林福昌
  • 42篇杨凯
  • 40篇龙晓鸿
  • 31篇潘垣
  • 31篇叶昆
  • 25篇叶志雄
  • 24篇江宜城
  • 24篇胡亮
  • 20篇鲍超斌
  • 20篇张钦
  • 20篇朱光喜
  • 19篇聂肃非
  • 19篇孔德怡
  • 19篇樊剑
  • 19篇俞斌
  • 18篇尹鹏
  • 17篇刘云龙
  • 16篇唐家祥
  • 15篇夏正春

传媒

  • 25篇振动与冲击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9篇工程抗震与加...
  • 18篇高电压技术
  • 17篇中国电机工程...
  • 17篇工程力学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3篇广东电力
  • 12篇电瓷避雷器
  • 9篇强激光与粒子...
  • 9篇高等建筑教育
  • 8篇电力建设
  • 7篇水电能源科学
  • 7篇武汉理工大学...
  • 7篇公路交通科技
  • 6篇电网技术
  • 5篇土木工程与管...
  • 4篇绝缘材料
  • 4篇中国市政工程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

  • 24篇2023
  • 33篇2022
  • 14篇2021
  • 11篇2020
  • 24篇2019
  • 22篇2018
  • 16篇2017
  • 26篇2016
  • 19篇2015
  • 25篇2014
  • 27篇2013
  • 19篇2012
  • 23篇2011
  • 36篇2010
  • 27篇2009
  • 48篇2008
  • 33篇2007
  • 30篇2006
  • 21篇2005
  • 8篇2004
5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00kV线路光纤复合绝缘子的电场仿真与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污耐压法提出了±1 100 kV直流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外绝缘设计的一种方案,并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仿真模型,确定了复合绝缘子均压环的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均压环设计满足各部分电场强度均低于电晕起始电场强度的要求,有效地改善了复合绝缘子电位、电场分布,且均压环表面不会产生电晕。
黄晔矿王帮田牛万宇胡文李黎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有限元法
OFDM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最大Doppler频移估计算法被引量:2
2005年
在分析了已有各种Doppler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功率谱估计经典算法——窗函数法的原理,直接利用接收到的频域中连续导频信号,进行最大Doppler频移估计。该算法同时适合于单载波和多载波系统。仿真结果均表明:在单径和多径条件下,该算法均可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系统中的最大Doppler频移获得较精确的估计结果。该算法十分适合于OFDM移动通信系统。
蔡玮朱光喜张青春李黎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功率谱窗函数
石墨电极气体开关中等离子体弧区碳氧反应效率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氧气是石墨电极气体开关中必不可少的组分,用于氧化石墨电极在高温电弧冲击下形成的石墨蒸汽,防止熄弧后石墨蒸汽凝华成固体粉末给开关带来绝缘危害。为提高石墨蒸汽的氧化比例,研究了背景气体组分和氧气浓度对石墨氧化反应的影响,选取3种气体N2,Ar,He作为背景气体,研究不同气氛电弧的氧化反应特征;在传统的类空气气体(80%的N_(2)+20%的O_(2))的基础上,提高氧气浓度至40%和60%,研究氧气浓度对碳质氧化比例的改善作用。基于不同气体组分的热力学参数和输运系数,通过电弧磁流体动力学计算模型得到开关温度特征,将电弧与电极界面的热流强度作为石墨电极质量损失速率的评估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石墨蒸汽的氧化比例逐步提高,但当氧气浓度高于40%时,存在电弧引燃石墨电极的风险。当氧气浓度恒定20%时,以Ar作为背景气体时石墨电极质量损失速率较小,且碳蒸汽在电弧中氧化更加充分。因此,相比于传统的开关气体介质,将背景气体替换为Ar或将氧气浓度提高至约40%均能提升碳氧反应效率,降低开关中的杂质残余量。
戴宏宇沈昊李黎
关键词:气体开关脉冲放电石墨电极碳氧反应
附加阻尼法分析鞍形膜结构的风振响应被引量:2
2005年
风振动是导致膜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对风-膜的耦合振动分析是膜结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通常采用Newmark法和Newton-Raphson法编程求解.本文采用在ANSYS里建模并附加MATRIX27单元的方法模拟风动阻尼,利用谐波合成法生成随机脉动风速场,对结构进行风-膜耦合振动的时程分析,避免了繁琐的编程,为应用ANSYS研究膜等风敏感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黎夏正春樊爱武杨军
关键词:风振响应NEWMARK法鞍形NEWTON谐波合成法风振动
输电线-防振锤体系微风振动的半解析解
推导了一种新的微风振动求解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能量平衡法,首先将防振锤对输电线的作用简化成悬挂点处的时变集中力,该集中力是防振锤悬挂点振幅的函数;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得出输电线-防振锤体系的振动方程;然后利用从试验得到的风能输...
孔德怡李黎梁政平叶志雄
关键词:输电线防振锤
文献传递
基于CFD的双幅桥梁气动干扰效应数值仿真被引量:2
2013年
与孤立的单幅桥主梁相比,双幅桥梁的主梁气动特性发生改变,这在桥梁抗风设计中不容忽视.针对此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以主跨径290m、最大墩高141m的北盘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双幅桥主梁三分力系数气动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首先,采用FLUENT建立了主梁和流域计算模型,并与风洞试验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然后,改变主梁间距、风速和风攻角等参数,研究其对双幅桥主梁三分力系数干扰效应的影响,得到了气动干扰因子随风速变化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下游主梁气动干扰效应比上游主梁显著;主梁间距越小气动干扰效应越大;风攻角和风速对气动干扰效应有着复杂的影响.
李黎叶醒李素杰彭元诚
关键词:气动干扰计算流体力学三分力系数数值仿真
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
对应用于桥梁隔震的多铅芯橡胶支座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并进行了试验,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LS-DYNA 分析多铅芯橡胶支座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其结果与试验曲线基本吻合。...
聂肃非李黎江宜城叶志雄
关键词:桥梁隔震
文献传递
基于灰关联算法的雾霾对不带电悬式绝缘子自然积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对不带电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性与雾霾主要成分间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比较了一年周期内不带电绝缘子的表面污秽度和同期SO2、NO2、PM2.5、PM10浓度间的变化规律,说明了污秽度与各成分浓度间的正相关性。发现SO2、NO2和PM2.5、PM10中的水溶性成分是可溶污秽物的重要来源,PM2.5、PM10中不溶于水的成分是不溶污秽物的重要来源。通过灰关联算法围绕雾霾成分对积污影响的研究发现,在雾霾各成分中,SO2对可溶污秽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PM10对不溶污秽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大气中PM2.5、PM10、NO2和SO2浓度上升时,更易加剧绝缘子表面可溶污秽物的生成。
高峰卢明王璨马宁李黎
关键词:绝缘子积污特性污秽度雾霾降雨
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本发明属于増材制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加入到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的树脂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液球磨后烘干;通过粉碎过筛得到树脂包覆玻璃纤维的复合粉末;用...
闫春泽周汪兵李化李黎傅华朱伟徐中凤唐明晨
文献传递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基础隔震设计分析被引量:22
2001年
本文针对某一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提出了基础隔震时的时程分析计算模型 ,编制了相应计算机程序 ,计算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位移、加速度和剪力等地震反应 ,然后与该结构不隔震时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比较。另外还对隔震层顶板在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下 ,是否能满足“平面内是刚性的”假设进行了空间分析。
叶昆李黎
关键词: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基础隔震时程分析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